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庞,李卫东裹紧棉袄,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村里走着。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刚刚起草好的联名担保书,纸张在寒风中哗哗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急切与不安。
肖霄被隔离审查已经第八天了。这些天里,李卫东没有一夜能够安睡,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肖霄在隔离室里苍白的面容和坚定的眼神。他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再不采取行动,肖霄很可能就会被正式定罪,到时候一切都晚了。
“卫东,这么早去哪啊?”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卫东回头,看见老王头正蹲在自家门槛上抽着旱烟,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像极了被岁月犁过的土地。
“王叔,”李卫东快步走过去,从怀里掏出那份担保书,“我正准备去找您。这是为肖霄写的联名担保书,希望您能第一个签名。”
老王头接过担保书,眯着眼睛看了好久,才缓缓抬起头:“卫东啊,不是叔不帮你。王建军他家在公社有人,咱们平头百姓得罪不起啊。”
李卫东的心沉了下去,但他没有放弃:“王叔,您还记得抗洪抢险时吗?是肖霄不顾生命危险救了粮仓里的粮食,保住了咱们全队一年的口粮。现在他被人诬陷,咱们能眼睁睁看着好人受冤吗?”
老王头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烟袋锅里的火星在寒风中明明灭灭。他想起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肖霄如何奋不顾身地跳进洪水中,如何提出用网格法堵住缺口,如何累得几乎虚脱却还在坚持...
“拿来吧。”老王头突然伸出手,语气坚定,“笔给我。”
李卫东喜出望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钢笔。老王头的手有些颤抖,但签名的那一刻却异常坚定。墨水滴在纸上,晕开一朵深色的花,像一个庄严的印章。
“谢谢王叔!”李卫东激动地说。
老王头摆摆手,叹了口气:“肖霄是个好青年,咱们不能寒了好人的心。你去吧,我会帮你劝劝其他人。”
有了老王头的支持,李卫东的信心大增。他挨家挨户地走访,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从知青点到村民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支持肖霄的人。
然而,过程并不顺利。很多人虽然同情肖霄,但害怕王建军家的报复,不敢轻易签名。有的人干脆闭门不见,有的人则委婉地推脱。
“卫东啊,不是我们不相信肖霄,实在是...得罪不起啊。”一个中年村民无奈地说,眼睛不敢直视李卫东。
李卫东没有气馁,他站在寒风中,大声说道:“叔,我知道大家害怕。但如果我们今天因为害怕就不敢站出来说真话,明天受冤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肖霄教咱们的孩子读书写字的时候,怎么没人说害怕?肖霄抗洪抢险救粮食的时候,怎么没人说害怕?”
他的话像锤子一样敲在人们心上。几个村民低下头,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就在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我爸爸是好人!”
众人回头,看见虎子牵着他爹的手站在不远处。虎子是肖霄在村小学教的学生之一,曾经因为家庭困难差点辍学,是肖霄省下自己的口粮接济他,还每天晚上额外辅导他功课。
“肖老师教我们读书写字,还给我讲上海的故事。”虎子大声说,“他说知识能改变命运,要我好好读书,将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的好人,怎么会是坏人呢?”
虎子爹摸摸儿子的头,对李卫东说:“笔拿来,我签。肖老师对咱家有恩,不能忘恩负义。”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鼓起勇气,在担保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有些不会写字的,就按上手印,红色的印泥在雪白的纸上格外醒目。
下午,李卫东来到知青点。他知道这里的签名至关重要,因为知青们的证词最能说明问题。
然而,知青点的气氛却有些微妙。见到李卫东进来,大家都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显然,王建军已经来过这里,施加了压力。
“同志们,”李卫东站在宿舍中央,声音沉重,“我知道大家都很为难。但请你们想一想,肖霄平时是怎么对待大家的?谁生病了,是他省下自己的药品;谁想家了,是他耐心开导;谁学习上有困难,是他熬夜帮忙补习。这样的同志,我们能眼睁睁看着他被诬陷吗?”
宿舍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窗外呼啸的风声。
突然,一个女知青站了起来:“我签!肖霄帮我补过数学,没有他我根本考不上夜校。我相信他的为人!”
有了带头的,其他人也开始动摇。一个接一个,知青们纷纷在担保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最后,整个知青点除了王建军的几个跟班外,所有人都签了名。
李卫东数了数签名,已经有四十多个了。但他知道,这还不够。他需要更多的签名,更需要有分量的人的支持。
他想到了一个人——村小学的校长。校长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也是肖霄在小学代课时的直接领导,他的话很有分量。
李卫东快步向小学走去。雪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但他的心中却燃着一团火。
小学里,孩子们正在上课。肖霄被隔离后,学校暂时由校长代课。李卫东站在窗外,看见校长正在教孩子们认字,声音温和而耐心。
下课铃响后,李卫东走进办公室,将担保书放在校长面前。
校长推了推眼镜,仔细看着担保书上的每一个签名,久久没有说话。
“校长,肖霄是个好老师,孩子们都喜欢他。您是最了解他工作表现的人,您的签名至关重要。”李卫东急切地说。
校长叹了口气:“卫东,我知道肖霄是个好青年。但是...王建军的父亲昨天来找过我,说如果肖霄被定罪,学校可能会受到影响。咱们小学条件本来就差,万一...”
李卫东的心沉了下去。他没想到对方连学校都不放过。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群孩子涌了进来,领头的正是虎子。
“校长,不要赶走肖老师!”虎子大声说,小脸冻得通红,“肖老师是最好的老师!他教我们读书写字,还给我们画漂亮的画!”
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肖老师说我将来能当科学家!” “肖老师晚上还给我补课呢!” “肖老师讲故事最好听了!”
校长看着孩子们真诚的眼睛,眼眶湿润了。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担保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孩子们,你们说得对。”校长摸摸虎子的头,“好老师不应该受委屈。”
离开学校时,李卫东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孩子们的纯真和勇敢给了他更大的信心和力量。
然而,就在他准备去下一家时,王建军带着几个跟班拦住了他的去路。
“李卫东,你很能干啊。”王建军冷笑着,一把抢过担保书,“收集了这么多签名,是想跟我作对吗?”
李卫东毫不畏惧地直视着他:“王建军,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以为你能一手遮天吗?”
王建军嗤笑一声,将担保书撕得粉碎:“我看你怎么救你的好朋友!告诉你,我爹已经去公社活动了,很快就会有正式的处理决定。到时候,不仅肖霄要完蛋,你们这些签名的人也要跟着倒霉!”
纸屑在风雪中飞舞,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李卫东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痛,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冷冷地说:“你撕得掉纸,撕不掉人心。我会重新收集签名,直到有人肯主持公道为止。”
王建军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带着跟班扬长而去。
李卫东蹲下身,一点点捡起地上的纸屑,手指冻得通红,却不及心中的寒意。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夜幕降临,李卫东失魂落魄地回到知青点。大家都围上来,得知担保书被撕后,气氛顿时变得沉重。
“要不...算了吧?”一个知青小声说,“王建军家势力太大,我们斗不过的。”
李卫东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不能算!如果我们现在放弃了,肖霄就真的完了!你们知道被定罪会是什么后果吗?他可能永远回不了上海,见不到他的爱人和孩子!”
众人沉默了。他们都知道肖霄的故事,知道他在上海有一个挚爱的姑娘和刚刚出生的女儿。
突然,门被推开了,李红梅带着几个女知青站在门口。她们的头上、肩上落满了雪,显然已经在外面等了很久。
“卫东,我们都听说了。”李红梅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这是我们女知青的联名信,我们都按了手印。王建军能撕掉一张纸,撕不掉所有人的决心。”
她展开一张布帛,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和手印。最让人感动的是,几个不识字的女知青还在名字旁边画上了小小的图案:一朵梅花、一颗心、一束光...
李卫东的眼眶湿润了。他接过布帛,感觉手中沉甸甸的,那是所有人的希望和信任。
“谢谢你们。”他哽咽着说,“有大家的支持,我们一定能还肖霄一个清白!”
这一夜,知青点的灯光亮到很晚。大家重新起草担保书,一个个签名,一个个按手印。有人拿出珍藏的红纸,剪成红心贴在名字旁边;有人默默地在旁边写上一句句鼓励的话;还有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准备第二天一起去公社请愿。
窗外的风雪依然猛烈,但屋子里却温暖如春。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大家凝聚在一起,那是正义的力量,是友情的力量,是信念的力量。
第二天清晨,一支特殊的队伍出现在村道上。以李卫东和李红梅为首,几十个知青和村民冒着风雪,向着公社前进。他们手中举着联名担保书,像举着一面旗帜,在白雪皑皑的天地间格外醒目。
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有的加入队伍,有的默默祈祷。队伍越来越长,像一条蜿蜒的长龙,在雪地上留下坚定的足迹。
公社门口,副书记早已得到消息等在那里。看到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看到那份签满名字、按满手印的担保书,他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同志们,你们这是...”副书记的话没说完,就被李卫东打断了。
“副书记,我们是来为肖霄同志作担保的。”李卫东大声说,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这里有知青点除王建军及其跟班外所有人的签名,有村里大部分村民的签名,还有村小学全体师生的联名信。我们都相信肖霄是清白的,请求组织重新调查,还他一个公道!”
副书记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担保书,手指微微颤抖。他看到了老王头的签名,看到了校长的签名,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鲜红的手印。更让他动容的是,担保书的背面还贴满了红心,写满了“相信肖霄”、“好人不应受冤”等字样。
“同志们,”副书记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大家的心情。请相信组织,我们一定会认真调查,绝不冤枉一个好同志。”
他郑重地收下担保书,向众人深深鞠了一躬。
回去的路上,风雪依然很大,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这场斗争还远没有结束,但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李卫东和李红梅并肩走着,两人的肩膀上落满了雪,却谁也没有在意。
“红梅,谢谢你。”李卫东轻声说,“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不可能做到这一切。”
李红梅摇摇头:“该说谢谢的是我。你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和勇气。”
她望着远方白茫茫的天地,轻声说:“我相信,肖霄一定会平安无事的。因为有这么多人相信他、支持他。”
李卫东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再大的风雪也会过去,再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来黎明。只要心中有光,就有希望。
此刻,被隔离的肖霄正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他虽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但却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他,温暖着他。
“晨晨,晓梦,”他轻声自语,“等着我,我一定会回去的。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风雪依旧,但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在这片银装素裹的黑土地上,一场关于正义与友情的故事正在上演,而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生命的传奇。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在上海有个女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