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66 章:圣意决断
正德二年的金銮殿,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朝堂上的争论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刘瑾及其党羽与支持锦衣卫改革的大臣们形成了鲜明对立的两派,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刘瑾自朱厚照登基这两年有余,凭借着狡黠的权谋手段与阿谀谄媚之能,在朝堂上下苦心经营,其势力如藤蔓般四处蔓延,已然盘根错节。他豢养了一批趋炎附势的官员,这些人在他的示意下,如同附和的群蚁,不断强调锦衣卫改革可能引发的混乱与风险,妄图以此来动摇朱厚照的决心,从而维系东厂长期以来对锦衣卫的压制,巩固自身权势。
然而,东厂平日里的所作所为,早已引得朝堂诸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东厂仗着皇帝的宠信,行事愈发肆无忌惮,不仅时常越权插手各衙门事务,干扰朝廷正常运转,还滥用职权,对异己进行打压迫害,搞得朝堂人心惶惶。众多官员虽心中愤懑,却因畏惧刘瑾势力,敢怒而不敢言。他们内心深处,无不期盼着锦衣卫能够崛起,打破东厂一家独大的局面,重塑朝廷的平衡与公正。
锦衣卫指挥使王勇,自朱厚照登基便挑起了锦衣卫的大梁。这两年多来,他可谓是如履薄冰,处处遭受东厂的排挤与打压。东厂时常在皇上面前诋毁锦衣卫办事不力,将锦衣卫的功劳据为己有,甚至公然干预锦衣卫的日常事务安排,使得锦衣卫在执行任务时处处受限。王勇心中的愤懑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只是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势力支持,只能默默忍耐,等待时机。
直到陆砚昭提出改革的构想,犹如一道曙光穿透层层阴霾,照进了王勇的心中,瞬间点燃了他改变现状的强烈信心。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摆脱东厂桎梏,重振锦衣卫昔日荣光的绝佳契机。从此,他与陆砚昭紧密合作,为改革计划出谋划策,全身心投入到筹备工作之中。
此刻,支持改革的阵营中,陆砚昭、王勇与内阁的李东阳、谢迁等人,正据理力争,详尽阐述改革对于锦衣卫乃至整个朝廷的重大意义。陆砚昭神情激昂,言辞恳切,他列举了一桩桩锦衣卫在现有模式下执行任务时遭遇困境的实例:某次,因情报传递的延误,致使锦衣卫错失了抓捕要犯的最佳时机,让重要罪犯得以逃脱,继续为非作歹;还有一回,在与一伙穷凶极恶的盗匪交锋时,锦衣卫因训练不足、装备落后,伤亡惨重,行动以失败告终。这些案例无不有力地证明了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听得众人神色凝重。
王勇则神色严肃,有条不紊地再次强调改革计划的周全性。他从人员调配的细致规划说起,根据锦衣卫成员的特长与能力,合理分配到各个改革后的部门与岗位,确保人尽其才;接着阐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从训练场地、物资到经费,都经过精心核算与安排,力求资源的高效利用。他还详细说明了改革的短期目标,如在三个月内初步建立新的训练体系框架,半年内优化情报收集流程等,以及长远规划,包括三年内全面提升锦衣卫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朝廷坚实可靠的支柱。每一个细节,每一步规划,都彰显出改革并非草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筹备的。
朱厚照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眉头紧紧皱起,宛如一座沉默的山峰。他认真倾听着双方的激烈争辩,目光冷峻而深邃,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仿佛要洞悉每一个人的内心想法。他深知刘瑾势力庞大,在朝中根基深厚,如果贸然强行推进改革,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朝廷内部陷入动荡混乱的深渊。然而,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明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局势,锦衣卫作为维护朝廷稳定的重要力量,其改革对于提升朝廷的掌控力、应对内外危机至关重要,是无法回避且刻不容缓的抉择。
沉默良久后,朱厚照缓缓抬起手,那只手仿佛承载着整个大明王朝的命运,向众人示意安静。刹那间,偌大的金銮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他的裁决。
朱厚照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深知改革之事,兹事体大,容不得丝毫马虎。锦衣卫作为朕之亲军,肩负着护卫朝廷、缉查奸佞的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局势波谲云诡,内外隐患并存,朕亦明白改革之必要。”
听到朱厚照此番言论,刘瑾心中猛地一紧,犹如被一把利刃抵住咽喉,脸上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不安。而陆砚昭、王勇等人则面露期待之色,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朱厚照继续说道:“但刘公公所言,亦有几分道理。改革之路充满艰险,需谨慎推行,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发混乱,动摇朝廷根基。朕意已决,锦衣卫改革一事,准奏。但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每一步改革举措,都需详细奏报于朕,确保改革过程平稳有序,万无一失。”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支持改革的大臣们面露喜色,他们数月来夜以继日的努力与筹备,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改革的大门就此缓缓打开。而刘瑾等人则面露不甘,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充满了愤懑与无奈,但皇命已下,他们纵然满心不情愿,也只能将不满深埋心底,不敢公然违抗。
陆砚昭赶忙出列,恭敬地抱拳行礼,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遵循陛下旨意,谨慎推行改革,确保万无一失。臣等愿殚精竭虑,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
朱厚照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信任与期许,说道:“陆卿家、王卿家,此次改革便交由你们二人主抓。务必与内阁密切配合,有任何问题,及时奏明。朕希望你们能够齐心协力,不负朕望。”
王勇也赶忙出列,挺直腰杆,神色坚毅,大声领命:“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臣等将全力以赴,推动改革顺利进行,让锦衣卫脱胎换骨,成为陛下手中锋利的宝剑。”
朱厚照扫视众人,目光如炬,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改革之路,必定荆棘满途,困难重重。但朕希望大家以朝廷大局为重,摒弃前嫌,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切不可因一己之私,阻碍改革进程,否则朕绝不轻饶。”
大臣们纷纷躬身行礼,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随着朱厚照的一声 “退朝”,这场关乎锦衣卫命运的朝堂激辩终于落下帷幕。然而,众人都清楚地明白,这仅仅是改革的开端,未来的道路依旧布满了荆棘与挑战,犹如一条充满未知的险途等待着他们去探索。而他们,将在朱厚照的带领下,怀揣着对朝廷的忠诚与对未来的期许,毅然踏上这条充满艰辛的改革之路。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