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会展中心五号馆。
上午九点,距离“远航科技新品发布会”正式开始还有三十分钟,可容纳千人的主会场已经座无虚席。闪光灯如同夏夜的萤火,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舞台中央那块巨大的黑色幕布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期待、好奇与怀疑的燥热气息。
台下,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坐着几位面孔严肃的财经媒体主编和科技专栏作家。他们旁边的,是来自三大运营商的高管,以及一些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更靠后的区域,则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码爱好者、经销商代表,以及扛着长枪短炮的自由摄影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块尚未揭开的幕布上。
后台准备室里,萧远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整理着自己深灰色西装的领口。镜中的人,眉眼间褪去了几年前的青涩,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沉稳,但紧握的拳头还是暴露了他此刻的紧张。
“紧张什么?”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赵启年端着一杯温水走过来,脸上带着技术宅特有的、混合着兴奋与忐忑的表情,“我们的产品,不怕任何审视。”
“我不是紧张产品。”萧远接过水杯,喝了一小口,“我是紧张,我们可能就此掀开一张所有人都想捂住的黑布。”
赵启年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让它被掀开好了。鸿蒙系统,本就不该诞生在实验室里。”
发布会准时开始。
聚光灯亮起,萧远走上舞台。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朝舞台侧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大幕缓缓拉开,舞台中央,数十台造型简约流畅、通体黑色的手机静静陈列,宛如一件件艺术品。它们的屏幕上,统一显示着一个水墨风格的太极图案——那是鸿蒙系统的Logo。
“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萧远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沉稳而有力,“今天,远航科技要发布的,不是一款手机。我们发布的,是一个全新的移动终端生态,它的名字,叫做‘鸿蒙’。”
台下响起一片压抑的骚动。
萧远没有理会,继续说道:“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国内数百名顶尖的工程师,放弃了一切捷径,从最底层的指令集开始,构建了这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不是一个基于Android或者ioS的二次开发系统。它是一个,为未来而生的系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
“什么叫为未来而生?”他自问自答,“它意味着更少的硬件依赖,更强的安全性能,以及……一个真正开放的,能让所有开发者共享的生态平台。”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赵启年走上台,用ppt详细演示了鸿蒙系统的架构、核心优势以及“启明一号”手机的硬件参数。当他说到“我们解决了安卓系统长久以来的碎片化问题和ioS系统的封闭性问题”时,台下几位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高管脸色明显变得难看起来。
提问环节,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萧总,我是《财经周刊》的记者。请问,‘鸿蒙’系统宣称完全自主研发,这是否意味着你们将彻底放弃与谷歌的合作?这对你们的海外市场拓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男记者率先发难。
萧远微微一笑:“我们从未说过要放弃合作。但一家伟大的公司,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护城河。鸿蒙的诞生,是为了给用户多一个选择,也为整个产业的未来,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至于海外市场,我相信,技术的价值,最终会被市场认可。”
“我是《科技前沿》的记者。”另一位女记者举手,“有业内人士指出,鸿蒙系统的生态建设将极其困难。没有足够多的应用开发者,再好的系统也只是空中楼阁。请问远航打算如何说服开发者们放弃成熟的安卓和ioS平台,转投到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生态中来?”
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赵启年接过话筒,冷静地回答:“我们不打算‘说服’。我们只提供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第一,我们为开发者提供目前行业内最高的分成比例,达到惊人的七成。第二,我们开放最底层的系统接口,给予开发者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背靠远航集团的数百亿资金支持,我们愿意投入一切资源,与开发者共同成长,共同定义这个生态。我们不是在请求他们加入,我们是在邀请他们,一起创造历史。”
一番话,掷地有声。
发布会结束后,按照惯例是媒体专访环节。萧远和赵启年被记者们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萧总,外界有评论说,你们这是在‘画饼’,是在进行一场不计成本的豪赌。您对此怎么看?”
“豪赌?”萧远环视着周围一张张写满质疑的脸,忽然笑了,“一百多年前,当莱特兄弟第一次驾驶飞机飞上天空时,也有人觉得那是在画饼。我们今天所做的,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触碰一个属于中国的科技未来。成与不成,历史会有答案。我只知道,不做,就永远不会有答案。”
他的回答,被迅速记录下来,标题化为《萧远:鸿蒙系统,一场属于中国的科技豪赌》。
当晚,发布会的消息如同病毒般引爆了整个互联网和媒体圈。
第二天,铺天盖地的报道接踵而至。
财经媒体分成两派。《中国证券报》的头版标题是《远航科技吹响科技独立号角,鸿蒙系统有望打破国外垄断》,盛赞其勇气和战略眼光。而《21世纪经济报道》则发表深度分析文章《鸿蒙的野望与困局:生态系统建设是最大挑战》,文中引用了多位分析师的观点,认为鸿蒙的成功几率不超过三成,其最大的敌人不是技术,而是整个由苹果和谷歌构建的成熟生态。
科技媒体则更加直接。《少数派》杂志的评测预告写道:“‘启明一号’上手体验:惊艳的设计,未知的未来。”而着名的数码论坛“机锋网”上,已经分成了“鸿蒙粉”和“鸿蒙黑”两大阵营,争吵不休。
更让萧远始料未及的,是一些境外媒体的反应。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中国科技民族主义的又一次体现”,并暗示这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全球科技冷战。韩国的《朝鲜日报》则直接采访了三星电子的高管,对方表示“对一家中国公司的不自量力感到可笑”。
一夜之间,萧远和远航科技,从一个低调的科技新贵,变成了舆论的风暴中心。他们被顶在最前线,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质疑甚至是敌意。
萧远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新闻,眉头紧锁。
系统面板在他眼前展开,一行行数据流快速滚动:
【公共关系风险指数:78(高)】
【媒体情绪分析:负面占比62%,中性占比25%,正面占比13%】
【关键意见领袖(KoL)态度:科技圈普遍看好其技术,财经圈普遍担忧其商业化前景,普通用户持观望态度。】
他知道,这场媒体的围攻,仅仅是个开始。
真正的战争,不是在发布会上,也不是在报纸的标题上。
而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里,当开发者们犹豫是否要为鸿蒙开发应用时;当消费者们犹豫是否要购买一部没有微信、没有王者荣耀的手机时;当苹果和三星开始动用他们盘根错节的供应链和渠道体系进行打压时——那才是鸿蒙系统,真正要面对的,生死存亡的考验。
而他,萧远,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关掉电脑,拿起桌上的手机,拨通了赵启年的电话。
“启年,通知下去。”萧远的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启动‘燎原计划’。我们要在一个月内,签下至少一百个核心开发者。不惜一切代价。”
喜欢系统首富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系统首富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