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率领的援军,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摁进积雪,又如同一柄千钧重锤砸向朽木,以无可阻挡之势,悍然楔入了匈奴大军猝不及防的侧后方!
此刻的狼山战场,已彻底沦为人间炼狱。三面缓坡之上,人马尸体交错枕藉,层层叠叠,几乎铺满了每一寸土地。
粘稠的鲜血浸透了干燥的土壤,形成一片片暗红色的、泥泞不堪的血沼,踩上去发出令人牙酸的噗嗤声。空气中弥漫的浓重血腥味混合着内脏的腥臭、汗水的酸腐以及硝烟(来自燃烧的箭矢)的焦糊,形成一股足以让常人晕厥的死亡气息。
残存的朔方将士——骑兵与步兵早已不分彼此,甲胄破碎,兵刃卷口,他们背靠着最后残存的石垒、拒马,或者干脆就是以同袍尚未冰冷的尸体作为掩体,与如同潮水般不断涌上来的匈奴兵进行着最原始、最残酷的贴身肉搏。
每一次声嘶力竭的怒吼都伴随着利刃砍入骨肉的可怕闷响,每一次格挡碰撞都迸溅出刺眼的火星,每一息之间,都有身影在绝望的惨嚎中颓然倒地,将更多的温热血液泼洒在这片被死亡笼罩的土地上。
典韦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如同在即将倾覆的天平一端投下了一座山岳,瞬间打破了战场上脆弱的平衡!
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繁复的战术指挥,他自身,便是行走的战争堡垒,便是毁灭的化身!那双沉重无比的短铁戟在他手中,仿佛失去了重量,化作两道死亡旋风!
一名自恃勇力、嗷嗷叫嚣着冲上来的匈奴骁将,手持长矛直刺典韦面门,却被典韦左手铁戟随意一格,“铛”的一声巨响,长矛竟被硬生生砸弯!右手铁戟随之带着恶风横扫而过,“噗”的一声闷响,那骁将连人带马被砸得横飞出去,人马俱是骨骼尽碎,如同破布口袋般摔在数丈之外,再无声息!
三五名凶悍的匈奴骑兵见主将受戮,红着眼睛结成一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同时向典韦发起夹攻,弯刀闪烁着寒光劈落。典韦不退反进,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如同蛮古巨兽苏醒,双戟猛地一个势大力沉的“横扫千军”,
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咔嚓!”“噗嗤!”令人毛骨悚然的骨骼碎裂声和利刃入肉声几乎同时响起,那三名匈奴骑兵如同被巨木撞中,惨叫着倒飞出去,人在空中便已不成形状,鲜血内脏洒了一地!
“挡某家者,死无全尸!” 典韦双目赤红如血,心中唯有一个念头——杀到凌云身边!他如同彻底疯狂的洪荒凶兽,在敌阵之中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他所过之处,竟当真清出了一片触目惊心的真空地带,残肢断臂与碎裂的兵甲四处飞溅,匈奴骑兵但凡被卷入那死亡旋风般的双戟范围之内,非死即残,绝无幸理!
其展现出的凶威之盛,煞气之烈,竟让这些素以悍勇无畏着称的草原狼骑也为之心胆俱裂,面面相觑之下,竟无一人再敢上前直撄其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如同魔神般向前推进!
紧随其后的五百朔方援军,虽经长途奔袭,人人面带疲色,但眼见主将如此神威盖世,宛若天神下凡,胸中早已被压抑的怒火与战意瞬间被点燃至巅峰!
他们发出震天的怒吼,士气如虹,如同五百头被激发了血性的猛虎,紧跟着典韦那无敌的背影,如同决堤的洪流,狠狠冲击、撕扯着匈奴军已然动摇的侧后阵脚。这些生力军的加入,使得匈奴人承受的压力陡然倍增!
山巅之上,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凌云和张辽,几乎在典韦发起冲锋的瞬间,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稍纵即逝的绝佳战机。敌军后阵的混乱与恐慌,如同涟漪般迅速扩散至前沿。
“弟兄们!典韦将军已率援军杀到!胡虏阵脚已乱,随我杀下去,与援军汇合,内外夹击!” 凌云用沙哑的喉咙发出怒吼,手中长枪向前奋力一挥,率先从残破的工事后跃出!
张辽更是如同嗅到血腥味的头狼,咆哮着紧随其后。还能行动的三十余骑残存骑兵,以及那些浑身浴血、拄着兵刃才能站稳的步兵,此刻全都爆发出生命中最后的力量,如同决死的困兽,跟随着他们的主将,从山顶居高临下,向着陷入混乱的匈奴军发起了决绝的反冲锋!
一时间,整个狼山战场形成了一幅奇诡而壮烈的画面:战场中央,是仍在负隅顽抗但已被大幅削弱、士气急剧下跌的匈奴主力,他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南面侧后,是典韦如同无坚不摧的攻城槌般搅得天翻地覆的援军,所向披靡;
而山头上,是凌云、张辽率领残部发起的、如同困兽最后一搏的亡命反扑!三股力量交织碰撞,将匈奴大军彻底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死亡漩涡之中!
胜利的天平,伴随着典韦这记石破天惊的重击,开始不可逆转地、猛烈地向汉军一方倾斜!
匈奴人陷入了自交战以来最深重的混乱。前方,是那些如同附骨之疽、死战不退的朔方残兵,每一个都仿佛要从他们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侧后方,是那尊根本无法力敌的魔神以及他麾下如狼似虎的生力军,正在无情地屠戮他们的同伴,撕裂他们的阵型。号令无法有效传达,各部之间失去联系,许多基层的匈奴骑兵茫然四顾,有的还在凭着一股血勇拼命向前,有的则已经开始眼神闪烁,下意识地勒紧马缰,试图脱离这恐怖的绞肉场,寻找逃生之路。
左贤王于夫罗在忠心亲卫的拼死护卫下,驻马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望着眼前这如同地狱绘卷般的惨烈景象,望着那在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肆意收割生命的典韦魔影。
望着山头上那面尽管布满箭孔、沾染血污,却依旧在腥风血雨中顽强飘扬的、代表着凌云不屈意志的旗帜,一股混合着巨大挫败、无尽愤怒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惊惧,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脏。
他付出了超过五百名精锐骑士的惨重代价!眼看就能将这股屡次羞辱他、屠戮他部众的汉军彻底碾碎,将那个叫凌云的汉将头颅制成酒器!可就在这最后关头,一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援军,被那个如同怪物般的汉将彻底毁了!
他不甘心!他愤怒得几乎要将自己的牙齿咬碎,胸腔内气血翻涌,喉头甚至尝到了一丝腥甜!
然而,身为王者的理智(或者说,对麾下这支王庭精锐可能全军覆没的深深恐惧),最终如同冰水浇头,压过了熊熊燃烧的怒火与不甘。
“大王!不能再犹豫了!汉狗援军凶猛,儿郎们伤亡惨重,阵型已乱,士气已泄!再打下去,恐有……恐有倾覆之危啊!” 一名身披数创、鲜血染红半身甲胄的千夫长踉跄着冲到于夫罗马前,声音带着绝望的哭腔,嘶声力谏。
于夫罗死死攥着缰绳,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色,他充满怨毒的目光最后剜了一眼山上那个依旧在挥枪奋战的挺拔身影,仿佛要将此仇此恨刻入骨髓。最终,他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充满了无尽的屈辱与无奈:
“传令……撤军!”
“呜——呜呜——呜呜——” 三声短促、凄厉,再也不复往日嚣张气焰的牛角号声,如同垂死野兽的哀鸣,仓皇地响彻在战场上空。这是匈奴人撤退,或者说败逃的信号。
早已军心涣散的匈奴骑兵们,听到这梦寐以求的号角声,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再也顾不得什么荣耀、什么仇恨,纷纷拼命调转马头,用刀背、用皮鞭疯狂抽打着坐骑,如同炸窝的受惊野兔,丢盔弃甲,向着北方草原深处亡命奔逃。
他们丢下了代表部落荣誉的狼旗,丢下了在地上痛苦哀嚎、伸手求救的同袍伤员,甚至为了争夺逃路而相互推搡、践踏,只求能离身后那个血肉屠场、离那个魔神般的汉将越远越好。
“追!别放跑了于夫罗那老狗!” 张辽杀得浑身是血,战意正酣,眼见敌军溃败,热血上涌,就要集合身边残存的骑兵发起追击。
“文远!穷寇莫追!收拢部队,救治伤员!” 凌云及时用沙哑而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喝止了他。
凌云拄着长枪,目光扫过如同潮水般退去的匈奴败兵,又缓缓环视身边这些人人带伤、眼神中交织着狂喜与无尽疲惫的幸存弟兄,最后落在那遍布山坡、堆积如山的双方将士遗体上,他沉重地、缓缓地摇了摇头。胜利的代价,太过惨重了。
“清理战场,优先救治我们的人,统计伤亡。” 凌云下达了最后的命令,随即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脱力袭来,身体晃了晃,全靠手中那杆深深插入泥土的长枪支撑,才没有当场倒下。
此时,典韦也终于杀透敌阵,如同一座移动的血色铁塔,冲到凌云面前。
他看着凌云浑身浴血、甲胄破碎不堪、脸色苍白的模样,再看看周围这尸山血海的惨状,这向来流血不流泪的铁汉,眼眶竟忍不住一阵发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凌将军!某家……某家来迟了!让你和弟兄们受苦了!”
“不迟,典韦兄弟,你来得……正是时候。” 凌云抬起头,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劫后余生的、疲惫却真诚的笑容,伸手重重拍了拍典韦那覆盖着厚重札甲、同样沾满血污的坚实臂膀。
残阳如血,将其最后一道凄艳的光芒投射在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决定生死存亡的血战的狼山之上。
匈奴人带着无尽的屈辱与不甘仓皇退却,留下了满地的狼藉和超过五百具同伴的尸体(连同第一次进攻的损失)。而凌云麾下这支曾经意气风发的朔方精锐,经此一役,骑兵几乎被打残,十不存三,步兵亦损失惨重,伤亡过半。
但,他们终究是守住了!他们以寡敌众,硬生生击退了数倍于己的匈奴王庭精锐!他们用血肉和意志,赢得了这场代价惨重却意义非凡的胜利!
幸存下来的将士们,相互搀扶着,拄着残破的兵刃,默默地站立在这片被鲜血彻底浸透的山坡上。
他们望着敌人溃逃扬起的烟尘,没有人欢呼雀跃,只有一种深沉的、劫后余生的寂静,以及一种无法言喻的、用无数同袍生命换来的骄傲,在每一张布满血污和疲惫的脸上无声地流淌。
这沉默的骄傲,比任何欢呼都更加沉重,在苍凉暮色的笼罩下,随着呜咽的晚风,传向远方。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群美传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