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编城的政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正缓缓扩散至交州全境。新币的推行虽在个别郡县遭遇阻力,但在甄若精心构建的盐铁专卖体系与军政司的威慑下,大局渐稳。然而刘封深知,真正的隐患往往来自视野之外。
这一日,水军都督周胤(周瑜之侄,由大乔引荐投效)呈上了一份特别的舆图。图上不仅精确标注了交州至江东的海岸线,更在东北方向绘出了一串珍珠般的岛屿,旁书小字“夷洲”(今台湾)。
“主公,”周胤手指点向夷洲以南一片模糊区域,“据疍民世代相传,由此再向东北,数日航程外有更大群岛,其上土人以渔猎为生,盛产硫磺。”
硫磺!刘封眼中精光一闪。这是配制“龙息”与黑火药的关键原料,交州境内产量稀少,一直制约着军工发展。
“航线可安全?”
“末将已遣三艘海鹘船探查月余。”周胤展开航海日志,“其间遇风暴折损一船,但确认航线可行。主岛方圆数百里,土人部落散居,尚无统一王权。”
一直静立旁听的大乔忽然开口:“妾身早年随商队到过彼处,土人称其地为‘琉球’。当地有火山终年喷烟,硫磺俯拾皆是。若能建立贸易,不仅可得硫磺,更可开辟通往倭国的中转航路。”
倭国?刘封想起史书中记载的倭女王国。若能打通这条海上商路,交州便可从边陲之地一跃成为联通东西的海贸枢纽。
“准。”刘封当即决断,“组建远征船队,由周都督亲领。挑选善于筑城的工匠、通晓农事的农户随行。不仅要取硫磺,更要在彼处建立永久据点。”
“末将领命!”周胤肃然应道。
十日后,龙编港旌旗招展。一支由五艘楼船、十二艘海鹘组成的远征船队整装待发。除了五百水军精锐,船上还载着二百匠户、百名农人,以及稻种、农具和建筑物资。
刘封亲临码头送行。海风鼓荡着他的披风,猎猎作响。
“此去非为征服,而为共生。”他对周胤最后嘱咐,“与土人贸易务求公平,若遇抵抗...可示之以威,但不可妄动刀兵。”
“主公放心。”周胤郑重抱拳,“必不辱命。”
船队扬帆起航,缓缓驶向碧波万顷的东北方。岸上众人目送直至帆影消失在天际线,心中都明白——这不仅是次探险,更是潜龙势力向深蓝迈出的第一步。
就在船队出发后第三日,军政司收到荆南暗线急报:假币源头直指苍梧郡守吴巨。更令人心惊的是,截获的密信显示,吴巨与江东中郎将徐琨往来密切。
“果然是他。”庞宏将密信置于灯上焚毁,“吴巨自恃苍梧地势险要,北通荆南,东连江东,以为我们不敢动他。”
于禁冷笑:“跳梁小丑。末将请率一军前往苍梧,擒此逆贼。”
“不急。”刘封把玩着案上一枚假币,“吴巨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棋子。我们要借他这条线,把背后的鱼都钓出来。”
他转向侍立一旁的邓艾:“士载,苍梧地形图绘得如何了?”
邓艾连忙展开一卷绢帛:“已...已完成七成。苍梧...多山,浔水、漓水...交汇,吴巨在...各处要道设卡...收税...”
地图上,山川河流、关隘城池标注得清清楚楚,连各关卡守军人数都有大致估算。
“舆地司立大功了。”刘封赞许地点头,“传令王平,无当飞军秘密移驻苍梧边境。没有我的命令,一只苍蝇也不许飞过五岭。”
待众人领命离去,刘封独留庞宏。
“孔明那边有何反应?”
“尚无动静。”庞宏沉吟,“不过据报,李严近日频繁接见南中豪帅。恐怕蜀中对交州并非表面那般放心。”
刘封走到窗前,望向西北方:“告诉甄若,与蜀中的盐铁交易可以再让利半成。我们要给孔明一个错觉——交州志在海外,无意北顾。”
“主公英明。”庞宏会意,“示弱于蜀,方能全力图吴。”
这时,亲卫送来一个密封的竹筒。火漆上烙着特殊的海浪纹——这是丁奉传来的密信。
刘封拆开细看,眉头渐展。
“丁奉已升任横江校尉,负责监视庐江至柴桑江段。”他将密信递给庞宏,“他说,孙权因濡须之败,正全力加固建业防务,暂时无暇南顾。”
庞宏快速浏览密信:“如此说来,我们至少有三个月时间。”
“不够。”刘封摇头,“若要取荆南,必先定苍梧。传令周胤,无论琉球情况如何,两月内必须返航。”
暮色渐深,海风带来咸湿的气息。刘封指尖划过地图上那片未知的海域,最终停在标注“琉球”的位置。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封御三国:潜龙问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