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80 章:帝疾沉重,密旨托孤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弘治皇帝的病情愈发沉重,犹如狂风中的残烛,摇曳欲熄。他时而清醒,眼神中透露出对江山社稷的深深忧虑;时而昏迷,在病榻上呓语,喃喃着家国之事。整个皇宫都被一层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所笼罩,太监宫女们走路都轻手轻脚,生怕惊扰到龙体欠安的皇帝。
朝堂之上,在陆砚昭的协助以及内阁大臣们的齐心配合下,朱厚照逐渐适应了监国的职责。每日早朝,他端坐于朝堂之上,虽年轻,却尽显沉稳与威严。各地呈上来的奏章堆积如山,从民生疾苦到边关防务,从官员弹劾到政策施行,事无巨细,都需他定夺。
朱厚照与内阁大臣们一同商讨应对之策,陆砚昭凭借在边境积累的经验和对局势的敏锐洞察,也时常在旁建言。在他们的努力下,朝堂各项事务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税收政策得以优化,赈济灾荒的物资及时发放,边关的防御部署进一步巩固,整个朝廷在艰难的局势下,勉强维持着稳定的运转。
然而,弘治皇帝的病情始终牵挂着众人的心。这一日,弘治皇帝在短暂的清醒后,强撑着病体,命人宣镇国公陆崇渊进宫。陆崇渊接到旨意后,立刻放下手中事务,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
踏入皇帝寝宫,陆崇渊看到昔日威严的弘治皇帝如今面容消瘦、气息微弱,心中不禁一阵悲戚。他快步走到榻前,跪地行礼:“陛下,老臣陆崇渊奉旨觐见。”
弘治皇帝微微睁开双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决然。他轻轻抬手,示意陆崇渊起身,声音微弱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镇国公,朕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了…… 这江山社稷,朕放心不下啊。”
陆崇渊眼眶泛红,哽咽着说道:“陛下洪福齐天,定能早日康复,带领我大明走向昌盛。”
弘治皇帝苦笑着摇摇头:“朕自己的身体朕清楚。如今,朕有一事要托付于你。” 说着,他挣扎着从枕旁拿出一份密旨,交到陆崇渊手中。
“镇国公,朕命你镇国公府掌京城全部兵马。若无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调动。朕深知陆家世代忠诚,朕希望你们能辅佐好太子朱厚照,保我大明江山稳固,百姓安康。”
陆崇渊双手颤抖着接过密旨,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份密旨所赋予的责任之重,这不仅是皇帝对陆家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陛下放心,陆家世代受皇恩,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老臣定当谨遵陛下旨意,率领陆家上下,全力辅佐太子殿下,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陆崇渊声泪俱下,跪地立下重誓。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缓缓说道:“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太子虽聪慧,但毕竟年轻,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还需你们多加扶持。”
“陛下,老臣明白。太子殿下心怀大志,仁厚聪慧,有陛下的教导和众人的辅佐,定能成为一代明君。老臣定会竭尽所能,为太子殿下排忧解难,铲除一切阻碍。” 陆崇渊坚定地说道。
弘治皇帝轻轻握住陆崇渊的手,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就好…… 那就好啊……” 说完,他缓缓闭上双眼,陷入了昏迷。
陆崇渊小心翼翼地将密旨收好,又在榻前默默守护了一会儿,才悄然退出寝宫。此时,他的心中满是忧虑与责任。他深知,从接过密旨的那一刻起,陆家便与大明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而接下来的日子,无论是对陆家,还是对整个大明王朝,都将是无比艰难的考验。
回到府中,陆崇渊神色凝重,脚步匆匆,一进府便大声唤道:“来人,速去将砚昭叫到书房!” 声音急切,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紧接着,他又冲着管家疾言厉色地吩咐:“立刻在书房外十丈处设岗,安排府中最得力的护卫把守,凡有靠近者,不听阻拦,格杀勿论!此事十万火急,片刻不得耽误!” 管家见陆崇渊如此严肃紧急,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匆匆去安排。
不多时,陆砚昭匆匆赶来书房。陆崇渊见他进来,迅速关上书房门,将皇帝召见的详情以及密旨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陆砚昭。陆砚昭听闻后,神色亦是一凛,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父子二人在书房中低声商讨许久,谋划着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肩负起皇帝托付的重任,辅佐朱厚照,守护好大明的江山。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朱厚照与内阁等人依旧在为朝廷的事务忙碌奔波着。朱厚照专注地审阅着各地呈递的奏章,时而与内阁大臣们激烈探讨,力求制定出最妥善的决策。他们一心扑在朝政之上,尚未得知皇帝与陆崇渊之间的这一番托付。
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在这皇帝重病、局势不明的艰难时刻,唯有同心协力,方能稳住朝堂的阵脚。他们期盼着皇帝能战胜病魔,重新执掌乾坤,带领大明走向繁荣。即便事与愿违,他们也决心全力辅佐朱厚照,顺利完成权力交接,引领大明王朝继续前行。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有条不紊的表象之下,一股潜藏的暗流正在缓缓涌动。各方势力在暗中窥探、权衡,试图在即将到来的权力更迭中谋取最大利益。一场围绕着皇位与朝堂主导权的风暴,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即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整个大明王朝。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