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稍作思索,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炒红薯条,举到小白的面前晃了晃,又放进自己嘴里,轻轻一咬,“咔”的一声,一股甜香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
他分明看见小白眼睛亮了亮,便忍住窃喜,再次将红薯条举到小白面前,轻轻摇晃,轻声哄着说:“小白,林小白,快过来,这个给你吃!”
马毅见状,也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红薯条,试图引诱他的小黑。
这一次,小狗们终于有了反应。小白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红薯条,它的鼻子告诉它,这是最香甜的气味,一定很好吃。
小黑则早已按捺不住,蹭着马毅的手,撒着娇的讨要起来。马毅往后退一步,喊:“小黑,马小黑!”小黑跟上一步,马毅就喂它吃一口。
可狗狗还没咬断呢,马毅已经果断的把红薯条撤走了,又往后退一步,接着喊:“小黑,马小黑!”小黑欢快的摇着尾巴冲上去,又尝到了香甜的滋味。
林昊和马毅就这样用食物引导着小狗,每一次在它们舔着红薯条时,就温柔地抚摸着它们的脑袋和背上的毛毛,嘴里还叫着它们的名字。
虽然狗狗们咬不动红薯条,但是回应小主人就会有这个美味的奖励。这两件事被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在它们的印象里越来越深刻。
最后,小黑和小白也先后把肚皮翻了过来,这对林昊和马毅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他们未曾想到,狗狗的信任竟然如此容易获得。此刻,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和感动,连忙将手轻轻地放在自己狗狗的肚皮上,一边轻柔地抚摸,一边轻声呼唤着它们的名字。
小鱼在一旁,顾不上管这些,它正幸福的啃咬着玉凤给它的红薯条,可惜牙口实在不行,咬不动。哈喇子一串串的往下掉,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它的好心情,毛茸茸的尾巴摇来摆去,直扫得尘土轻扬,地面泛白。
从那以后,几个孩子在外面玩耍时,狗狗们就会形影不离的跟随在身边。时而跑到前面;时而缀在后面;有时在左边;有时又在右边。它们相互之间,也是你追我赶,欢乐不断!
若是三个孩子去跟冯纤上课,它们也一定要跟上,决不肯老老实实待在外面。
要是门没有关上,它们就趴在门槛上,可怜巴巴的望着屋里几人,等着被抱进去;要是门被关上了,它们就在外面,“呜呜”的叫,用爪子挠门,直到被抱进去才肯消停。
一段时间下来,众人发现,这种时候总是小鱼在带头,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又没有人会舍得打它,只要进了屋,它们就像真的鱼儿一样,匍匐在地上,围着孩子们的脚边,游过来绕过去,总是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但只要孩子们说声不许乱动,就会安分守己的趴在他们的脚背上,蜷着一动不动。偶尔还会伸出小舌头“哈哧哈哧”的喘着粗气,样子可爱极了;要不就闭着眼睛睡觉,仿佛是打定主意要养精蓄锐,待会儿好继续陪着小主人尽情玩耍一样。
有时候,冯纤坐的时间稍长些,玉凤就让小鱼去她脚上捂一会儿。渐渐的就变成了三只狗狗轮流趴在冯纤脚上,帮她御寒。这奇妙又暖心的待遇,冯纤觉得做为老师,那她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这几只小狗的陪伴,所有人都觉得格外的温暖。
放寒假的时候,李远志带着一家人来了苏家,准备再次拜访冯纤。
上次回去后,李延龄和江莹有意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孙子向阳的学习,也尝试着拓展他的知识面,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然后加以引导,让他自然而然的加深印象。不知不觉间,学习果然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效率也明显有所提高。
两人自然欢喜,每次见到钱玲时,都会跟她讨论冯纤的教育方法,以及他们试用以后,向阳最近的进步和变化。
钱玲心里对这个还没见过面,就已屡闻其名的人,越发敬佩。很想亲自去拜访拜访,她在心里想:“若能和这样的人结交做朋友,不管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都是绝对有益处的!要去的话,就在那多待几天,顺道也去嫂子家看看,要是匆匆忙忙的跑一趟,有什么意义呢?”
可工作一直都那么忙,总不能丢下学生,请假去走亲访友吧?于是这一拖,就到了寒假。一家人选了一个好天气,准备好了一大堆的礼品,这才出了门。
车子停在苏家院门外,一下车,钱玲就被这座有些年代的老宅院给吸引了:青瓦白墙,朱漆的大门上,镶着黄铜的门环,大气又庄重。只是这么看着,就让人不由得对屋主人心生敬意,这可能就是老建筑的魅力吧。
院墙上爬满的四季蔷薇,即使冬天也充满了生机,其中的花儿竟有好几种颜色,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半开,有的已然是盛开了。它们都娇艳欲滴却不惧风霜,仿佛寒冷也有意避让它们几分。这些花儿装点得整个院落一派生机盎然,看得人浑身暖洋洋的。
钱玲知道苏建国出身于地主家庭,只以为就是那种有些田产,雇佣长工的一般地主人家。可看这房屋建筑,她想恐怕这曾是一个不简单的家族,若没有祖辈多少代的经营,在这样一个地方,怎么可能攒出这么大的一份家业来。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历经乱世,这座宅院还能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可见这家人的生存智慧非同一般。她想:以后有机会问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一定充满了传奇色彩。
苏家除了玉凤去上课不在家,其余人这会儿都热情的迎了出来。大家打过招呼,就往屋里让,李远志却说:“等等,我们给大家带了点年货来!”说着打开后车箱,李家几个大人围上去,很快都两手不空的,提着大包小包走回来。
李向阳开心的跑到冯巧面前,礼貌的问:“阿姨,你家小五呢? 我怎么没看到她?”
冯巧说:“向阳找小五啊?小五去上课了,你是要现在去找她?还是在这里等她放学回来啊?”
向阳和后面过来的李家众人都呆了呆,向阳问:“他们都不放寒假的吗?”
冯巧笑着说:“他们没放!纤纤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都不想放,纤纤就说再上几天!”
向阳有些失望的说:“那我想去找他们玩儿,是不是不行啊?”
玉芳看他情绪瞬间低落,忙说:“可以,怎么不可以?反正马上就中午了,他们也要放学的。向阳,我是玉芳姐姐,让我带你过去吧!”
向阳马上欢天喜地了,说:“谢谢玉芳姐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去找小五他们了!”说完一溜烟儿跑了出去,江莹和钱玲都来不及阻止。
玉芳赶紧追了上去。
江莹尴尬的跟众人解释说:“这孩子好不容易放松一下,像脱缰的野马,一下子就失控了!”
众人跟着笑。冯巧说:“小孩子们谁不是这样啊?小五他们几个也是,只要一放了学,就到处疯玩儿!”
看着他们手上拎着那么多的东西,苏建国跟冯巧都惊呆了,忙示意玉秀,一起接过礼品,指挥大家放在街沿的八仙桌上。想着客套两句,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刚才李远志说的可是“给大家”的。
苏建国请大家坐下,才说:“你们能来,我们都特别欢迎,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来,反倒显得生分了!”
冯巧带着玉秀去给几人烧水泡茶。
李延龄和江莹坐在那儿,只是微笑着不说话,眼睛却打量着眼前的一切。上一次来去匆匆,加上心系教学的事,没有注意其他,今天只是稍加留意,就发现了这家的与众不同,心里不由暗暗赞叹,这大院子修建得可真有气势啊,一看这家祖上,就决不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地主家庭。
李远志笑着说:“大哥,这可不是生分,这不是过年了吗,买点东西图个喜气!再说我们也没买其他的,大多都是孩子们玩的东西!”
江莹和钱玲婆媳俩在一起分礼品,大大小小分了三堆。这才坐下来。
玉秀给几人倒水沏茶,走到钱玲面前时,她说:“钱老师,听说后面我们要分文、理科了,您还教我们吗?”
钱玲知道这孩子在想什么,笑着问:“你该不会是以为选了理科,就不学语文了吧?文理一样要学,高考计分也一样哦!”
玉秀有点懵,几个大人除了冯巧,都笑了起来。
玉秀有些委屈的看着苏建国,心想:“爸爸说,上了高二就分文理科了,我还一直以为就不用学语文了呢,白高兴了这么久!”
苏建国笑了,对众人解释说:“这孩子中考的时候,因为担心语文偏科,考不上好高中,就想直接去上那些直招的中专,是我们和她以前的班主任联合起来,劝她尽力一搏的!”
玉秀拉着冯巧在钱玲旁边坐下来。
江莹看看玉秀,笑着问苏建国:“你是怎么劝她的,让她从没有信心考上高中,到最后还考上了一中,这绝对是超常发挥啊!”
苏建国笑着说:“她们王老师说,上了高中会有更多的选择;我跟她说,实在考不上咱们就复读一年。她担心上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学,我们告诉她,考不上大学,去读大专也比现在直接上中专强啊!”
李家几人听得频频点头,李延龄说:“对, 这样一说,孩子完全没了后顾之忧,放手一搏,反而有了更精彩的表现!”
玉秀这次中考,苏建国无意中帮玉秀押中了中考的作文题目。而恰恰是她这篇作文,将她的总分拉上去了十几分。再加上最后几天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才让她堪堪考进了一中。
苏建国后来跟家里人叮嘱说, 这件事情,最好不要跟外面的人说起,毕竟这种小概率的事件,说出来就真成炫耀了。若再被其他的同学听到,更是平白的讨人嫌!
李延龄、江莹和钱玲越跟苏建国接触,越是对苏家祖上的事好奇,几人不免婉转的打听几句,苏建国也不隐瞒,将自己知道的,跟他们大概的说了一些,几人听得肃然起敬。纷纷赞叹,原来真的是祖上积德,这份家业才得以保留了下来啊。
苏建国苦笑着说:“是啊,能把这老房子守住真是万幸,可惜内里却早被掏空了!”
李家众人只道是乱世,不得已散尽了家财,少不得都出言安慰几句。
苏建国微笑着点头道谢,说:“谢谢你们宽慰,都说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不强求,我也早就看开了。”
说着话,玉芳回来了。冯巧问:“老二,你怎么去这么久,却一个人回来了?”
玉芳笑着说:“我们去的时候表姐她们正在上课呢,我们就在外面等了一会儿。等他们一下课,向阳就跟他们一起去玩儿去了!”
冯巧问:“你没跟你表姐说,叫她跟着一起来我们这儿吗?”
玉芳笑着说:“表姐本来跟我一起回来的,可她后来又想起要拿什么东西,让我先走着,她回去拿了再来!”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活在这温情人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