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68 章:改革初显与朝堂风云
正德二年秋末,京城仿佛被一层厚重的寒霜所覆盖,凛冽的秋风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刀子,肆意地刮过大街小巷,吹得行人裹紧衣衫,行色匆匆。然而,锦衣卫的驻地内却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已然初显成效,如同一颗茁壮成长的树苗,开始绽放出希望的新芽。
步入锦衣卫的训练场地,便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昂扬斗志。成员们身着崭新且坚固的飞鱼服,在萧瑟秋风中整齐列队,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大地的鼓点上,喊杀声震天,响彻云霄。新推行的训练体系犹如一座精心搭建的大厦,全面且细致地涵盖了各种实战技能的磨砺。模拟演练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场景,而是精心还原了如深入敌营、围剿悍匪、宫廷护卫等复杂多变的真实状况。成员们在这些逼真的演练中,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更在战术运用、团队协作以及应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他们宛如一群经过严格雕琢的利刃,正逐渐展现出无比的锋利与坚韧。
在情报收集领域,新构建的情报网络宛如一张无形却又无比庞大且细密的蜘蛛网,开始在京城乃至更广泛的区域内发挥出强大的效能。情报人员如同训练有素的蜘蛛,在这张网络中穿梭自如,信息如同蛛丝上的露珠,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且传递的速度犹如闪电般迅速,准确性更是令人惊叹。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还是达官贵人府邸中的隐秘密谈,亦或是潜藏在京城阴暗角落里的势力的一举一动,都被这张情报网敏锐地捕捉到,为锦衣卫的决策与行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
而考核评级制度的全面实施,就像是在锦衣卫这个大家庭中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源泉。它如同高悬的明灯,为每一位成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又似激昂的战鼓,激励着他们奋勇向前。成员们深知,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现,才能在这一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中脱颖而出,获得晋升与嘉奖。因此,整个锦衣卫内部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人人都以提升自身能力为目标,整个团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各类事务如潮水般涌来,令众人应接不暇。此时,虽然边境地区在明军的严密防守下保持着相对的平静,但地方上却并不安宁,一些小股匪患如同野草般时不时地冒头,在偏远的乡村和交通要道肆意横行,烧杀抢掠,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地方官员们头疼不已,纷纷上书朝廷,请求增派兵力剿匪。
而在赋税征收方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各地的赋税征收情况参差不齐,犹如一幅色彩斑驳的画卷。部分地区由于遭受严重的灾荒,田地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根本无力承担赋税,导致税收困难重重。然而,一些富户却为了一己私利,与当地官员相互勾结,想方设法偷税漏税,将本应上缴给朝廷的赋税据为己有。这种种乱象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同一个逐渐干瘪的钱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就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朱厚照向刘瑾等人交办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正德二年,南方数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严重水患,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毁了无数的房屋和田地,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遍野。当地官员呈递上来的救灾情况却含糊不清,遮遮掩掩,仿佛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朱厚照龙颜大怒,责令刘瑾牵头,会同户部、工部等相关衙门,务必全力负责监督南方水患的救灾工作。他言辞严厉地要求,必须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准确无误地发放到每一位受灾百姓手中,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让百姓们早日摆脱困境。
刘瑾领命后,表面上一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模样,连连磕头谢恩,口中高呼:“陛下放心,老奴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圣恩。” 然而,待他回到东厂,那副谄媚的面具瞬间摘下,脸上露出了狡黠且贪婪的笑容。他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党羽,在密室中商议起来。“此次皇上命我们监督救灾,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肥差啊。你们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想想办法,在救灾物资上动点手脚。既要让那些受灾的刁民对我们感恩戴德,觉得我们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又要让咱们自己也能狠狠地赚上一笔。” 刘瑾眯着眼睛,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财富在向他招手。
其党羽们纷纷点头称是,一个个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其中一人凑上前去,谄媚地说道:“公公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保证让公公满意。不过,咱们也得小心行事,那些御史言官平日里就对我们虎视眈眈,别让他们抓住了把柄,到时候在皇上面前参我们一本,那可就麻烦了。”
刘瑾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怕什么?只要咱们做得隐蔽些,那些御史言官能奈我何?况且,如今朝堂上有不少人都与我们穿一条裤子,他们就算发现了什么,也不敢轻易弹劾。咱们就放心大胆地干,错过了这次机会,可就没下次了。”
然而,他们的这番对话却被一名东厂的小太监无意间听到了。这名小太监平日里就对刘瑾等人的所作所为心怀不满,看到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心中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将此事告知陆砚昭。他深知陆砚昭为人正直,一心为朝廷和百姓着想,或许只有他能阻止刘瑾的恶行。
陆砚昭得知这个消息后,意识到这是一个有可能扳倒刘瑾的绝佳机会。但他深知刘瑾老奸巨猾,行事谨慎,背后又有庞大的势力支持,此事必须谨慎处理,稍有不慎,不仅无法揭露刘瑾的恶行,还可能打草惊蛇,让刘瑾提前防备,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陆砚昭立刻与王勇在一处隐蔽的地方商议对策。王勇听闻此事后,眉头紧紧皱起,一脸凝重地说道:“此事关系重大,非同小可。若贸然行事,恐怕会彻底激怒刘瑾,以他的性格,定会疯狂报复。但这确实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若能抓住刘瑾贪污救灾物资的铁证,定能在皇上面前重重地参他一本,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陆砚昭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先暗中挑选一批精明能干且忠诚可靠的锦衣卫,秘密前往南方。他们要密切关注救灾物资的采购、运输以及发放的每一个环节,务必收集到确凿无疑的证据。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人,不能让他们暴露身份。等证据确凿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向皇上奏明此事。在此期间,我们要保持低调,不能让刘瑾察觉到任何异样。”
王勇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就依你的办法。不过,此事一定要万分小心,刘瑾绝非善类,他肯定会处处提防。我们的人在南方行事要格外谨慎,不能有丝毫马虎。”
就这样,一场围绕着救灾物资的暗战在悄然无息中打响,而朝堂上的局势也因刘瑾的这一任务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充满了变数。锦衣卫在改革初显成效的同时,又将不可避免地卷入一场与东厂更为激烈、更为残酷的斗争之中,他们能否成功揭露刘瑾的罪行,为朝廷和百姓除去这一毒瘤,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