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柱拉回一麻袋钱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下溪村。
村民们彻夜未眠。
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猜测着。
“听说了吗?李铁柱拉回来四万多块钱!”
“我的乖乖,四万多是多少钱?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这下咱们可真要发了!加入了合作社,年底分红肯定少不了!”
“那可不!这都多亏了冒烟!咱们的小福娃,真是天上下凡的财神爷啊!”
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对未来财富的美好憧憬之中。
然而,作为财富漩涡中心的林家,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
当晚,林家的堂屋里灯火通明。
一家老小,包括被特许旁听的陈秀兰母子三人,全都正襟危坐。
桌子上没有摆着那堆成小山的钞票,那笔巨款已经被李铁柱和顾长山锁进了村委会的保险柜里。
但那股由金钱带来的冲击力,依然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林远山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周玉兰则坐立不安,一会儿搓搓手,一会儿又理理衣角,眼神时不时地瞟向林冒烟。
林建国和陈秀兰低着头,显得有些局促。
林小燕和陈浩、陈芳三个半大孩子也是一脸严肃,不敢出声。
打破沉默的,是林冒烟。
她从自己的小板凳上站起来,走到堂屋中央。
“爷爷,奶奶,爸,小姑,新妈妈。”
她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屋子里响起。
“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就是要商量一下,关于合作社赚到的这第一笔钱,我们家该拿多少,以及拿了之后该怎么用的问题。”
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根据之前成立合作社时定下的规矩,林家作为技术股和最大的资金股持有方,毫无疑问将是这次分红最大的赢家。
粗略估算一下,那四万多的总收入里,至少有一半,也就是两万多块将属于林家!
两万块!
这个数字,在1990年的华夏农村,足以让任何一个家庭疯狂。
“咳咳。”林远山清了清嗓子,把烟杆在桌上磕了磕。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冒烟说得对,这事儿,咱们得先在家里把调子定下来。”
他看向自己的老婆子。
“玉兰,你先说,你咋想的?”
周玉兰被点到名,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她看了一眼林冒烟,又看了看其他人,最后咬了咬牙,说出了心里话。
“我……我觉得,这钱既然是咱们家凭本事赚的,那就该咱们拿着。”
“咱们家以前穷成啥样了?现在好不容易翻身了,总得先把自家的日子过好。”
“我想着,拿了钱,先给建国和小燕扯几身新衣裳,他们都多大了,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还有小浩和小芳,也得买新衣服,买新书包。”
“剩下的钱,都存起来,以后给冒烟上学用,给小燕当嫁妆,给建国娶……给建国和小浩攒着。”
她说到一半,意识到陈秀兰在场,赶紧把“娶媳妇”三个字咽了回去。
她的话,代表了最朴素的农民思想。
赚钱了就该改善生活,就该为儿女的将来做打算。
林小燕听了,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她做梦都想有一件镇上百货商店里卖的“的确良”衬衫。
林建国却连连摆手。
“妈,我不要啥新衣服。我觉得……这钱,我们不能全拿着。”
他这个老实人,骨子里还是觉得赚这么多钱有点“受之有愧”。
“合作社是大家的,我们拿太多了村里人会有意见的。”
“我看,咱们就拿个七八千,剩下的都留在合作社,当公共积累继续扩大生产。”
他的话,让周玉兰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你个没出息的!凭啥呀?”
她嗓门一下子就高了。
“技术是咱们冒烟的,大棚是咱们家带头盖的,担的风险最大!凭啥有钱了要让出去?”
“你当是做慈善呢?”
眼看母子俩就要吵起来,林冒烟赶紧站了出来。
“奶奶,爸,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她先是肯定了双方的观点,缓和了气氛。
然后,她话锋一转。
“但是,我觉得你们想的都还不够远。”
她走到桌边,拿起一根烧火棍在地上画了一个圈。
“这是我们下溪村。”
然后,她又在圈外面画了一个更大的圈。
“这是红旗镇。”
最后,她画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圈。
“这是麓山县,甚至是云州市。”
她抬起头,看着一脸茫然的家人,认真地说道。
“我们现在,只是在下溪村这个小圈子里,赚到了第一笔钱。”
“如果我们把钱都分了,都花了,那我们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这个小圈子里。”
“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有更多的钱等着我们去赚。我们不能因为捡了地上的一个小金豆,就忘了前面还有一座大金山。”
她这番“圈圈理论”,说得通俗易懂,又极具哲理。
林远山听得眼前一亮,赞许地点了点头。
“冒烟,那你觉得,这钱该咋办?”他追问道。
林冒烟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我算过了,按照我们当初定的分配方案,这次分红,我们家大概能分到两万三千块左右。”
“我的建议是这两万三千块,我们一分不少全部拿到手!”
这话一出,周玉兰和林小燕的眼睛瞬间亮了。
林建国却急了:“冒烟,这……”
林冒烟对他摆了摆小手,示意他别急。
“但是!这钱拿到手之后,我们不能乱花。我们要把它分成三份来用。”
她伸出三根胖乎乎的手指。
“第一份,两千块。用来改善我们全家的生活。”
“给爷爷奶奶,爸爸小姑,新妈妈,哥哥姐姐,每个人都买两身新衣服!”
“家里的锅碗瓢盆,也都换成新的!过年的时候,我们还要买肉,买鱼,吃顿好的!”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周玉兰和林小燕的热烈拥护。
连一直沉默的陈秀兰母子,脸上也露出了感动的神色。
“第二份,三千块。作为家庭的备用金,由奶奶你来保管。”
“这笔钱,平时谁也不准动。只有在家里遇到急事,比如有人生病了,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才能拿出来用。”
这个提议考虑到了家庭风险,稳重而又周全,林远山和林建国都表示同意。
“那……那剩下的一万八千块呢?”周玉兰紧张地问道。
那可是最大的一笔钱。
林冒烟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剩下的一万八千块,就是我们家的第三份钱,也是最重要的一份钱!”
“我们要用这笔钱,来办一件全村,甚至是全镇都瞩目的大事!”
她故意卖了个关子。
“啥大事啊?”林小燕好奇地追问。
林冒烟挺起小胸膛,一字一顿地,用一种无比自豪的语气宣布道。
“我们要把家里的土坯房推倒,盖一栋全村第一座,也是最漂亮、最气派的两层小洋楼!”
“轰!”
这个决定,比刚才那两万多块钱的冲击力还要巨大。
盖楼!
盖两层的小洋楼!
这对于一辈子都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坯房里的林家人来说,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梦想。
“盖……盖楼?”
周玉兰的声音都在发抖。
“冒烟,你说的是真的?我们家……真的要盖楼了?”
“当然是真的!”林冒烟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们不光要盖,还要盖最好的!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们林家,靠着科学种田,日子过得有多红火!”
“这栋楼,不光是我们家的新房子,更是我们合作社的一个活广告!一个样板间!”
“它会告诉所有人,跟着我们合作社干,今天我们能盖楼,明天你们也能盖!”
她的话充满了煽动性,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
林建国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此刻也激动得满脸通红,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栋气派的小楼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的样子。
那是他作为一家之主,作为一个男人,最荣耀的时刻。
林远山猛地一拍大腿。
“好!就这么办!”
他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做出最终决定。
“就听冒烟的!开春!我们就动工盖楼!”
一场关于钱的家庭会议,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中,圆满结束。
林家这艘刚刚启航的家庭航船,在林冒烟这位小舵手的引领下,明确了方向,向着更广阔的海洋,乘风破浪而去。
喜欢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