方才那场足以撼动灵魂的“师恩如山”戏码,余韵犹在。
祁同伟眼眶微红,叶欣雨依偎在他身侧。
两人还都沉浸在,对李坤远那份沉甸甸付出的,巨大震撼与感恩之中。
然而,无形的氛围已在悄然转换。
三位封疆大吏——张林安、陈良、宁致远!
此刻已完全收起了,属于长辈的感性与慨叹。
三人端坐在宽大的环形沙发主位,如同三座移动的指挥中枢。
各个气场沉凝如山岳,人人眼神锐利如鹰隼。
那股久居权力巅峰、执掌一方乾坤的威仪与审视感,重新弥漫开来。
李坤远坐在稍侧的位置,神情平静,但眼神深处闪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光芒。
他早已提前向三位老领导,含蓄而清晰地传达了——高育良主动递出的‘橄榄枝’!
那份渴望“亲近贴靠”、寻求更高层次政治认同与提携的意愿。
对于三位大佬而言,此次南下固然是为祁同伟站台…
但!
发掘、考察、乃至吸纳有潜力、有智慧…
并能融入他们这个核心圈子的——后备力量!
同样是此行的重要目的!
李坤远是自己三人的老部下、老兄弟。
那祁同伟作为他的徒弟,那就是——自家子侄!
可是,一个孤立的‘侄儿’祁同伟或许耀眼!
但若能构建一个以祁同伟为锋矢,又能有…类似高育良这样…成熟稳健的厅局级干部,作为支撑点的班底雏形!
其价值和意义…将呈几何级数放大。
所以,一通‘闲聊’之后,就有了刚才三人‘呼唤’高育良的那一幕!
眼见高育良三步并作两步,雨一路小跑了过来…
三位大佬对其反应力和态度,十分满意。
随即三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育良同志!”
张林安率先开口,低沉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那双锐利眼眸,直接锁定了侍立一旁、正试图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早已掀起波澜的高育良。
“不必拘束嘛,育良同志。”
“只是闲聊一番…坐。”
张林安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指了指斜对面一个单人沙发。
语气是很客气的,却带着一种上位者特有的命令式的、给予机会的恩威并施。
“是,张书记。”
高育良心头一凛,面上却丝毫不敢怠慢。
赶忙恭敬地应了一声,步履沉稳地走到沙发前坐下。
但屁股只敢坐了半边。
同时努力把腰杆挺得笔直,双手也平放在膝上,一副姿态谦恭而不失风骨的样子。
这一刻,高育良明白。
真正的“面试”!
开始了!
“听说…育良同志你…到地方任职前,是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而且还是法学教授?”
“现如今,在吕州主政一方,之前又在政法系统深耕多年。”
“那么,想必育良同志你…对当前的政法工作!”
“尤其是对公检法司四部门,以及纪委这些执法、执纪机关之间的联动配合…”
“一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吧?”
张林安的问题开门见山,直指核心,没有任何铺垫。
这不仅仅是要考校高育良的实务能力,更是在试探他的潜力,和潜在思维高度!
试探他对顶层设计、对权力运行深层次矛盾的洞察力!
问题看似聚焦“政法”,实则辐射范围极广!
牵涉到干部治理体系中的权力制衡、效率提升、腐败防治等根本性问题。
……
顿时,房间内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此时的套房客厅里,瞬间变得落针可闻。
祁同伟和叶欣雨,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高育良身上。
祁同伟此刻心里有些打鼓。
毕竟老师的工作能力和思维高度,他是钦佩不已,十分放心且安心的。
可是事发突然,老师所长又主要在务虚工作方面…
这突如其来的“你独到的看法”…可是实打实的上层建筑构造的务实工作啊!
老师他能…
一旁的李坤远则端起茶杯。
看似随意地抿了一口,眼神却反复打量着,紧紧关注着高育良的反应。
同为政法系统纵横多年的老手,他的理论知识或许不如高育良。
但李坤远可是从普通民警一步步走上来的!
高育良只要一开口,他就能试出高育良这块‘真金’有几成‘成色’!
一旁的陈良省长,嘴角依旧挂着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可是眼神却变得深邃了起来。
宁致远书记则如同磐石般沉默,笑眯眯地看向高育良,目光沉静地等待着答案。
这…
高育良的大脑,正在高速运转当中!
这绝非一个可以靠引经据典、泛泛而谈,就能应付的问题。
他明白,张林安要的是真知灼见。
是能够切中时弊、甚至带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政治战略性构想!
他高育良!
必须拿出!
足以打动这三位阅人无数、眼光毒辣的封疆大吏的干货!
只能说,高育良,不愧是高育良。
不愧是那个多年来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法学教授!
也不愧是胸中还存有三分书生意气的——我本汉大一书生!
电光火石间!
无数念头在高育良脑海中碰撞、整合、升华。
他在脑海中飞速结合自身在: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汉东省政法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京州市政法委副书记、吕州市政法委书记、吕州市市长等工作经历中。
涉及大量维稳、综治、信访、联动工作的亲身经历。
尤其是深刻体会到的部门壁垒、信息孤岛、推诿扯皮、执法效率低下、甚至因缺乏有效监督而产生的权力寻租空间等痛点。
一个看似因张林安的突然提问,而临时起意。
其实早已在他内心深处酝酿已久的。
却苦于缺乏更高平台推动的构想。
此刻,就如同被点亮的灯塔!
清晰地浮现在他思维的版图上。
“呼…”
高育良深吸了一大口气。
眼神中原本的谦恭,被本身自带的一种学者型官员特有的、充满思辨与自信的光芒所取代。
他没有急于回答,而是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
尽可能确保语言精准、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张书记!”
“您的这个问题,可谓是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啊。”
“矛头直指——当前政法工作的‘中梗阻’和‘协同难’等实际情况。”
“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各级班子部门,尤其是政法口,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
“那就是,一个重大复杂的案件或事件,往往涉及多个执法执纪部门!”
……
喜欢人民的名义:胜天半子,与天争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人民的名义:胜天半子,与天争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