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前哨站仿佛一个刚刚经历了信息海啸洗礼的幸存者,在短暂的死寂后,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疯狂。那十七秒的数据洪流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奇迹,反而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缓慢却深刻地改变着一切。
陈明博士强压下心中的惊悸与茫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那浩瀚数据中“可触及”部分的剥离和简化工作中。“深潜”分析组的技术人员们眼睛布满血丝,在冰冷的控制台前与天书般的数据搏斗,试图从那令人绝望的复杂性中,榨取出一丝能被理解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碎末”。
这个过程极其痛苦,如同要求一个只会加减法的孩童去理解黎曼几何。每一天都伴随着巨大的挫败感,服务器群持续超负荷运转,能源储备在科研耗能和维持基本生存之间艰难地平衡着,不断滑向危险的边缘。
然而,执拗的探索终究带来了回报,尽管微小,却意义非凡。
能源组率先取得了突破。他们放弃了复现那精妙能量图谱的妄想,转而采用一种近乎“暴力破解”的笨办法——在海量数据中寻找重复出现的基础频率“音符”,然后尝试用前哨站老旧的设备,以极度简化和失真为代价,模拟出其中最稳定、能耗最低的一个单一频率段。
当这个粗糙模仿出的、强度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特定频率波,被成功注入到水培单元的光照系统时,奇迹发生了。
不仅仅是能耗再次出现了微小的优化曲线。
那些在低温、低光照下一直半死不活的基因改良苔藓和藻类,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奇异的活力,生长速率肉眼可见地加快了!并非疯狂增殖,而是呈现出一种更健康、更稳定的生长态势,有效成分的合成效率也出现了显着提升!
“生命反应!它对生命系统有特异性影响!”生命组的科学家几乎把脸贴到了观察窗上,声音因激动而尖锐,“这个频率……它不像是在提供能量,更像是在……‘协调’或‘激发’细胞本身的活性!”
这是一个全新的方向!之前的能量研究都集中在“供给”上,而这次偶然的发现,似乎指向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关于能量与生命互动的方式!
几乎是同时,材料组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们受那段复杂结构模型中某个微小“节点”特征的启发,不再试图仿造整体,而是将这点特征抽象成一种数学上的拓扑优化算法,输入到前哨站仅存的一台3d金属打印机中,对某个关键连接部件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极其细微的重新设计。
打印出的新部件经过测试,其抗金属疲劳特性提升了惊人的百分之十五!而重量几乎没有增加!
“不是材料本身的突破,是结构!是效率!”材料工程师看着测试数据,手舞足蹈,“我们做不到它那种材料,但我们或许可以学会它那种‘思考’结构的方式!”
这两项进展,虽然依旧建立在极度简化和妥协的基础上,却像是黑暗隧道尽头突然亮起的两颗星星。它们证明了一点:即使无法理解“星之遗物”知识的全貌,即使只能笨拙地模仿其亿万分之一的皮毛,人类依然能够从中获益,能够实实在在地改善生存!
陈明立刻将这些发现,连同极度简化后的频率参数和结构算法,通过加密激光通讯,发送给地球的“龙穴”基地。这一次,他附带了一份简短却无比重要的说明:
“并非能量馈赠,而是知识数据。频率可协调生命活动,非直接供能。结构优化重于材料本身。可行性已初步验证,可尝试极端简化后应用。”
这份信息,如同一小袋经过精炼的救命粮,穿越地月之间的虚空,射向地球。
地球,“龙穴”基地。
李洁正在为镇压“断脊者”残余势力后的资源分配焦头烂额。全球各地的避难所都在告急,能源、食物、药品的短缺使得秩序随时可能再次崩坏。
当她收到来自“广寒宫”的最新通讯,解读出内容时,疲惫的双眼中骤然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她立刻意识到了这两项“微末”技术的巨大价值——它们不需要“星之遗物”持续供能,它们是人类可以自主掌握和应用的知识!尤其是在当前一切外部依赖都已断绝的情况下!
她没有任何犹豫。
“技术部门!立刻接收月球传输数据!优先解析频率波段和结构算法!”
“农业组!挑选一批最顽强的速生作物种子,尝试在最低光照和营养下,应用简化后的月球频率进行照射实验!”
“工程组!立刻检查各避难所关键应力节点的结构,应用简化后的优化算法,重新评估加固方案,优先处理最危险区段!”
命令被迅速执行。此刻的地球人类,早已被苦难磨砺得无比务实。任何一点可能改善生存的希望,都会被紧紧抓住。
数日后,初步反馈开始汇集。
某个深处地下、光照严重不足的农业模块中,应用了简化版月球频率照射的蘑菇和藻类,产量出现了百分之十的稳定提升!
某个位于地质不稳定区域的避难所,工程师们利用简化版优化算法,用库存的废旧金属对主支撑梁进行了局部加固,其承压能力测试显示提升了百分之十二,成功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坍塌事故!
消息像微弱的电流,迅速在残存的人类网络中传开。
没有盛大宣告,没有万众欢呼。但在一个个阴暗、寒冷、挣扎求存的避难所里,管理者们看着那一点点多出来的食物,工人们抚摸着那更加坚固的支架,眼中那近乎熄灭的希望之火,重新开始微弱地闪烁。
李洁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各地汇总来的、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积极报告,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在胸中的浊气。
她拿起通讯器,接通了月球的频道。
“陈明博士,‘广寒宫’的发现,意义重大。”她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温度,“你们在月球的工作,不是在探索虚无的历史,而是在为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争取实实在在的明天。请继续,无论多难。”
月球上,陈明听到李洁的话,看着控制室内依旧在疯狂运算的服务器和同事们疲惫却专注的脸庞,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依旧孤独,依旧渺小,面对的还是那片深不见底的数据海洋。
但他们知道,他们的每一次敲击,每一次演算,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可能在地球那片沉重的废墟上,激起一丝希望的涟漪。
这涟漪虽微,却足以让文明的火种,在寒风中,继续摇曳,不肯熄灭。
“星之遗物”依旧沉默地矗立,仿佛对它所引发的这一切毫不知情。但那回荡在月夜与地底之间的、由人类智慧转化的微小回响,或许正在以一种它无法理解的方式,悄然改变着某个微不足道文明的命运轨迹。
喜欢躯壳之缚:星海虫祖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躯壳之缚:星海虫祖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