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破庙的门轴吱呀一声被推开,晨露顺着檐角滴落,在泥地上砸出小小的湿痕。吴氏和几个村里的大婶已经支起了简易的灶台,陶罐里的杂粮粥咕嘟冒泡,混着野菜的清香在空地上弥漫开来。
“呼——哈!”
庙外的空地上,早已响起了整齐的呼喝声。沐熙正指导陈松他们练拳。她的动作利落干脆,划过空气带起风声,每一下都稳准有力。“下盘再沉些,出拳要快,别拖泥带水!”
不远处,昨晚刚取了新名字的孩子们也没闲着。正按照沐熙的嘱咐,和沐颜甜甜一起扎马步。小家伙们腿抖得像筛糠,额头上渗着细汗,却没一个敢吭声。沐风作为老大,硬是咬着牙挺直了背,还不忘用眼神鼓励身后的弟妹。
“好了,先歇会儿。” 沐熙看了眼天色,收了势,“吃过早饭就得赶路,都抓紧时间。”
杂粮粥就着粗粮饼子,简单的早饭吃得飞快。收拾好行囊,二十多号人、三辆牛车再次启程。车轱辘碾过土路,发出单调的声响,队伍前后都有人手持刀棍戒备着——这乱世里,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一路向南,逃荒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到沐熙他们的牛车和车上隐约露出的粮袋时,浑浊的眼睛里瞬间燃起贪婪的光。但当目光扫过陈松等人的武器,又都讪讪地收回了视线,只敢远远跟着,不敢靠近。
沐熙始终让队伍保持着紧凑的阵型,偶尔遇到实在可怜的老人孩子,便让吴氏分些杂粮过去,不多,却也能让对方多撑一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队伍正准备找处背风的山坳扎营,前方却传来一阵喧哗。两辆装饰还算齐整的马车横在路中央,车旁围着几个仆役打扮的人,一个个急得满头大汗。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小姑娘正抱着一个男人的胳膊哭喊,男人也一脸焦灼,不停地搓着手。
“怎么回事?” 沐熙示意队伍停下,自己上前几步问道。
小姑娘抬起头,脸上挂满泪痕,看到沐熙一行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扑通就跪了下来:“姑娘!求求你们救救我娘!她……她要生了!”
男人也连忙上前作揖,声音发颤:“我们要去荔城,路上颠簸得厉害,内子她……她提前发动了,这荒山野岭的,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沐熙探头往车厢里看了一眼,隐约能看到一个妇人蜷缩在里面,痛苦的呻吟声断断续续传出来。她转身回到村民中,把情况一说,村里的张婆婆立刻站了出来:“我以前是稳婆,村里好多孩子都是我接生的,让于大夫跟我去看看。” 须发花白的于大夫也点点头,背上了药箱。
“你,去烧热水,越多越好。” 沐熙看向那户人家的婢女,又指了指车厢旁的一个木箱,“剪刀找出来,用沸水烫过。”
婢女连忙应着去了。张婆婆撩开车帘钻进去,没过多久就探出头来,脸色凝重:“情况不太好,孩子胎位有点偏,得赶紧想法子!”
于大夫闻言,立刻询问那户人家的管家是否有药,管家立马拿出了药箱,于大夫在里面翻出当归、益母草等几味药材,嘱咐人找陶罐去熬。“先煎着补气,能让产妇多些力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车厢里的呻吟声越来越微弱,外面的人都揪着心。沐熙让村民们先去扎营、生火,自己则守在车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陈松几个年轻人也没闲着,劈柴、挖野菜,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大约一个时辰后,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突然划破了暮色,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又过了片刻,张婆婆抱着一个红布包裹的襁褓走出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笑意:“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夫人脱力了,一会儿把药吃了让她休息一会儿。”
男人和小姑娘连忙上前,看着襁褓里皱巴巴的小脸,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喜极而泣。
沐熙正准备回到村民扎营的地方,那男人快步追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张银票,身后的管家还提着几个食盒。“姑娘请留步!”
他将银票递过来,语气诚恳:“在下杨瑾年,是要去荔城赴任的。今日若非姑娘和乡亲们出手相助,内子和小儿恐怕……这份恩情,杨某没齿难忘。这点心意,请务必收下。” 他又指了指食盒,“里面是些干粮和肉脯,不成敬意。”
沐熙看了眼银票上的数额,眉头微蹙,没接:“举手之劳,杨先生不必如此。”
“姑娘若是不收,就是嫌杨某的谢礼太轻了。” 杨瑾年坚持把银票塞过来,又补充道,“内子刚生产,身子虚弱,这荒郊野外的,我实在放心不下。不知姑娘一行是否也往荔城去?若是方便,能否与我们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沐熙拿着银票回到队伍里,把杨瑾年的提议说了说,又将银票交给陈德保管。村民们商量了几句,都觉得结伴同行更安全,尤其是对方看起来不像恶人,还能多个照应。
“那就一起走吧。” 沐熙对杨瑾年点了点头。杨瑾年听后心里松了一口气,连连道谢。
夜色渐浓,两拨人合在一处,燃起的篝火比刚才更旺了。孩子们围着篝火嬉笑,大人们则在一旁低声交谈。沐熙望着跳动的火苗,心里盘算着前路。荔城……或许到了那里,能找到更安稳的落脚点。她看了眼不远处已经睡熟的孩子们,又看了看正在给产妇熬粥的吴氏,嘴角悄悄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这条路,似乎正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
喜欢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