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邹风便带着林木离开了玄铁门。
离城前,邹风以东域清河郡邹家名义,对外放出话去,水灵石之事已由邹家接管,玄铁门受其庇护。
此言一出,洛阳江湖所有觊觎之心瞬间消散无踪,无人敢再打玄铁门的主意。
马车驶出洛阳城,向着遥远未知的目的地前行。
林木坐在车内,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
从石洼村到青石镇,从青沙帮到玄铁门,如今又要前往那虚无缥缈的修仙宗门。命运之奇,莫过于此。
这一去,山高路远,仙凡两隔。修行无岁月,或许一次闭关便是凡人数载光阴,此次分别,再见父母亲人,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一股强烈的不舍与酸楚涌上心头,他用力握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转向正懒洋洋倚座在软垫上的邹风,语气带着恳切:“邹仙师,此去前程未卜,不知何时方能再归……小子斗胆,恳请仙师允我回乡一日,与家人道别。”
邹风闻言,抬眼看了看他:“重情义,是好事。修仙并非绝情寡义,只是需知缘分有时,莫要因此牵绊道心。速去速回,我们时间不算太宽裕。”
“多谢仙师!”林木感激道。
马车改道,疾驰向石洼村。再见家人,自是另一番感慨万千。林父林母见儿子归来,身边还跟着一位气度非凡、宛如仙人般的少年,又惊又喜。
林木只简略说遇了贵人,要远行学艺,归期未定。
他将自己仅剩的银钱都留在了家中,又取出百草堂换的“固本培元丹”。仔细嘱咐父母兄长,此丹珍贵,每次只可取十分之一化水服用,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他没有多说修仙之事,怕给家人带来灾祸,只将深深的眷恋埋藏心底。
告别时,林丫扯着他的衣角,大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林木摸了摸她的头,最终咬牙转身,登上马车,不再回头。
马车重新驶上官道,向着东南方向疾行。
路上,邹风心情颇佳,便开始提点林木一些修仙界的常识。
“既入此门,这些基础东西需得知晓。”邹风翘着腿,懒洋洋地道:“修仙之途,逆天而行,夺天地造化,求长生不朽。其境界划分,自古相传。你现在所处的,便是最初之境,炼气期。此境界共分十三层,旨在引气入体,打通周身经脉,凝练灵力,为大道之基。”
“炼气之后,便是筑基。成功筑基,才算真正踏上仙路,寿元可达两百载,灵力化液,神通初显。筑基之后,是金丹大道。凝丹成功,享寿五百,可谓一方老祖,金丹不灭,神魂永固。”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眼中也闪过一丝向往:“金丹之上,便是元婴天堑。碎丹成婴,破茧化蝶,元婴修士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瞬息千里,寿元千载起步。至于元婴之上的化神……那等境界,距我等太过遥远,皆是虚无缥缈的存在了。”
林木听得心神摇曳,原来炼气之上,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自己昔日以为玄妙无比的《清灵诀》,竟只是这通天大道最初、最小的一步。
“哦,对了,”邹风像是才想起,补充道,“本少爷是炼气六层,比你高那么一点点。”语气中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并不惹人厌的小小炫耀。
接着,邹风又大致讲解了修仙界的概况:宗门林立,家族盘踞,资源争夺残酷远超世俗;功法、丹药、法器、符箓、阵法,皆是修士安身立命、与人争锋的根本。
林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以往许多修炼上的迷雾和不解之处,渐渐有了模糊的答案。
他体内炼气四层的灵力,在邹风看来虽粗糙,却也比寻常刚入门的弟子雄厚不少。
那本意外得来的《踏尘篇》,方知竟是一门颇为玄妙的基础步法,疑似某位修仙者流传于世的残篇,正好适合他现在使用。
路上,邹风兴致来了,甚至开始传授一些基础的灵力运用技巧。
“灵力非是死物,要如臂使指。”他说着,伸出食指,对着小几上的一颗野果轻轻一勾。那野果便晃晃悠悠地飞起,落入他手中。
“隔空取物”,无非是以自身灵力微微牵引物体周遭之气,初时需凝神专注,熟练后意念一动即可。”
他又掐了个简单的诀,指尖“噗”地一声冒出一簇橘红色的小火苗,车厢内温度略微升高。
“这是最基础的火球术,灵力于特定经脉流转,观想灼热之意,外放即成。你灵力已够,可自行尝试,小心别烧了马车。”
林木依言尝试,起初笨拙,不是无法引动野果,就是火苗一闪即灭。但他心性沉稳,悟性本就不差,加之邹风偶尔漫不经心却一针见血的指点,很快便能勉强将野果摄到手中,指尖也能稳定地冒出一小团火苗了。
这种掌控超凡力量的感觉,让他深深着迷。
马车一路向南,窗外景色逐渐从北方的开阔平原变为丘陵起伏。林木怀揣着《百草初鉴》和那两块仅剩的水灵石,眼神愈发坚定澄澈。
仙凡殊途,自此而始。
喜欢阵道入仙途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阵道入仙途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