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规划处的林晓宇主动找到李泽岚,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李副司长,您提到的‘设备升级要兼顾使用和维护’,正好戳中了我们当前的痛点。我们正在完善全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案,之前确实更多关注了设备配置的‘有没有’,却忽略了后续的‘用不用得好’和‘能不能长久用’。您能不能多给我们提提具体建议?比如不同地区的设备配置怎么差异化,培训和维护机制该怎么设计?”
林晓宇说话时,双手轻轻交握在身前,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她身上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棉质衬衫,袖口挽起,露出纤细白皙的手腕,透着一股青涩却认真的劲头。李泽岚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干部,想起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心中生出几分亲切感,笑着点头:“没问题,咱们一起探讨。其实基层的需求很实在,山区村卫生室可能更需要便携式急救设备、常用慢性病药品储存设施,而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可能需要更完善的诊疗设备和公共卫生服务设施。”
他拉过一把椅子,让林晓宇坐下,随手拿起桌上的纸笔,一边画一边说:“比如设备配置,我们可以按‘基础包+补充包’来设计。基础包是所有村卫生室必备的,像血压计、血糖仪、急救箱这些;补充包则根据地区特点、服务人口、疾病谱来配置,山区加配便携式b超机,流感高发地区加配雾化器。至于培训,不能搞‘一刀切’的集中培训,偏远地区村医不方便外出,就可以搞线上培训+乡镇卫生院手把手带教;维护方面,要把维护资金纳入项目预算,和设备供应商签订维护协议,明确维护周期和责任,避免设备坏了没人管。”
林晓宇听得十分认真,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时不时抬头提问:“李副司长,那线上培训的内容怎么设计才能让村医真正学会?有些年纪大的村医可能不太会用智能手机。”“这个问题提得好。”李泽岚赞许地点点头,“线上培训可以做短视频教程,步骤简单明了,还可以让乡镇卫生院的骨干医生做线上答疑;对于年纪大的村医,就由乡镇卫生院组织线下集中培训,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为止。”
两人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林晓宇脸上的腼腆渐渐褪去,眼神越来越亮,临走时她郑重地说:“李副司长,您的建议太实用了,我回去就和周处长汇报,把这些想法融入到方案里。以后有不懂的地方,还得经常向您请教。”“随时欢迎,咱们一起把方案做得更完善,让政策落地后能真正帮到基层。”李泽岚笑着回应。
接下来的几天,李泽岚的工作节奏愈发紧凑。除了深入学习业务知识、与各处室对接工作,他还开始筹备即将召开的全国基层医疗保障座谈会。为了让发言更有针对性,他不仅研读了各地上报的材料,还特意联系了几位曾经在基层医疗一线工作过的老同事,了解他们的实际感受和诉求。
期间,秦飞司长也多次找李泽岚沟通工作。一次下午下班前,秦飞敲开了李泽岚办公室的门,手里端着一个紫砂茶杯,热气袅袅。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缓缓开口:“泽岚,这几天观察下来,你适应得很快,和同事们的沟通也很顺畅,不错。”
秦飞的声音比平时更温和了些,眼角的细纹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他转过身,看着李泽岚:“农村卫生工作是块硬骨头,尤其是村医队伍建设和设备升级,涉及面广、利益协调复杂。你有基层经验,这是你的优势,但也要注意,部委工作和地方工作不一样,不能光靠‘冲劲’,还要讲究‘策略’。比如跨部门协调,财务司、发改司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和侧重点,要学会换位思考,找到共赢的切入点。”
他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年轻时也在基层待过,知道基层的难处,也知道政策落地的不易。你牵头的这两个专项工作,我会全力支持你,但也希望你能沉下心来,多调研、多倾听,不要急于求成。政策制定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要让基层干部认可,让农村群众受益。”
秦飞的话语重心长,没有居高临下的命令,更像是一位前辈的谆谆教诲。李泽岚认真倾听着,心中十分感动:“谢谢秦司长的提醒,我记住了。以后工作中遇到问题,还得请您多指点。”“放心,咱们是一个团队,有事一起扛。”秦飞拍拍他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物传递过来,让李泽岚心中倍感踏实。
周五上午的部里季度工作推进会上,李泽岚第一次见到了更多部领导和其他司局的负责人。会议由副部长主持,这位副部长约莫六十岁,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说话时语气沉稳,逻辑清晰,对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了然于胸。会上,各司局负责人汇报了季度工作进展,李泽岚认真记录着关键信息,尤其是与农村卫生相关的内容。
会议间隙,一位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中年男人走到李泽岚身边,主动伸出手:“你就是李泽岚同志吧?我是医政医管局的王建军,早就听说你从基层调来了,你的基层经验很宝贵啊!”王建军约莫五十岁,身高一米七左右,穿着一件灰色的西装,肚子微微隆起,说话时声音洪亮,透着一股爽朗的气质。
“王局长,您好!以后还请您多指教。”李泽岚连忙起身握手。“不用客气,咱们都是为了医疗卫生事业,以后多交流。”王建军笑着说,“农村卫生是医改的重中之重,你们农村卫生管理司责任重大,尤其是村医队伍建设,和我们医政医管局的很多工作都有关联,以后咱们要多联动,形成合力。”
随后,药品监督管理司的李娜也走了过来。李娜四十多岁,身材高挑,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妆容精致,眼神锐利,透着一股职业女性的干练。“李副司长,欢迎加入。”她伸出手,握手力度适中,“农村药品供应保障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农村地区药品配送不及时、常用药短缺,这和你们的基层医疗设备升级、村医队伍建设都息息相关,以后可以一起研究解决方案。”
李泽岚一一回应,与各位司局负责人交流着工作思路。他发现,部委的工作虽然分工明确,但关联性极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各个司局的协同配合,这也让他更加意识到跨部门沟通协调的重要性。
会议结束后,李泽岚回到办公室,刚坐下不久,保障处处长吴敏就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李副司长,这是我们整理的全国村医待遇保障现状分析报告,里面详细统计了各地的村医收入水平、补助政策、养老保障等情况,还有一些典型案例,您先看看,对您牵头的村医队伍建设工作应该有帮助。”
吴敏说话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着专业与严谨。她将文件放在李泽岚办公桌上,又补充道:“从报告中能看出,村医待遇保障的核心问题是区域差异大、保障机制不健全。有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了‘村医乡聘、乡管村用’的模式,效果不错,您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李泽岚接过报告,认真翻阅起来。报告做得十分细致,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展示了全国村医待遇的现状,还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思路。“这份报告做得很扎实,辛苦你们了。”李泽岚抬头对吴敏说,“我看完后,咱们再一起开会讨论,结合各地的经验,制定具体的推进方案。”
“好的,李副司长。”吴敏点点头,转身离开时,脚步沉稳而有力。
接下来的几天,李泽岚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村医队伍建设和基层医疗设备升级两个专项工作上。他召集规划处、保障处、项目处的相关同事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会上,项目处副处长孙浩汇报了基层医疗设备升级项目的前期筹备情况:“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国村卫生室设备现状的摸底调查,初步拟定了设备配置清单和采购方案。但在与地方沟通时,有些地方反映采购流程太长,希望能简化审批手续;还有些地方担心资金不到位,影响项目推进。”
孙浩说话时,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他年轻有干劲,总想尽快把工作推进下去,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不少阻碍。李泽岚耐心倾听着,时不时打断他,询问具体情况:“采购流程具体哪个环节最耗时?资金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是哪些省份,是财政压力大还是资金拨付流程有问题?”
孙浩一一解答,李泽岚认真记录着,随后说道:“采购流程的问题,我们可以和财务司、采购中心沟通,看看能不能针对基层医疗设备采购开辟绿色通道;资金的问题,一方面要向部里申请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倾斜,另一方面要督促地方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孙浩,你负责整理具体的问题清单和诉求,我来牵头和相关部门沟通。”
“好的,李副司长!”孙浩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连忙点头答应。
保障处的吴敏则汇报了村医队伍建设的相关情况:“我们调研发现,村医队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年龄结构老化,近三分之一的村医超过60岁,年轻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二是专业能力不足,很多村医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满足农村群众的医疗需求;三是养老保障不完善,部分村医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后顾之忧没有解决。”
吴敏说话时,语气沉稳而坚定,她拿出各地的调研数据和典型案例,让大家对村医队伍的现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设想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村医招聘和培养机制,与医学院校合作,定向培养农村医疗人才;二是加强村医培训,建立常态化的培训体系,提升专业能力;三是健全村医待遇保障和养老机制,提高补助标准,完善养老保险政策。”
李泽岚听完后,点头表示认可:“思路很清晰,关键是要落地。定向培养方面,要和教育司、人社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比如学费减免、就业补贴等,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到农村当村医;培训方面,要结合村医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不能搞形式主义;待遇保障方面,要推动各地落实补助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助增长机制,让村医收入有保障、养老有着落。”
座谈会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李泽岚一边倾听,一边梳理思路,心中对两个专项工作的推进路径越来越清晰。他发现,部委的同事们虽然大多没有基层工作经历,但专业能力强、思路开阔,只要把基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传递给他们,就能碰撞出很多好的思路和办法。
期间,秦飞司长也抽空参加了座谈会,他坐在会议室的角落,认真倾听着大家的发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大家深入思考。轮到李泽岚总结发言时,秦飞点点头,眼神中透着鼓励。李泽岚详细阐述了两个专项工作的推进计划和时间节点,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秦飞听完后,站起身说道:“泽岚同志的思路很清晰,计划也很具体,体现了基层经验和宏观视野的结合。村医队伍建设和基层医疗设备升级是咱们司今年的重点工作,也是关系到亿万农村群众健康的民生工程。希望大家按照既定计划,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把工作抓实抓好。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我会全力支持大家的工作。”
秦飞说话时,语气沉稳有力,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他的话语像一颗定心丸,让在场的同事们更加坚定了信心。
不知不觉,李泽岚到卫生部工作已经半个月了。这半个月里,他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适应,从对业务的一知半解到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路,他在快速成长着。他不仅熟悉了农村卫生管理司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范围,还与司里的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信任。
这天晚上,李泽岚加完班,走出卫生部大楼时,夜色已经降临。京城的夜晚灯火璀璨,车流如织,高楼大厦的灯光倒映在街道上,形成一片流光溢彩的景象。他沿着街道慢慢走着,晚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他想起这半个月来的经历,想起秦飞司长的谆谆教诲,想起同事们的热情帮助,想起那些在文件中看到的农村群众的急难愁盼,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未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坚守“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初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农村卫生管理的岗位上,为亿万农民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到地铁站口,李泽岚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卫生部大楼。那座庄严肃穆的大楼,像一座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地铁站,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从窑洞到省府》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从窑洞到省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