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末日时钟”的阴影笼罩全球,但人类寻求技术突破以逃离“黑暗森林”的脚步并未停止。“萤火虫计划”旨在隐藏,而另一项更为激进的技术——“曲率航行”(基于晶簇族理论)——则被视为实现星际远遁、分散文明火种的终极希望。代号“逐风者”的曲率引擎试验飞船,在此背景下肩负着全人类的期待,开始了它的首次载人实验航行。
一、 希望的航程
任务目标:“逐风者”号将在远离地球的预定空域,启动曲率引擎,制造一个微小的时空泡,实现短距离的瞬间位移。整个过程设计持续时间仅为0.3秒,位移距离约10万公里(地月距离的四分之一)。
船员:由经验丰富的指令长张海洋、理论物理学家艾琳娜·陈(陈博士,林夏团队的成员)和工程师马克·拉塞尔组成的三人精英小组。
全球瞩目:此次实验通过深空网络向全球直播,象征着人类在绝境中寻求生机的勇气。飞船在万众期待中,于预定坐标成功激活了曲率引擎。
二、 惊悚的“回归”
瞬间消失:引擎启动的瞬间,监控画面中的“逐风者”号并非如预想般瞬间移动到目标点,而是像被橡皮擦掉一样,从所有传感器(可见光、雷达、引力波、量子感应)上彻底消失。
搜索与绝望:地球指挥中心陷入一片死寂,随后是长达47小时的疯狂搜索。没有任何残骸,没有能量爆发痕迹,仿佛它从未存在过。全球舆论从希望巅峰跌入绝望谷底,认为实验失败,船员英勇殉职,“曲率航行”被宣判为不可能实现的危险幻梦。
突兀现身:就在官方准备发布讣告时,一艘飞船突然出现在原消失点附近。正是“逐风者”号,但船体布满了一种非碰撞造成的、仿佛历经数十年太空风化的磨损痕迹。
三、 时间的代价
触目惊心的回归:救援飞船对接后,舱门打开,出现的三名船员让所有救援人员骇然失色。
外貌剧变:出发时正值壮年的张海洋,归来时已是两鬓斑白、满脸皱纹、眼神沧桑的老人。年轻的陈博士和拉塞尔同样衰老了至少二十岁。
认知时差:他们对地面人员的震惊毫无察觉。在张海洋的认知里,引擎启动后只是一次轻微的震动和短暂的感官失调,随后系统就显示实验完成,他们便按程序返航。对他们而言,整个过程只过去了不到一分钟。
医学报告:详细的医学检查证实了最可怕的猜想——他们的细胞端粒长度、骨骼密度、器官机能指标均显示,其生理年龄确凿无疑地增长了近二十年。然而,飞船的黑匣子数据却坚持记录:从引擎启动到关闭,仅耗时0.32秒。
四、 “陷阱”的本质与文明的震颤
初步结论:科学团队分析后得出恐怖结论:他们并非实现了空间跳跃,而是意外跌入了一个“曲率陷阱”。
时空泡异常:引擎制造的时空泡并未能完全脱离背景时空,而是在某种“粘滞”效应下,其内部时间流速与外部宇宙产生了极端巨大的相对比例。飞船内部的一瞬,外部宇宙已流逝了二十年。
晶簇族的警告:“代价未知”的警告在此刻得到了残酷的应验。高等文明的“曲率航行”技术或许存在某种人类尚未知晓的“安全协议”,以避免陷入这种时间陷阱。
全球影响:
技术信仰崩塌:被视为救命稻草的曲率技术被蒙上恐怖的阴影。继续研究可能意味着不是快速到达远方,而是快速老死于途中。
伦理困境:张海洋等人瞬间失去了二十年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他们的归来对于其家庭而言是一场情感上的海啸。社会开始激烈辩论:为了文明的存续,牺牲个体时间的伦理边界在哪里?
更深层的恐惧:科学家们意识到,宇宙中可能遍布着这种自然形成或高等文明设置的“时空褶皱”或“曲率陷阱”,它们如同宇宙高速公路上的致命陷阱,让星际航行变得无比凶险。
战略转向:此事件沉重打击了“主动远征”派,使得“隐藏自救”的“萤火虫计划”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与支持。人类更加意识到,在深空之中,最大的敌人可能并非他者文明,而是宇宙本身深不可测、违背直觉的物理法则。
五、 悲壮的启示
章末,镜头给到苍老的张海洋,他透过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地球,眼中倒映着蔚蓝的家园。他失去了二十年,但他的牺牲为全人类换来了一个鲜血凝成的教训:在掌握宇宙的真正规则之前,每一次冒进的飞跃,都可能付出无法承受的时间代价。 曲率航行的道路并未被完全关闭,但前方已然立起了一座刻着“时间”二字的警示碑。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南天门计划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