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公被堵得脸色发青,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
“那又如何?懂草药能让铁犁不断?识矿石能让砂眼消失?”
“至少比只会守着老法子却做不出好器物强。”
阿砚迎着他的目光,没有半分退缩,“而且木公您刚才说‘女子不能造器’,我更不认同。您说铁犁有砂眼是分型面不平,可您用的范铸法,本身就有一层范料贴合不紧密的缺陷。就像两块拼在一起的陶片,再严丝合缝,边缘也会有头发丝宽的缝隙,铜水一浇,难免出砂眼,就算您手艺再好,也躲不过这个弊端。”
“你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范铸法!”
木公气得胡须发抖,从墙角拖过一个布满裂纹的陶范,“这是我十五岁做的第一套范,比你的年纪还大!我造了三十年器,经我手的铁器能装备半个军营,轮得到你指点?”
“我虽没亲手造过器,却修过很多比您年纪还大的青铜器物。”
阿砚捡起地上的树枝,蹲下身,在锻铁坊门口的泥地上画了起来。
她先画了个内外嵌套的长方形,在外圈标注 “外范”,内圈标注 “内范”,又在中间画了道虚线:
“您看,传统范铸法是‘一器一范’,外范和内范的分型面只有一层。您试试把这两层范对齐,再怎么仔细,边缘也会有缝隙,对不对?”
她没等木公回答,又在旁边画了五个叠在一起的小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边缘都画了凹凸的小方块:
“但如果用‘叠铸法’,把多层范叠合在一起,每层范的边缘都做上‘榫卯’,就像这样,凸的对凹的,严丝合缝。浇筑时铜水从顶端的浇口流下去,一层一层填满,不仅能减少砂眼,还能一次铸出五个零件。”
阿砚指着地上的断犁:
“就像您手里的铁犁,犁头、犁杆的零件可以分开铸。用叠铸法一次铸出五个犁头,再组装起来,比您现在一器一范快得多,还能节省三成范料。”
她用树枝在泥地上勾勒出范料的厚度、浇口的倾斜角度,甚至连如何筛砂、如何和泥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比墨家传下来的图谱还要细致。
周围的弟子都看呆了,连刚才被木公训斥的年轻弟子都忘了害怕,凑过来看图纸。
负责筛砂的老工匠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泥地上的榫卯:
“这法子…… 好像真能行。上次我做箭簇的范,总觉得两层范拼不紧,要是按这丫头说的做榫卯,说不定真能少出些废品。”
“你懂什么!”
木公呵斥道,可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泥图,手指微微抽动 ——
他造了一辈子器,不是没发现范铸法的弊端,只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没人敢改。
这丫头画的图纸,偏偏戳中了他多年的心病。
廊下突然传来 “咔嗒” 一声轻响,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捏碎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名身着浅灰色短打的青年站在那里,他手里捏着个机关鸟的铜轴零件,不知何时已被捏变了形,铜屑簌簌往下掉。
喜欢墨门薪火:穿越来的百工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墨门薪火:穿越来的百工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