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计划”的假情报,如同一块被精心雕琢的璞玉,被周世坤“冒着巨大风险”传递至昊天集团。起初,一切似乎都在顾晏舟与苏晚的算计之中。昊天集团内部对此表现出极高的重视,专项小组迅速成立,资金开始悄然调动,甚至与“海神计划”中提及的几家海外研究机构进行了初步接触。
顾氏这边,监控屏幕上的数据流平稳而持续,周世坤依旧在扮演着他尽心尽力的“内应”角色,偶尔还会传递回一些昊天集团对“海神计划”表示“赞赏”和“急切”的零星信息。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已然涌动。
昊天集团的掌门人吴天雄,能带领集团在残酷的商海中屹立数十年,其多疑与谨慎几乎刻入了骨子里。他对这份过于“完美”、获取过程又“恰到好处”的“绝密计划”,始终保留着一丝本能的不安。
这种不安,在集团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以直觉精准着称的战略顾问提出隐忧后,达到了顶点。
“吴总,‘海神计划’的技术路径看似前沿,但有几个关键节点的能耗数据和材料要求,与我们掌握的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存在细微的、难以解释的偏差。”顾问在秘密汇报中谨慎地指出,“而且,顾晏舟不是容易对付的人,如此核心的计划泄露得如此‘顺畅’,不得不防。”
吴天雄沉默了。他盯着屏幕上“海神计划”那诱人的前景预测,眼神闪烁不定。
“启动‘暗影’协议。”他最终下达了指令,声音低沉而果决,“暂停与‘信鸽’(指周世坤)的一切明线联系。启用‘蜂巢’通道。同时,对‘海神计划’涉及的所有外部机构,进行‘深度清洗’式核查。”
这道指令,如同在昊天集团内部按下了某个隐秘的开关。
首先,通信渠道彻底切换。
苏晚很快发现,周世坤手机上那个伪装成新闻App的加密通信软件,彻底沉寂了。无论周世坤如何尝试发送信息,都如同石沉大海。对方切断了与这条明线的一切联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和洋葱路由技术混合的新型匿名通信网络开始活跃。这种被称为 “蜂巢” 的通道,信息传递不再依赖中心服务器,而是分散在无数个临时节点之间,路径随机且加密层级极高,如同蜂群飞舞,难以追踪源头和目的地。苏晚即便能捕捉到零星的数据包,也无法将其有效重组和解密,更无法确定通信双方的身份。
其次,核查手段升级为“深度清洗”。
昊天集团动用了其隐藏在海外学术界、咨询界和情报圈的灰色人脉,对“海神计划”中提到的几家关键技术合作方,进行了远超商业常规的背调。他们不仅核查这些机构的公开资质和业绩,更深入挖掘其核心研究人员的背景、资金往来、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丑闻或弱点,试图找出任何可能与顾氏存在隐秘关联或计划本身存在逻辑漏洞的蛛丝马迹。
最后,外部行动变得极其谨慎。
之前与那些海外研究机构的接触被立刻叫停,所有基于“海神计划”的前期资源调动也被暂缓,整个项目在昊天内部转入了更深的“冷冻”状态,表面上不再有任何动作。
顾晏舟和苏晚立刻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信号断了。”苏晚盯着屏幕上再无波澜的监控界面,语气凝重,“昊天启用了我们无法有效监控的备用通道。而且,他们似乎暂停了所有与‘海神计划’相关的公开动作。”
顾晏舟站在她身后,目光锐利:“吴天雄这只老狐狸,果然没那么容易上当。他是在核实,也是在观望。”
局势瞬间变得微妙而危险。对方脱离了他们的监控视野,像一条潜入深海的鱼,踪迹难寻。他们无法确定昊天集团是否已经发现了“海神计划”的破绽,也无法预判对方下一步会如何行动。周世坤这颗棋子,在失去通信后,价值大减,甚至可能因为失去联系而引起对方的进一步怀疑。
调查,陷入了僵局。之前精心布置的陷阱,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书房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原本清晰的敌明我暗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确定的迷雾。
“不能干等。”顾晏舟打破沉默,声音沉稳依旧,“他们核查需要时间,观望意味着犹豫。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苏晚抬起头,看向他:“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切入点,一个能绕过他们严密防护,直接影响到吴天雄判断的切入点。”
她的目光重新投向屏幕,脑海中飞速运转。“零”的思维开始主导,寻找着那坚硬外壳上可能存在的、细微的裂缝。
昊天的反击,虽然凌厉,但也暴露了他们的谨慎和迟疑。而这片刻的僵持,正是下一轮更高层次博弈的开始。他们必须找到方法,让吴天雄在重重疑虑中,最终还是选择咬下那颗带毒的“苹果”。
喜欢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