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曲儿的工作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坐在画架前,手中铅笔无意识地在素描本上划动着,线条杂乱无章,如同她此刻的心绪。已经第三天了,那个重要的设计稿仍然一片空白。
“我做不到,姚浏。”她轻声对着空气说,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脆弱,“没有你,我什么都画不出来。”
这是她接下的最重要的商业项目——为一家新兴科技公司的总部大堂创作一幅大型壁画。中标本应是她职业生涯的突破,如今却成了难以逾越的大山。距离交稿只剩四十八小时,而她的灵感干涸得如同沙漠。
窗台上的风铃突然无风自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木曲儿抬起头,感到一阵熟悉的凉意从脊背掠过。这是姚浏存在的信号,三个月来,她已经学会了辨认这些细微的征兆。
“你在那里,对吗?”她轻声问,声音里带着希冀与不安。
回应她的是工作台灯的突然闪烁,明暗交替三次——这是他们之间确认的暗号。
木曲儿的眼眶湿润了:“我需要你,姚浏。没有你,我完不成这个设计。”
室内温度微微下降,画架上的素描纸轻轻颤动。木曲儿屏住呼吸,注视着铅笔筒里的一支炭笔慢慢升起,仿佛被无形的手握住,然后轻轻落在画纸中央。
“你要帮我吗?”她几乎不敢呼吸,生怕惊扰了这奇迹般的时刻。
炭笔在纸上移动了,先是缓慢而试探性地,然后越来越自信。线条流畅地延伸,勾勒出一个建筑的轮廓——那是姚浏最擅长的设计风格,融合了现代简洁与古典优雅。
木曲儿看着熟悉的笔触在纸上重生,泪水模糊了视线。这是姚浏的手笔,她绝不会认错。那些有力的线条,那种对空间的理解方式,那种将光影融入设计的独特手法——全都是他的印记。
“等等,”她突然想起什么,“我需要彩色稿,客户要求看色彩方案。”
炭笔停顿在空中。片刻后,彩铅笔筒中的几支笔缓缓升起:深蓝、银灰和一抹金色——正是姚浏最喜欢的配色方案。
木曲儿破涕为笑:“你还是老样子,喜欢这种冷静的色调。但客户希望有一些温暖的元素, remember?”
一支红色铅笔从笔筒中飞出,在蓝色旁边轻轻划了一道,仿佛在表示妥协。
就这样,一种奇特的工作模式开始了。木曲儿提出想法,姚浏通过移动画笔来回应。有时他们会产生分歧——比如当木曲儿建议加入绿色元素时,所有绿色铅笔都会被推离画纸;而当姚浏坚持使用过于冷峻的线条时,木曲儿会温和地提出修改建议。
这种默契的配合让木曲儿想起了从前。那时姚浏还在,他们常常就这样挤在一张工作台前,为同一个项目倾注心血。他总是坚持结构的完整性,而她则注重情感的传达。他们的争吵总是以拥抱结束,最终作品往往比各自单独创作的都要出色。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吗?”木曲儿轻声说,手中调着水彩,“大学时的那个社区图书馆项目。你画了三天三夜的结构图,我却说它缺少灵魂。”
温度微微升高,一支画笔蘸了清水,在调色盘边缘画了个小小的生气表情。
木曲儿笑了:“好吧,我承认我当时说得太直接了。但最后你不是接受了我的建议,增加了那些弧形元素吗?评委说那是‘刚与柔的完美结合’。”
画笔在空中停顿了一下,然后轻轻点了点,像是在点头承认。
工作持续了整个下午。阳光逐渐西斜,房间里的影子越拉越长。木曲儿打开了所有的灯,不让黑暗中断这珍贵的合作时刻。她不时感受到姚浏的存在——有时是一阵突如其来的暖意,有时是耳边似有若无的叹息,有时是画笔在她指尖轻轻碰触,引导她的手法。
“客户想要体现‘创新与传统交融’的概念,”她翻阅着项目要求,“你有什么想法吗?”
画笔在纸上迅速勾勒出一个现代建筑结构,然后在周围添加了一些传统中式园林元素。但这种结合显得生硬,缺乏过渡。
“不太对,”木曲儿皱眉思考,“感觉像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硬拼在一起。”
画笔停了下来,似乎也在思考。突然,木曲儿感到一阵灵感袭来:“或许我们可以用水的意象?水既是传统的象征,又能代表流动和变革。”
所有画笔同时激动地抖动起来,显然姚浏赞同这个想法。一支铅笔飞速勾勒出水流般的曲线,将现代与传统元素有机地连接起来。
“太好了!”木曲儿惊呼,“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就在她兴奋之时,手机突然响起。是苏雨。
“曲儿,我买了晚餐过来。开门好吗?”
木曲儿的心一沉。苏雨的到来可能会中断这种微妙的连接。但还没等她回应,门铃已经响了。
“来了!”她无奈地应道,匆匆走向门口。
开门后,苏雨提着外卖袋走进来,立刻察觉到工作室的不同寻常:“你在工作?太好了!有进展吗?”
木曲儿犹豫着该如何解释。就在这时,她们同时注意到画架上的草图——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设计图明显出自两人之手:姚浏的风格清晰可辨,但又融合了木曲儿的柔和笔触。
苏雨目瞪口呆:“这...这是...”
“他在帮我。”木曲儿轻声说,害怕看到苏雨怀疑的表情。
但苏雨只是走近画架,仔细审视草图:“天啊,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完全是你们两人的风格融合。”她转向木曲儿,眼中没有怀疑,只有惊叹:“他是怎么...”
话音未落,一支红色铅笔从桌上滚落,在地上弹了几下。
“就像这样。”木曲儿微笑着说。
苏雨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做某个决定:“好吧。我需要做些什么?怎么才能不打扰你们?”
木曲儿感动地握住她的手:“你相信我们了?”
“这幅草图就是最好的证明。”苏雨指着画架,“没有人能模仿这种融合风格。尤其是...”她指向图纸一角的一个细小签名图案——那是姚浏习惯藏在设计中的个人标志:一个极小的“L&q”字样(代表“浏和曲儿”)。
木曲儿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但姚浏还是习惯性地留下了他们的联合签名。
“我需要继续工作,”她说,擦干眼泪,“只剩不到两天了。”
苏雨点头:“我就在客厅,不打扰你们。需要什么随时叫我。”
工作重新开始。随着夜色加深,合作变得越来越顺畅。木曲儿发现她几乎能预感到姚浏的下一个动作,仿佛他们的思维正在同步。有时她刚想到一个元素,相应的画笔就会开始移动;有时姚浏添加的细节正好是她想要表达的。
“我们总是这样默契,记得吗?”她轻声说,调配着水彩,“有时我觉得我们共用同一个大脑。”
温度微微升高,一支画笔轻轻点了点她的脸颊,留下一个蓝色的斑点。木曲儿笑了起来,这是姚浏生前常开的小玩笑。
午夜时分,苏雨端来热茶和点心:“休息一下吧,你已经连续工作八小时了。”
木曲儿确实感到疲惫,但她摇头:“不能停,这种感觉可能会消失。”
仿佛为了反驳她的话,所有画笔同时飞起,在空中排列成一个休息的符号。
苏雨惊得差点打翻茶盘:“好吧,这很明显了。”
木曲儿笑了:“他说得对,我需要休息一会儿。”
她们坐在客厅沙发上,吃着简单的夜宵。木曲儿注意到苏雨不时瞥向工作室,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
“你还是觉得难以置信,对吗?”她轻声问。
苏雨叹了口气:“作为记者,我受过怀疑一切的训练。但作为你的朋友,我亲眼所见的东西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所有认知。”她停顿了一下,“你知道吗?最让我信服的不是那些超自然现象,而是你看图纸时的表情——那种专注和交流的表情,就像他真的在你面前一样。”
木曲儿握住她的手:“谢谢你没有认为我疯了。”
“即使你疯了,”苏雨微笑着回握,“我也会陪着你疯。”
休息半小时后,木曲儿回到工作台。令她欣慰的是,那种连接感仍然存在。姚浏似乎更加活跃了——画笔移动得更快,色彩选择更大胆,甚至开始尝试一些他们从未一起探索过的风格元素。
“你喜欢这个新方向?”她惊讶地看着图纸上出现的创新元素,“你以前总是说这些太前卫了。”
一支笔在空中画了个耸肩的姿势,逗得木曲儿笑了起来。
“好吧,人总会变的。”她调侃道,“或者说,魂总会变的?”
笔尖点头似的上下晃动。
工作持续到凌晨。在某一刻,木曲儿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袭来,她的手开始颤抖,几乎握不住画笔。
“我不行了,姚浏。我需要睡一会儿。”
但画笔仍然在移动,不愿停止。突然,木曲儿感到一阵奇异的能量流过手臂,她的手不由自主地重新握紧画笔,开始以一种她从未有过的力度和自信作画。
“是你在引导我吗?”她惊讶地问。
室温微微升高,作为回应。木曲儿闭上眼睛,任由那种力量引导她的手。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就像是姚浏的手正覆盖在她的手上,带着她一起作画。
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图纸上出现了一段她从未想象过的精美细节:水流般的曲线中隐约可见两张面孔的轮廓——是她和姚浏的侧脸,仿佛在水中共舞。
“哦,姚浏...”她哽咽了,“这太美了。”
画笔轻轻擦拭她的眼角,拂去即将落下的泪珠。
黎明时分,苏雨醒来发现木曲儿趴在工作台上睡着了,手中还握着一支画笔。而画架上,几乎完成的设计图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苏雨屏息走近,被图纸的美丽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这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壁画设计——它是一个爱情的宣言,一个生命的证明,一个超越生死界限的合作成果。
她轻轻为木曲儿披上毛毯,注意到好友即使在睡梦中,嘴角也带着三个月来的第一个微笑。
当天下午,木曲儿醒来时发现设计图已经完成,且被精心地装裱起来。更令人惊讶的是,旁边还放着一套干净的衣服和一张苏雨留下的纸条:
“客户会议安排在三点。我帮你请了专业的装裱师过来。现在去洗个澡,吃点东西,然后惊艳所有人吧。告诉姚浏,他干得漂亮。——雨”
木曲儿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心间。她看向空荡的房间,轻声说:“谢谢你,姚浏。也谢谢你,雨姐。”
沐浴后,木曲儿站在完成的设计图前,仍然难以相信这是他们的作品。图纸完美融合了两种风格:姚浏的结构感和空间把握,她的色彩感和情感表达。而那些新颖的元素——如水影中若隐若现的面孔,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无缝交融——则是他们共同创造的全新语言。
下午两点半,苏雨回来了,带着一位专业摄影师。
“我们需要高质量的照片存档,”她解释说,“以防客户想要做任何修改。”
木曲儿紧张地点头。当摄影师开始设置设备时,她默默祈祷所有超自然现象暂时不要发生,免得吓跑外人。
令人欣慰的是,整个拍摄过程异常顺利。甚至当摄影师调整灯光时,所有的灯都保持了正常的亮度,没有一丝闪烁。
“太惊人了,”摄影师一边工作一边赞叹,“这是我见过最有机的设计之一。看起来像是两个人同时工作的结果,但又完美融合。”
木曲儿与苏雨交换了一个眼神,微笑着说:“确实如此。”
客户会议在三点准时开始。科技公司的代表是两位看起来就很严肃的高管:一位是四十岁左右的女性,介绍说是艺术总监;另一位是年纪稍长的男性,是项目负责人。
木曲儿紧张地展示设计图。起初,两位高管面无表情地听着她的讲解。但当她说出设计理念——创新与传统的交融,如同两个灵魂的对话——时,那位艺术总监突然向前倾身。
“这个细节,”她指着水影中若隐若现的面孔,“是有意为之的吗?”
木曲儿的心跳几乎停止:“是的。它象征着...不同元素之间的深度连接。”
两位高管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项目负责人开口了:“木小姐,说实话,我们之前对委聘一个相对不知名的艺术家有所顾虑。但现在...”他再次看向设计图,“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艺术总监接话:“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这是一个故事。我能感觉到其中的情感深度。”她好奇地看着木曲儿,“你是怎么构思出来的?这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作品。”
木曲儿深吸一口气,决定说出部分真相:“的确不是独自完成的。我的...伴侣给了我很多灵感。他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理念和精神始终与我同在。”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然后艺术总监轻轻点头:“我能感觉到。这里有两个人的灵魂。抱歉提到你的损失,但必须说,这种痛苦的经历转化为了惊人的艺术表达。”
项目负责人最终拍板:“我们非常满意。实际上,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如果最终效果如设计一样出色,我们可能会考虑将整个公司的视觉识别系统都交给你设计。”
会议结束后,木曲儿几乎瘫倒在椅子上。苏雨兴奋地拥抱她:“你成功了!不,是你们成功了!”
当她们独自在会议室时,灯光突然闪烁起来,明暗交替三次,然后所有的灯都变成了温暖的黄色,仿佛在庆祝他们的成功。
“他也很高兴。”木曲儿含泪笑着说。
当晚,她们买了最好的外卖和一瓶红酒,在木曲儿的工作室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会。苏雨举杯致辞:“敬木曲儿,敬姚浏,敬所有不可能的爱与奇迹。”
酒杯相碰的瞬间,房间里的所有风铃同时响起,仿佛无形的参与者也在一起庆祝。
睡前,木曲儿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星轻声说:“谢谢你,姚浏。不仅为了今天的帮助,更为了让我重新找到了自己。”
她感到一阵温暖的微风拂过脸颊,如同一个温柔的吻。然后在工作台上,一支铅笔慢慢立起,在纸上写下:
“永远在一起”
木曲儿微笑着流泪,轻声回应:“永远在一起。”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温柔地照耀着这个不再孤独的世界。
喜欢爱你就在今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爱你就在今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