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首页 >> 大明太监秘史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东晋北府一丘八大唐万户侯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藏国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覆汉郭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枭臣明朝伪君子
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 大明太监秘史全文阅读 - 大明太监秘史txt下载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6章 内书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宣德元年的春天,紫禁城内的杏花开了又谢,仿佛在诉说着朝代的更迭。永乐帝驾崩不过一年,仁宗继位不足十月便猝然离世,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是年仅二十七岁的宣宗皇帝朱瞻基。

王振站在内书堂的院门外,望着那块新挂的匾额,心中百感交集。新帝即位后推行新政,其中一项便是在宫中设立内书堂,选拔识文断字的宦官入学读书。这对王振而言,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

“都排好队!一个个来!”一个身着青袍的学士在门口喝道,“今日初试,只考《千字文》默写与《论语》释义。”

王振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着人流走进院内。来应试的太监有百余人,年纪从十几岁到四五十岁不等。他注意到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各监司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考场设在院中的敞厅内,每人一桌一椅,纸墨笔砚俱全。王振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深吸一口气。这场考试,他势在必得。

《千字文》的默写对他而言易如反掌。他笔走龙蛇,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写完了全文。接着是《论语》释义,题目是“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王振略一思索,提笔写道:“君子晓明于义,凡事循天理而行;小人晓明于利,凡事循人欲而动。然为政者当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故明君治世,必使义利相济,方能长治久安...”

他特意在经义中掺入为政之道,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新帝年轻有为,必不喜欢迂腐之论。

考试结束三日后,榜单贴出。王振名列第三,顺利入选内书堂。一同入选的共有三十人,将被分为两班授课。

内书堂设在文华殿东侧的一处僻静院落,由翰林院学士轮流授课。首日开课,前来授课的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

周叙年约五十,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他扫视着堂下的三十个太监,语气严肃:“尔等既入内书堂,当以读书明理为本。宫中事务,皆系于尔等之手,若不明经义,何以辅佐圣上?”

王振坐在前排,认真记录着周叙的每一句话。他注意到周叙在说到“辅佐圣上”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振展现了惊人的学习热情。每天最早到学堂,最晚离开。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主动向学士们请教为政之道。

“王振,你来说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作何解?”一次课上,周叙突然提问。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这个问题颇为敏感,答不好可能招来祸患。

王振不慌不忙地起身:“回先生,孟子此言,重在阐明为政者当以民为本。然学生以为,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圣君治世,必使民安居乐业,方能江山永固。这与孟子之言,实为异曲同工。”

周叙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解得好。既通经义,又明事理。”

下课后,几个太监围了上来。

“王兄高见啊!”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太监赞叹道,“方才那个问题,我可真不知该如何作答。”

王振认得这人叫曹吉祥,是御马监的小太监,虽然职位不高,但据说很得司礼监太监王瑾的赏识。

“曹兄弟过奖了。”王振谦逊地说,“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王兄太谦虚了。”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太监接口,“我听说王兄在内书房时,就展露过人才学。”

这人叫刘永诚,是尚膳监的太监,在宫中颇有人脉。

王振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在内书堂,他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结交人脉。

随着时间推移,王振在内书堂的表现越发突出。每次策论考试,他总能写出让授课学士们称赞的文章。更难得的是,他善于揣摩圣意,经常在文章中写出符合宣宗想法的观点。

这日,周叙布置了一道策论题:“论宦官干政之弊”。

这道题十分棘手,既要批评宦官干政,又不能得罪宫中的实权太监。许多学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笔。

王振沉思片刻,提笔写道:“...宦官之设,本为侍奉宫廷,传达旨意。然若越俎代庖,干预朝政,则必生祸乱。观前朝之败,多源于此。故为宦官者,当时刻谨记本分,以侍奉为要,不可僭越...”

他巧妙地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前朝”,既点明了宦官干政的危害,又不会得罪本朝的太监。更妙的是,他在文末加上一句:“然圣明之君在位,知人善任,使百官各司其职,则此弊自除。”既捧了宣宗,又暗示在明君治下,宦官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交上去后,周叙特意将他留下。

“王振,你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周叙意味深长地说,“既明事理,又知进退。在宫中当差,这份觉悟很重要。”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从学堂出来,王振遇见了曹吉祥。曹吉祥神秘地拉他到一旁:“王兄可知,司礼监的王公公很欣赏你的文章?”

王振心中一动。司礼监太监王瑾是宫中数一数二的人物,能得他赏识,意义非凡。

“曹兄弟说笑了,我这样的微末之人,怎会入王公公的法眼?”

“王兄不必过谦。”曹吉祥压低声音,“王公公说了,内书堂结业后,想调你去司礼监当差。”

这消息让王振欣喜若狂,但他表面上仍保持平静:“若真有此事,还要多谢曹兄弟美言。”

“好说好说。”曹吉祥笑道,“以后在司礼监,还要王兄多多照应。”

王振明白,这是曹吉祥在向他示好。御马监虽然掌管军马,但比起司礼监的权势,还是差了一截。

当晚,王振特意去拜访了刘永诚。刘永诚在尚膳监当差,经常能接触到各宫的大太监。

“刘兄,今日曹吉祥说,王公公有意思调我去司礼监。”王振试探着说。

刘永诚眯着眼笑了笑:“这是好事啊。不过王兄可知,司礼监如今也是派系林立。王公公虽然权势不小,但上面还有范公公、金公公等人。”

王振会意,立即取出一锭银子:“还请刘兄指点。”

刘永诚不动声色地收起银子:“范公公喜欢字画,金公公好茶。王兄若是有心,不妨从这两处着手。”

接下来的日子,王振更加用心经营人脉。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几幅不错的字画,通过刘永诚送给范宏;又托曹吉祥弄到上好的龙井茶,送给金英。

这些投资很快有了回报。一次内书堂月考后,范宏特意来视察,当着众人的面称赞王振的文章“有经世之才”。

而金英更是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向宣宗提起了内书堂中“有几个可造之材”。

宣德二年春,内书堂举行结业考试。这次的题目是“论靖难之役”,极为敏感。

王振仔细斟酌后写道:“...成祖皇帝奉天靖难,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建文信用奸佞,迫害宗室,天下离心。成祖顺天应人,拨乱反正,实为社稷之幸...然后世当以此为鉴,亲贤臣,远小人,方为治国之道...”

他巧妙地为永乐帝的篡位正名,又暗示宣宗应当吸取教训,亲近贤臣。这个“贤臣”,自然包括他们这些读过书的太监。

文章交上去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据说宣宗亲自阅看了这篇文章,还向身边的太监询问王振的来历。

结业典礼上,周叙宣布了成绩。王振名列第一,被授予“内书堂优等”的称号。

更让他惊喜的是,典礼结束后,司礼监派人传来消息:调王振入司礼监,任随堂太监。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宫廷。一个入宫不过三年的太监,竟能直接进入司礼监,这是极为罕见的。

当晚,王振在住处设宴,邀请了曹吉祥、刘永诚等几位交好的太监。

“恭喜王兄高升!”曹吉祥举杯道,“以后在司礼监,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朋友。”

“曹兄弟说的哪里话。”王振笑道,“若非各位兄弟相助,王某哪有今日。”

酒过三巡,刘永诚压低声音说:“王兄可知,这次你能进司礼监,除了王公公举荐,还有一个人在背后出了力。”

“哦?是谁?”

“乾清宫的范公公。”刘永诚说,“他看了你的文章,十分欣赏。”

王振心中了然。范宏是宣宗身边的亲信太监,能得他赏识,意义重大。

送走客人后,王振独自站在院中。春夜的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他望着乾清宫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野心。

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已是二更天。王振转身回屋,点亮油灯,开始研读《资治通鉴》。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太监秘史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穿越我在购物商城买买买诸天之从国漫开始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苟在修真世界幻兽飞雪传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大佬他命里缺我温家有娘子轻熟星宇晨龙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你找到我了宝贝乖乖,跟我回家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
经典收藏卫青传奇人生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鬼明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国宝的文明密码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大航海之重生主宰相府毒千金我的帝国弗利兰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大唐中兴请叫我威廉三世在下九千岁女帝的内阁首辅皇帝好多啊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宋神宗的新宋江山名士
最近更新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后汉异星录大唐有一帮古惑仔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回到东汉当赵云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风起赣南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 大明太监秘史txt下载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 - 大明太监秘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