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号的沪城还裹挟着夏末的余温,清晨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香樟树叶,在明德大学的塑胶操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早上七点半,距离开学典礼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操场入口已经排起了蜿蜒的长队,穿着各色军训服的新生们背着双肩包,或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或拿着手机对着操场中央的主席台拍照,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些许拘谨的气息。
林舟跟着计算机学院的队伍慢慢往里走,白色的军训t恤后背已经沁出了一小片汗渍。
他随手扯了扯领口,目光掠过操场四周悬挂的横幅。“热烈欢迎2024级新同学”“启航青春梦想,书写明德华章”,红色的字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队伍前方,辅导员正拿着名单清点人数,时不时提醒大家“按班级站好,不要拥挤”。
“听说校长今天要讲校史,不知道会不会拖堂啊?”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小声嘀咕,手里还攥着一本《高等数学》预习册,“我下午还要去图书馆占座呢。”
“别想了,开学典礼哪次不超时?”另一个短发女生笑着回应,“不过听说今年会有优秀校友发言,好像是个挺厉害的互联网公司cEo,说不定能给咱们计算机院的指条明路。”
林舟听着他们的对话,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那是高考结束后妈妈给买的,印着简单的几何图案。
他抬头望向主席台,红色的地毯已经铺好,前方摆放着一排深色的桌椅,桌前立着写有“校长”“党委书记”“教务长”字样的牌子。
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音响,偶尔传来几声试音的“喂喂”声,引得台下一阵轻笑。
八点整,随着进行曲的响起,原本喧闹的操场渐渐安静下来。校领导们依次走上主席台,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林舟跟着人群鼓掌,视线不经意间扫过主席台右侧的观礼区,那里站着各学院的老师和高年级志愿者,穿着统一的蓝色马甲,正维持着秩序。
校长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走上台时脚步沉稳。
他拿起话筒,先是向全体新生问好,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操场的每个角落:“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明德大学。在这里,你们将度过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也将在这里开启知识的探索之旅……”
校长的讲话带着温和的语调,从学校的建校历史讲到如今的学科优势,从科研成果聊到人才培养理念。
林舟听得很认真,偶尔会拿出手机记下关键信息,辅导员昨天特意叮嘱,开学后要写一篇关于开学典礼的心得。
他踮着脚往前望了望,想看看主席台上的校友代表长什么样,视线却在掠过右侧队伍时突然顿住了。
外国语学院的队伍就在计算机学院斜前方十米左右的位置,清一色的白色军训服,女生居多。
在队伍中间靠前的位置,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正微微仰着头,阳光照在她的发梢上,镀上了一层浅金色。
她的侧脸线条柔和,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正跟着大家有节奏地鼓掌,手腕上那串熟悉的银色手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是苏晴!
林舟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往前挪了半步,差点撞到前面的同学。他赶紧稳住身形,眼睛死死盯着那个方向,生怕自己认错人。
高中时,苏晴就总爱扎这样的高马尾,那串手链还是她十八岁生日时,他和几个同学凑钱买的礼物,当时她还笑着说要戴到大学毕业。
“不会真的是她吧?”林舟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手机。
他和苏晴是高中同班同学,高考后因为忙着填报志愿,渐渐断了联系。
他记得苏晴的目标是沪城的外国语大学,怎么会出现在明德大学的开学典礼上?难道是自己记错了,还是她最终调剂到了这里?
校长的讲话还在继续,林舟却已经没了心思听。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苏晴的方向,看着她偶尔和旁边的女生低声交谈,看着她在听到校长提到“海外交流项目”时眼睛亮了亮,看着她悄悄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了擦额角的汗。
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和记忆里的模样重合,让他越发确定那就是苏晴。
好不容易熬到校长讲话结束,接下来是校友代表发言、新生代表宣誓,每一项流程林舟都觉得无比漫长。
直到上午十点半,主持人宣布开学典礼结束,操场上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喧闹声,各学院的队伍开始有序退场。
“终于结束了!”刚才那个戴眼镜的男生伸了个懒腰,“走,去食堂吃饭?听说三食堂的糖醋排骨不错。”
“等我一下,我去找个人!”林舟丢下这句话,不顾男生诧异的目光,拨开人群就往外国语学院的方向挤。
操场上人来人往,不少新生正围着志愿者问问题,还有人在拍照留念,林舟好几次差点被撞到,只能一边说着“不好意思,借过”,一边加快脚步。
苏晴正和同宿舍的女生讨论着校友代表提到的实习机会,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她下意识地回头,看到一个穿着白色军训服的男生正朝自己跑来,额角带着汗珠,脸上满是兴奋。
看清来人是林舟时,苏晴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原本挂在嘴角的笑意也加深了:“林舟!你也在这儿!”
她快步走上前,语气里难掩惊讶,“我刚才就看到你了,站在计算机学院的队伍里,想喊你又怕认错!毕竟好久没见,你好像长高了点。”
“真的吗?可能是最近没怎么熬夜,长了点个子。”林舟挠了挠头,心里的激动还没平复,“我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到你!我记得你当初说想考外国语大学,怎么来了明德?”
“别提了,”苏晴无奈地笑了笑,伸手理了理马尾,“高考发挥失常,差了两分没进去,正好明德的外国语学院有调剂名额,我就来了。不过来了之后发现还不错,师资和课程设置都挺对我胃口的。你呢?如愿进了计算机院?”
“嗯,算是得偿所愿了。”林舟点点头,目光落在她手腕的手链上,“你这手链还戴着呢?”
苏晴低头看了一眼,笑着晃了晃手腕:“当然了,这可是你们送我的十八岁礼物,意义不一样。对了,高中同学里还有谁来沪城了?我这几天忙着军训,还没来得及联系大家。”
“我知道的有三个,不过都在别的学校,离这儿有点远。”林舟刚想多说几句,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辅导员发来的消息,提醒大家别忘了在“校园签到”小程序上完成开学典礼的签到,算作入学教育的一部分。
他一拍脑门,差点忘了这茬。昨天辅导员在班级群里反复强调,开学第一天的签到必须完成,还要备注签到地点,说是要有“仪式感”。
林舟赶紧抬头看了看四周,操场中央的旗杆正矗立在阳光下,鲜红的国旗随风飘扬,辅导员说过,以旗杆为中心的区域都算“启航仪式地”,是签到的最佳地点。
他对着旗杆的方向默念了一句:“签到!开学第一天必须有仪式感!”话音刚落,手机屏幕突然弹出一个熟悉的系统提示框。
自从高考结束后绑定“校园签到系统”,他已经靠签到获得过不少实用的奖励,比如“图书馆优先占座权”“校园网加速包”之类的。
【叮!检测到宿主在“启航仪式地”签到,恭喜获得奖励:“沪城高校联谊活动清单”(2024秋季版)。清单涵盖沪城28所高校近一个月的新生联谊、学科交流、社团招新等活动信息,附详细时间、地点及报名方式,方便宿主约见好友、拓展人脉!】
林舟眼睛一亮,赶紧点开系统附带的清单链接。
文档是Excel格式,按时间顺序排列得清清楚楚。他快速滑动屏幕,目光在“9月14日”那一行停住了。
“沪城高校新生联谊会”,地点在明德大学与外国语大学中间的滨江公园,时间是周六下午两点,备注里写着“无需报名,凭学生证入场,提供茶点及互动游戏”。
“太好了!”林舟忍不住低呼出声。
“怎么了?”苏晴好奇地凑过来,“看什么呢这么开心?”
“你看这个,”林舟把手机递给她,手指点在联谊会的条目上,“下周末有个沪城高校的新生联谊会,就在咱们两校中间的滨江公园,离得特别近。一起去吗?”
苏晴低头看着屏幕,眼睛渐渐弯了起来:“好啊!正好我想认识点新朋友,而且滨江公园我早就想去了,听说秋天的江景特别美。”
她把手机还给林舟,笑容明媚,“到时候咱们约个时间,一起过去?”
“没问题!”林舟用力点头,心里美滋滋的。
他原本还在想怎么找机会和苏晴多接触,没想到系统直接送来了这么好的机会。这联谊会,简直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对了,你宿舍在哪个楼?”苏晴突然问道,“我住3号宿舍楼,就在操场西边。”
“这么巧?我住5号楼,离3号楼就隔了一条小路。”林舟笑着说,“以后吃饭、去教学楼都能顺路。”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高中的趣事,说起当年一起熬夜刷题、运动会上的糗事,忍不住笑出声来。
旁边苏晴的室友看了看时间,小声提醒:“晴晴,咱们不是要去超市买日用品吗?再不去估计要排队了。”
“哦对,差点忘了!”苏晴一拍脑袋,对着林舟歉意地笑了笑,“那我们先去超市了,下周末之前我联系你?”
“好,你微信找我就行。”林舟点点头,看着苏晴和她的室友转身离开,直到她们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才收回目光。
他再次点开那个联谊活动清单,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敲击。
除了滨江公园的联谊会,清单上还有不少有意思的活动,比如下周三的“沪城高校计算机学科交流会”,下周五的“中外文化嘉年华”。
林舟把感兴趣的活动都标记了下来,心里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阳光穿过香樟树叶,落在林舟的肩上,温暖而明亮。
他望着操场上渐渐散去的人群,又看了看远处的教学楼,嘴角忍不住上扬。
看来,他的大学生活,从开学第一天就充满了惊喜。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在2008签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