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宋雨霏的孕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她的腹部高高隆起,行动开始变得有些笨拙,但气色红润,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母性的柔和光辉。周翊轩几乎将办公室搬回了家,远程处理集团事务,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守在妻子身边,端茶递水,按摩浮肿的双腿,事无巨细,体贴入微。
周家和宋家的四位老人在b国小住了一段时间后,因国内琐事不得不暂时返回,但每天雷打不动的视频问候和源源不断寄来的补品、婴儿用品,无不彰显着他们的牵挂。而长期定居在国内的周翊轩的兄嫂——周翊宸夫妇,得知弟妹进入孕晚期后,特意安排好工作,飞了过来帮忙照料。
周翊宸的妻子,也就是宋雨霏的大嫂林薇,是一位温婉娴静、心思细腻的大学老师。她一来,就主动接过了许多家务,变着花样给宋雨霏做营养餐,陪她散步聊天,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相处得十分融洽。林薇对宋雨霏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常常拉着她的手说:“雨霏,你现在可是咱们家重点保护对象,什么都别操心,好好养胎最重要。”
然而,宋雨霏毕竟是宋雨霏。即使在孕晚期,她依然放不下文化交流中心的工作。一些重要的文件审阅、线上会议、活动策划,她仍然坚持亲力亲为。书房里,常常能看到她挺着大肚子,坐在电脑前专注工作的身影。
这下,可急坏了家里的一众“护花使者”。
周翊轩首当其冲,每次看到妻子对着电脑屏幕蹙眉,就心疼得不行,软语劝道:“雨霏,这些事交给副手去处理不行吗?你需要休息。”
大哥周翊宸也语重心长:“弟妹,工作永远做不完,身体和孩子才是第一位的。”
连一向支持她事业的大嫂林薇,也忍不住委婉相劝:“雨霏,我知道你责任心强,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偶尔放一放,没关系的。”
面对家人的集体“劝退”,宋雨霏虽然理解他们的关心,但内心也有些无奈和坚持。她抚摸着肚子,感受着里面小生命的胎动,语气温和却坚定:“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但我自己的身体我有数。医生也说适当的脑力劳动和保持工作状态,只要不过度劳累,对孕妇是有益的。中心很多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我无法完全撒手不管。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就在这小小的家庭“拉锯战”陷入僵局时,两位重量级的“盟友”站出来,表达了她们的支持。
一位是宋雨霏的婆婆,周晏如部长。在一次家庭视频会议上,听到儿子和侄子对雨霏的“控诉”后,她清了清嗓子,恢复了部长的威严口吻, albeit 带着一丝笑意:
“翊轩,翊宸,还有小薇,你们关心雨霏,这很好。但你们要明白,雨霏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她是经历过奥运赛场和国际谈判考验的战士。她有她的判断和坚持。只要在医生允许的范围内,保持适当的工作,维持她的社会价值和精神追求,对她、对胎儿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我们要做的,是提供支持,创造条件让她更舒适地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让她‘休息’。”周部长一锤定音,展现了她开明且深谙儿媳心理的一面。
另一位强有力的支持者,则来自远方的闺蜜杨楚怡。她在一次和宋雨霏的视频通话中,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在电话那头“声援”:
“霏霏,我顶你!怀孕怎么了?怀孕又不是生病!我们女人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天经地义!只要身体扛得住,该干嘛干嘛!你看那些国际上的女政要、女cEo,哪个不是工作到生前几天?保持活跃的思维和充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胎教!别听他们男人瞎操心,他们懂什么!”
杨楚怡的话虽然带着她一贯的爽利和夸张,但却给了宋雨霏莫大的精神支持。她知道,楚怡懂她,懂那份不甘于仅仅被定义为“孕妇”的独立灵魂。
有了婆婆和闺蜜的“撑腰”,宋雨霏更加心安理得地继续着她的“孕晚期工作模式”。当然,她也听取了家人的部分意见,适当减少了工作量,将更多具体执行事务移交出去,并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周翊轩见母亲和杨楚怡都这么说,又见妻子确实精神状态很好,产检一切正常,也就慢慢放下了心,从“反对派”转变成了“后勤保障部部长”,更加细心地为她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比如在她书房放了更舒适的孕妇椅,准备了护腰靠垫,定时提醒她休息走动。
一场关于“孕晚期是否该工作”的家庭小风波,在理解、沟通与爱的支持下,最终化为更加紧密的家庭凝聚力。宋雨霏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自己热爱的事业的陪伴下,安心等待着与宝宝见面的那一刻。她知道,她拥有世界上最坚实的后盾,这让她无所畏惧,充满力量。
喜欢风起京华,携手一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风起京华,携手一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