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13 章:庆功京华?铳向深蓝
正德四年(1509 年)?春(正月十六)
辰时?京城太和殿广场
辰时的阳光洒满太和殿广场,五百名京营士兵身着玄色铠甲,手持带刺刀的奔雷短铳,列成整齐的方阵,接受朱厚照的检阅。士兵们身姿挺拔,铠甲上的铜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短铳枪管斜指天空,透着胜利者的威严 —— 这是苏州防倭大捷后的首次大阅,既是庆祝胜利,也是向百官展示新火器的实战价值。
朱厚照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检阅台上,身边陪着张太后。他目光扫过方阵,对身边的陆崇渊道:“陆爱卿,这新火器在苏州立了大功,今日一看,果然威武。虎豹营的量产进度,还需加快,让水师和蓟州边军也早日用上。”
陆崇渊躬身应道:“陛下放心,虎豹营已在赶制水师适配的短铳,三月前定能完成蓟州的三百支,四月即可送水师试用。”
检阅台两侧,文武百官分列而立,看着方阵中的新火器,眼中满是赞叹。秦安、周文、李青站在武将队列前,他们刚从苏州赶回京城,身上的铠甲还带着战场的痕迹,却难掩胜利的荣光。
“传朕旨意!” 朱厚照高声下令,声音传遍广场,“秦安统领苏州防倭有功,升为虎豹营副总兵;周文治理苏州得力,升为江南按察使;李青清查莲党、生擒山本,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虎豹营工匠赏白银五千两,陆砚昭统筹火器革新有功,赏黄金百两,暂代蓟州总兵,待新火器送抵后赴任!”
“臣等谢陛下恩典!”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天,广场上的气氛瞬间达到高潮。
巳时?京城皇宫庆功宴
巳时的皇宫宴会厅,暖意融融。朱厚照坐在主位,张太后、皇后沈云舒、宸妃陆明瑶坐在两侧,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而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御膳房特意准备了苏州特产的桂花酒,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今日庆功宴,一是庆祝苏州防倭大捷,二是表彰有功之臣,” 朱厚照举起酒杯,对众人道,“大明能有今日的安稳,离不开各位的同心协力,更离不开新火器的助力。朕敬大家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声清脆悦耳。陆砚昭起身,对朱厚照躬身道:“陛下,苏州大捷并非臣一人之功,而是将士们奋勇作战、工匠们精心造铳、后宫与前朝协力支持的结果。臣恳请陛下,将部分赏赐分予苏州守军与江南百姓,他们才是守护大明的根基。”
朱厚照点头,眼中满是赞许:“陆爱卿说得是!传朕旨意,赏苏州守军白银两万两,江南百姓免赋税半年,以慰其支持防倭之功。”
沈云舒这时起身,端着酒杯走到陆明瑶身边,轻声道:“宸妃妹妹,你兄长又立大功,镇国公府真是满门忠烈。太后刚才还说,要让尚衣局给你做新的宫装,庆祝你兄长的功绩。”
陆明瑶笑着起身,与沈云舒碰杯:“多谢皇后娘娘与太后体恤。兄长能为大明做事,是他的荣幸,也是咱们陆家的荣幸。”
宴会厅内的气氛温馨而热烈,君臣谈笑风生,话题从苏州大战聊到新火器推广,从边疆防御聊到江南民生 —— 这场庆功宴,不仅是对胜利的庆祝,更是对大明未来的期许。
午时?苏州码头
同一时刻,苏州码头的阳光格外明媚。五十名锦衣卫暗卫身着制服,手持短铳,将五百余名倭寇俘虏与山本押上囚船 —— 按朱厚照的旨意,山本将被押解回京受审,其余俘虏则发配至北方屯田,以赎其罪。
周文站在码头,看着囚船缓缓驶离,心中满是踏实。李青走到他身边,递上一份密报:“周大人,江南锦衣卫已清查完所有莲党余孽,林清的同党全部落网,江南的铁矿也已恢复正常开采,不会影响虎豹营新火器量产。”
周文点头,目光望向京城方向:“秦统领已升为虎豹营副总兵,咱们也该各司其职了。你回京城复命,我留在苏州,处理战后安置事宜,确保江南安稳。”
李青躬身应道:“好!周大人多保重,若有需要,随时传信回京,锦衣卫定会支援。”
囚船渐渐消失在海面,码头的士兵们仍在忙碌 —— 清理战场、修复防御工事、安抚百姓,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透着安稳后的踏实。苏州的海面上,水师战船仍在巡逻,守护着这片刚刚经历过战火的海域。
未时?京城虎豹营工坊兵工厂
未时的虎豹营兵工厂,一片热火朝天。工匠们虽刚庆祝完苏州大捷,却已投入新的工作 —— 研发水师适配的短铳。赵小匠戴着皮手套,正带领工匠们调整短铳的枪管,在枪管尾部加设防水槽,枪身外层裹上防锈铜皮,以适应海上潮湿的环境。
“指挥,您看!” 赵小匠拿着刚改造的水师短铳,快步走到陆砚昭面前,“加了防水槽和防锈铜皮,在海水中泡半个时辰,照样能正常射击、刺击。刚才试了射程,五十步内仍能穿甲,完全符合水师的要求!”
陆砚昭接过短铳,仔细查看,又走到试射台旁,对准铁甲靶扣动扳机 ——“砰” 的一声,弹丸穿透铁甲,刺刀刺击草人时依旧锋利。“好!” 他满意地说,“按这个标准,三月前造五十支样品,送水师试用;蓟州的三百支短铳也要加快进度,我四月赴任前,要确保能送到蓟州边军手中。”
“放心!” 赵小匠拍着胸脯,“工匠们干劲十足,水师样品和蓟州的短铳,定能按时完成!另外,工部送来的新陨铁质量更好,咱们的效率又提高了一成,说不定还能提前完成!”
沈知薇走进作坊时,正看到工匠们围着水师短铳讨论,脸上满是兴奋。“陛下刚才传旨,” 她走到陆砚昭身边,低声道,“让你四月赴任蓟州前,先去水师大营,指导他们使用新火器。另外,刘瑾在庆功宴上向陛下提议,想负责后宫物资调配,陛下虽未应允,却也夸他做事细心,需多加留意。”
陆砚昭点头,目光转向作坊外的阳光:“刘瑾蛰伏这么久,终于开始谋职了。你让暗卫加强监视,别让他暗中搞小动作。水师那边,我会按时去指导,确保新火器能在海战中发挥作用。”
申时?京城御花园
申时的御花园,梅花依旧绽放。刘瑾正带领小太监们整理庆功宴留下的花草,他动作麻利,却时不时望向皇宫宴会厅的方向 —— 刚才在庆功宴上,他向朱厚照提议 “负责后宫物资调配”,虽未得到应允,却让陛下记住了他的 “细心”,这已是不小的进展。
“刘总领,太后让你去慈宁宫一趟,” 一名宫女快步走来,“说要整理苏州送来的贡品,让你帮忙清点。”
刘瑾心中一喜,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躬身应道:“奴才这就去。”
走进慈宁宫,张太后正与沈云舒整理苏州贡品 —— 丝绸、茶叶、瓷器,满满一殿都是江南特产。“刘瑾,你来得正好,” 张太后指着桌上的贡品清单,“帮哀家清点这些贡品,分类打包,一部分送各宫妃嫔,一部分留在慈宁宫,还有一部分要送镇国公府,感谢他们为苏州防倭提供的支持。”
“奴才遵旨!” 刘瑾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清单,逐一核对贡品,动作轻柔,生怕损坏。他余光扫过沈云舒,见她正盯着自己,便愈发恭敬,不敢有半点马虎。
沈云舒看着刘瑾的模样,心中暗自留意 —— 他借庆功宴谋职不成,又借清点贡品接近太后,步步为营,虽暂时构不成威胁,却也需时刻警惕。
清点完贡品,刘瑾躬身告退,走到御花园时,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 只要继续这样 “细心” 做事,总有一天,他能脱离御花园,进入后宫权力核心。
酉时?镇国公府
酉时的镇国公府,张灯结彩。老夫人坐在正厅里,手中拿着陆砚昭送来的水师短铳样品,脸上满是欣慰。陆崇渊、陆砚昭、沈知薇、陆明瑶围坐在两侧,桌上摆着满桌佳肴,都是家人爱吃的菜,这是苏州大捷后,陆府难得的团聚。
“昭儿,四月就要去蓟州赴任了,” 老夫人给陆砚昭夹了一块肉,眼中满是疼爱,“蓟州冬季比大同还冷,记得多带些棉衣,照顾好自己。知薇在京城,也要多留意身体,别太累了。”
陆砚昭笑着接过,点头道:“母亲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蓟州的防务已有规划,等新火器送到,再训练士兵熟悉使用,定能守住蓟州。知薇在京城,有父亲和锦衣卫协助,我也放心。”
陆明瑶端着茶杯,递到陆砚昭面前:“兄长,这是御花园新采的梅花茶,太后赏的,你尝尝。我在宫里会多留意刘瑾的动向,若他有异常,及时传信给你和知薇姐姐。”
沈知薇补充道:“我已让暗卫加强对刘瑾的监视,他若敢暗中搞小动作,定能及时发现。虎豹营的新火器研发也很顺利,水师样品和蓟州的短铳,都能按时完成。”
陆崇渊举起酒杯,对众人道:“今日既是家人团聚,也是庆祝昭儿升迁、苏州大捷。为父敬你们一杯,愿大明边疆与海疆安稳,咱们陆家,永远为大明尽心尽力!”
“干杯!” 众人举杯,杯中酒液荡漾,映着满室温馨。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桌上的水师短铳样品上,泛着冷光 —— 这不仅是新火器的样品,更是陆府守护家国的见证。
戌时?京城水师大营
戌时的京城水师大营,夜色渐浓。水师统领张平站在旗舰甲板上,看着士兵们试射虎豹营送来的水师短铳样品 —— 一名士兵举铳对准五十步外的木船,“砰” 的一声,弹丸穿透木船;紧接着,他拔出刺刀,刺向甲板上的草人,刺刀轻松刺穿草人胸膛。
“好!这新火器果然适合水师!” 张平兴奋地喊道,“有了它,咱们水师在海上对付倭寇,再也不用怕他们的弯刀了!”
陆砚昭站在一旁,笑着道:“张统领放心,三月前会送五十支样品来,四月我会亲自来水师,指导士兵们训练。等士兵们熟练掌握,再批量生产,让所有水师战船都配上新火器。”
张平点头,目光望向海面 —— 夜色中的海面平静无波,却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他知道,有了新火器,水师定能守护好大明的海疆,让倭寇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甲板上的铳声依旧响亮,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充满力量的赞歌。陆砚昭望着海面,心中满是坚定 —— 苏州大捷只是开始,接下来,他要让新火器遍布大明的边疆与海疆,让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域,都不受外敌侵犯。
夜色渐深,京城的灯火渐渐亮起,与水师大营的灯火遥相呼应。庆功宴的欢声笑语、兵工厂的敲打声、水师的铳声、陆府的温馨团聚,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大明安稳的画卷。陆砚昭与沈知薇知道,他们的使命还远未结束,但只要君臣同心、家人支持、军民协力,就没有守不住的家国,没有实现不了的强军梦。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