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刘封(士南)在这片临海封地已扎根数月。
昔日荒芜的滩涂和灌木丛,已然模样大变。
高炉日夜不熄,黑烟滚滚(经刘封指导,已初步采取了一些减排措施,但在这个时代依旧显眼),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成了营地最恒定的背景音。出产的精铁不仅用于打造农具、修缮兵器,在老麦的带领下,甚至开始小批量生产结构更复杂、威力更强的制式连弩和标准箭簇。
方格盐田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银白色,第一批海盐已经成功结晶产出。甄若主持的“计然堂”迅速制定了盐的品级与售价,除了满足营地自身需求和上缴士燮的部分,剩余的通过海妹等渠道,悄然流入交州乃至荆南的市场。那雪白细腻的品质,瞬间赢得了青睐,为营地带来了稳定而可观的第一笔巨额收入,财政压力大为缓解。
军屯田和民垦区内,占城稻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禾苗预示着不久后的丰收。于禁归顺后,并未因过往的资历而傲慢,反而沉下心来,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协助刘封整编护卫队,制定更严格的操典和号令,将军屯与日常训练结合得更加紧密。这支原本以蛮勇为主的队伍,正在向一支纪律更严明、指挥更高效的职业军队悄然转变。
而邓艾的“地形测绘司”,成果更是显着。营地周边五十里范围内的精细地图已然挂满了整个司属竹棚,甚至开始向更远的、士燮实际控制力较弱的区域延伸。每一份新地图的完成,都意味着刘封对此地掌控力的加深。
这一日,晴空万里。营地中央新平整出来的小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简单却意义非凡的仪式。
所有核心成员齐聚于此。刘封站在前方,身后左侧是青衫圆镜、智囊在握的庞宏,右侧是身着劲装、气度沉凝的于禁。甄若、老麦、蛮牛、阿三、邓艾、小哑巴等人分列两旁。
广场中央,一根粗壮笔直的桅杆被缓缓竖起,深深埋入地基。蛮牛与阿三合力,将一面精心缝制的大旗,缓缓升上杆顶。
旗帜以深青为底,象征着海洋与潜藏的生机。旗面中央,用银线绣着一条踏浪腾空的蛟龙,龙首微昂,目光锐利,龙爪遒劲,虽未完全飞升九天,却已显露出翻江倒海之势。这正是刘封亲自设计的标志——“潜龙旗”!
旗帜在咸湿的海风中猎猎作响,阳光下,银龙仿佛活了过来,欲要破空而去。
所有目睹这一幕的人,无论是最早跟随的庞宏、甄若,还是后来归顺的于禁,亦或是蛮牛、阿三等粗豪汉子,乃至普通士卒、流民,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归属感。
这面旗帜,标志着他们不再是漂泊无依的逃亡者,不再是仰人鼻息的“族侄”附庸。他们有了自己的名号,自己的根基,自己的目标!
刘封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潜龙旗扬!此地,便是我等之根基!我等在此,不只为苟全性命,更为开创一番事业!让这乱世,终因我等之力,有所改变!”
他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但话语中的坚定与自信,却比任何口号都更能鼓舞人心。
“愿追随主公!”庞宏率先躬身。
“愿效死力!”于禁抱拳,声音铿锵。
“愿为主公赴汤蹈火!”蛮牛、阿三等护卫齐声呐喊。
邓艾激动得小脸通红,紧紧攥着小哑巴的手。
甄若看着那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看着旗下那个身影,眼中异彩连连。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真正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争霸之路,而她,将是这条路上最不可或缺的“管家婆”。
仪式结束后,庞宏来到刘封身边,低声道:“主公,根基初成,潜鳞已备。然龙欲腾飞,需风云相助。我们与龙编城那位‘伯父’的关系,下一步该如何处之?还有……那支‘乔’字船队,近日似乎在交州沿海活动频繁,其意图不明。”
刘封负手而立,望着北方,那是中原的方向,也是龙编城的方向。
“士燮那里,维持表面恭敬,继续展示价值,但核心技术需牢牢掌握。他需要我们的盐铁之利,我们则需要他这块招牌和时间。”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至于那位‘乔公子’……既然都在交州这片海里,迟早会再碰面的。或许,我们可以主动创造些‘巧合’。”
他收回目光,看向身后初具规模的营地,看向那面飘扬的“潜龙旗”。
“通知下去,各部加紧准备。我们的‘潜龙’,是时候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水域了。”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封御三国:潜龙问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