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书香为媒,智识初契
汉城大学图书馆的夜晚,总是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旧书页、咖啡因和年轻人专注气息的特殊氛围。巨大的阅览室内,灯光通明,却异常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轻微翻书声,如同某种专注的交响乐。
银珠坐在她常坐的靠窗位置,面前摊开几本厚重的医学专着和摊开的笔记本。她正在为下周的“药理学”期中考试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台灯的光圈将她笼罩在一个独立的光明世界里,她的目光在复杂的药物作用机制图表和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间快速移动,手中的钢笔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点,或勾勒出代谢途径的简图。她的神情专注,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完全沉浸在知识的逻辑与奥秘之中。
时间悄然流逝,阅览室里的人渐渐稀少。银珠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接近晚上十点,图书馆快要闭馆了。她决定去书架区找一本关于“药物相互作用临床案例”的参考书,准备借回去晚上再看一会儿。
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向着医学专业书籍区走去。夜晚的书架区比白天更加静谧,高大的书架像沉默的巨人投下长长的阴影,只有她轻微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她按照索引号,熟练地穿行在书架之间。
就在她找到目标区域,仰头寻找那本《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精要》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另一个书架前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身材高挑挺拔,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长裤,正微微侧身,专注地浏览着书架上层的法律类书籍。是朴基正。
银珠的手指在书脊上停顿了一下。自从上次在银杏大道偶然相助后,这是她第一次在图书馆遇到他。他看起来也是刚结束长时间的学习,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专注有神。
似乎察觉到有人注视,朴基正转过头来。看到银珠,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带着些许惊喜的笑容。他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书册,朝银珠这边走了过来。
“郑银珠同学,晚上好。”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图书馆里特有的礼貌性轻柔,但语气很真诚,“真巧,又遇到你了。”
“朴前辈,晚上好。”银珠也微笑着回应,同样放低了声音,“是啊,很巧。您也来查资料?”
“嗯,在准备一个案例的分析报告,需要查些法条和判例。”朴基正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银珠刚才正在寻找的书架上,“你呢?在找医学方面的书?”
“是的,在找一本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参考书,为考试做准备。”银珠指了指书架上层,“好像是在上面那排。”
那本书放置的位置有些高,银珠踮起脚尖也有些够不着。朴基正见状,很自然地向前一步,轻松地伸手将那本厚厚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精要》取了下来,递给她。
“是这本吗?”他问道。
“是的,谢谢您,朴前辈。”银珠接过书,道谢。
“不客气。”朴基正笑了笑,他看了一眼银珠怀里抱着的几本厚重的医学书和笔记本,语气带着钦佩,“医学院的学业果然名不虚传,这么晚了还在用功。”
“法学院的课程想必也不轻松,前辈您不也一样吗?”银珠礼貌地回应道,目光扫过他手中拿着的几本法律典籍。
朴基正笑了笑,没有否认。“确实,法律条文浩如烟海,需要花时间消化。不过,比起需要记忆大量事实和理论的医学,可能侧重点不同。”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带着些许探讨的意味,“说起来,郑银珠同学,我最近正好在处理一个有点棘手的案子,涉及到一些医疗相关的法律问题,不知道能否占用你一点时间,请教一下你的专业看法?”
银珠有些意外,但出于礼貌和对专业问题的本能兴趣,她点了点头:“当然可以,前辈请讲。不过我只是医学院的学生,提供的意见可能不够权威。”
“你的见解肯定很有价值。”朴基正肯定地说,然后开始描述案情,“是一个关于医疗告知义务的纠纷。简单来说,一位患者在接受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治疗前,医生虽然进行了告知,但患者家属认为告知不够充分,特别是在某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方面,导致他们未能做出充分知情的决定。现在患者出现了那种并发症,情况比较严重,家属要求医院承担责任。”
银珠认真地听着,大脑快速调动着所学的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知识。她思考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从医学伦理和目前通行的医疗规范来看,医生的告知义务确实不仅仅是告知治疗存在风险,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患者或其家属能够充分理解风险的性质、发生的概率以及后果的严重性,从而做出符合自身意愿的决定。特别是对于那种虽然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医生的告知需要格外慎重和清晰。”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道:“这个案例的关键可能在于几个方面:第一,医生当时具体的告知内容是什么,是否有书面记录或证据证明其已经明确提到了这种严重并发症?第二,告知的方式是否恰当?是否考虑了患者家属的理解能力,使用了他们能听懂的语言?第三,这种并发症在该项治疗中的实际发生率是多少?如果发生率极低,但后果极重,那么告知的充分性要求可能会更高。当然,最终可能还需要专业的医学鉴定来确定并发症与治疗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银珠的分析条理清晰,既涵盖了医学伦理的核心原则,又点出了法律取证的关键点,同时提到了需要专业鉴定支撑,显得非常严谨和专业。
朴基正听着,眼中赞赏的神色越来越浓。他没想到银珠不仅专业知识扎实,逻辑思维也如此清晰,看问题的角度非常全面。
“非常有见地!”朴基正由衷地赞叹道,“你提到的这几点,尤其是告知充分性的判断标准和需要专业医学鉴定这一点,对我们梳理案子的思路很有启发。确实,我们不能仅仅看医生是否提到了风险,更要看这种告知是否达到了让患者充分知情的目的。谢谢你,郑银珠同学!”
“前辈您太客气了,我只是从医学生的角度谈了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银珠谦逊地笑了笑。
“你的看法一点也不粗浅,非常专业。”朴基正肯定地说,他看着银珠,眼神中除了赞赏,似乎还多了一丝别的什么,是好奇,也是更深一层的认可。“说起来,能将医学知识和逻辑思维结合得这么好,真的很厉害。我认识的人里面,像你这样既有扎实专业功底,又有清晰思辨能力的,并不多见。”
这话语里的赞美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客套,带着真诚的钦佩。银珠能感觉到对方目光中的温度,她微微垂下眼帘,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与得体:“前辈过奖了。法律需要严密的逻辑,医学同样需要。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你说得对。”朴基正点了点头,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这时,图书馆的闭馆铃声清脆地响了起来,回荡在空旷的书架区。
“时间不早了,图书馆要关门了。”银珠提醒道。
“是啊,聊得都忘了时间。”朴基正有些歉意地笑了笑,“再次感谢你的指点,郑银珠同学。受益匪浅。”
“您太客气了,朴前辈。能帮上忙就好。”
两人一起向阅览室出口走去。夜晚的凉风从门口吹入,带来一丝清爽。
“这么晚了,你回宿舍还是?”朴基正很自然地问道,语气带着关心。
“我住校外公寓,不远。”银珠回答。
“那……路上小心。”朴基正顿了顿,似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道,“以后如果还有什么法律和医学交叉的问题,可能还要麻烦你。”
“没问题,前辈随时可以找我讨论。”银珠礼貌地回应。
走到图书馆门口,两人互道了晚安,便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银珠抱着书,走在回公寓的路上,夜风拂面,让她因长时间学习而有些疲惫的大脑清醒了许多。回想起刚才与朴基正的对话,她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思维敏锐、谈吐得体、并且尊重她专业意见的人。与他的交流是愉快且富有建设性的。这种基于智识的平等交流,让她感到舒适。
而另一边的朴基正,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心中也颇不平静。郑银珠这个女孩,再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她乐于助人,更在于她展现出的聪慧、冷静和专业知识。在她身上,他看不到一般女学生常有的娇气或浮躁,而是一种沉静的力量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这种特质,在他接触过的女性中,非常独特,也极具吸引力。他回头望了一眼银珠离开的方向,夜色中早已不见她的身影,但他的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浅浅的笑意。或许,以后应该多找些机会,和她交流。
这次图书馆的偶遇和深入交谈,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两人心中都漾开了比上一次更为清晰的涟漪。智识的碰撞,往往比外貌的吸引更为持久和深刻。命运的丝线,正在一次次不经意的交汇中,悄然编织。
(第九十六章 完)
喜欢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