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阮大铖和自己的好基友清军内应陈洪范,谋划刺杀南明太子朱慈璧的具体细节时,
下朝后,同样没有得到重用、失落不已的如今朝中仅存的东林党大佬吏部侍郎黄道周,也在自己书房内和四个贵公子商议,如何才能让东林党的势力在新朝重新崛起,占有一席之地。
黄府,书房,
坐于上首主座,年已五旬,满脸正气,身形消瘦的老者,正是如今朝中仅存的东林党大佬吏部侍郎黄道周。
此人虽然文章做的花团锦绣,亦有民族气节,还是抗清派,但却不通事务,没有治世之才,典型的书生,只有一身不屈的风骨,
虽然让人心升敬佩,但却不能左右大局,于乱世之中,更可能误国,如扬州史可法之流,但却不得不承认此人在士林之中威望甚高,为南明士林领袖之一,
正因如此,在南京城破之后,南明那些不愿投降清军的士子们,才会以此刻的四位贵公子为首,于杭州汇集于士林领袖黄道周的旗下,以求为国出力,中兴大明,
拳拳赤子爱国之心,令人心升敬畏!
尤其以此时、此刻,南京城破之时,还能不远千里,为追随南明来到杭州的士子们,就更显的难能可贵!
而那为首的四位贵公子,正是此刻坐于黄道周,下面左右两边之人。
其中左边,
坐于前排、年约四旬、满脸正气、身形消瘦的中年人,乃是东林党大佬左都御史陈于廷之子、曾考中乡试副榜第二人,名满南京的,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的大才子——陈贞慧。
此人,乃是名门之后,不仅文章写的婉丽闲雅,而且嫉恶如仇,
去年因看不惯兵部尚书阮大铖,迫害忠良,起草了《留都防乱檄》并在南京揭帖,遭到阮大铖的记恨、迫害,一度入狱,后因吏部侍郎黄道周的帮忙而出狱,
今年五月底,清军攻占南京时,乔装打扮逃离南京,后辗转到了杭州!
坐于其旁边,年约35左右,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乃是和秦淮名姬董小宛缠绵悱恻,能诗善文,博学多才,明朝副使冒起宗之子——江苏如皋的冒襄。
此人,生来风流,不拘小节,且才情极高,尤会作诗,因获得秦淮八艳之首董小宛的青睐,而名扬天下。
同时喜欢高谈阔论,常有惊世之语,
南京沦陷后,与董小宛一起出逃南京,因无处可去,故随波逐流,来到杭州!
又因董小宛之故,被推举为士林新一代翘楚之一。
其对面前排所坐,年约三旬、身材清瘦、双目如电、俊俊有神之青年,乃是河南商丘府的小三元——侯方域!
其父为举荐左良玉的大明户部尚书侯恂,真正的高门子弟。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因为左良玉之顾,其父侯恂数次官场起伏,最后更是客死他乡,
南明建立后,侯方域也因左良玉的清君侧之举,不得已避获于扬州,清军南下时,为避刀戈,不得已再次南下到了杭州,
因其小三元之才名,显于士林,故被推举为士林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
得以代表杭州士林们,来黄府,面见吏部侍郎黄道周!
坐于其身旁,年岁相仿、一身青衫之青年,叫方以智,
崇祯十三年的进士,更曾被选为庶吉士,后在京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还曾担任过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
此人虽然年轻,却是四人之中唯一的进士,也是学问最高之人,
不仅文章写的惊才绝艳,而且涉猎广泛,天文、地理、物理、科学都有涉及。
其所交的朋友之中 ,不仅有张溥、陈子龙这样的文坛领袖,也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汤若望之类人物,而且还和新一代大家黄宗羲是好友,
正是因为交友广,才能集众人之所长,自成一家,
主张中西合璧,建立西学,学习众家之所长,为国效力!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
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农民军郭营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但他始终不肯投降。
当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农民军之事传入江南后,
江南文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
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侥幸趁乱南逃。
南明弘光朝时,因之前得罪过阮大铖,被其迫害,不得已只能东逃杭州,以避祸!
因其名声极大,故被推举为士林新一代领袖之一!
黄道周看着眼前的四位士林的后起之秀,
先是把今日太子传来的朝廷中枢大员人选任命名单说了一遍,
当听到马士英被罢免内阁首辅、阮大铖不得重用时,四人皆高兴不已,同时高呼,
“太子殿下英明,我大明又将再出圣君!”
而听到朝中大臣名单之中,竟然没有他们所熟知的东林党大佬刘宗周、姜曰广、高弘图三人之时,却也都是差异不已,
不过到底是新一代士林领袖,脑子活泛,
但当听到有黄宗羲这个新一代大家之时,四人有表情各异!
毕竟黄宗羲的年约和他们不相上下,
而太子能任命黄宗羲为户部左侍郎,坐镇户部,由此看来太子并不歧视东林党,
想来太子之所以没有再次启用刘宗周、姜曰广、高弘图三人,而却重用了更年轻的黄宗羲,
看来太子是打算启用更年轻的官员了,
毕竟刘宗周、姜曰广、高弘图三人都年纪太大了,难免精力不济,
想来定是因三人年纪太大,所以太子才没有启用他们,而是启用了更年轻的黄宗羲,
而太子之所以启用黄宗羲,主要还是因为此人,在年轻一辈中,名气更大!
听完黄道周说的,关于太子君命组建大明新中枢的人员介绍,特别是当听到黄宗羲的名字时,
四人,心中已经搞清楚了前因后果。
太子不是不用东林党,而是打算重用更有名气,也更年轻的东林党,
而如今想要扩大东林党在朝中的影响力,就必须得做出一件能引起太子注意的大事!
一旦能引起太子殿下的注意,那他们四人的机会就来了,
若是他们四人能进入朝堂,加之如今的吏部侍郎黄道周,户部左侍郎黄宗羲,东林党在朝中就会有六人之多,
如此,他们东林党当兴!
四人相交多年,彼此早已经心意相通,
互相对视一眼后,用手蘸着旁边水杯之内的水,在各自手心处写下两个字,
而后缓缓对视打开,
四人所写之字,竟然一模一样。
上首的黄道周,看着四人的样子好奇一看,定眼一看,
四人手心中处,竟然都写着两字——倒阮,
“这是何意?”黄道周好奇问道,
四人相视一笑,最后有功名最高的进士方以智,率先开口解惑道,
“黄老大人,刚才不是问我等四人,如何才能提升我东林党在新朝之中的势力吗,
从黄老大人刚才说的太子任命名单上看,太子并不歧视我东林党,不然那黄宗羲又是如何上位的,
太子殿下之所以没有启用刘宗周、姜曰广、高弘图三位大人,皆因三位大人如今已经年老体衰,精力不济,贸然启用,恐怕还会启反作用!”
听完方以智的解惑,黄道周豁然开朗,
“我怎么没有想到,
太子能启用黄宗羲,必定不排斥我东林党,
看来太子之所以没有重用我,应该是看我年纪大了,不忍心让我再操劳,
太子对我等老臣爱护之心,老臣感激不尽,
太子真乃是仁君也!”
感慨万千后,黄道周继续追问道,
“那又该如何振兴我东林党在新朝的势力呢?”
一旁的侯方域,替下方以智,继续说道,
“太子之所以重用黄宗羲,盖因黄宗羲的名气大,
我等只需要做件事扩大自身名气之大事,必定能引起太子殿下的注意,
一旦引起太子殿下的注意,相信以我等四人之才华,定可得太子看重,进入朝堂,
如此,我四人,加黄老大人和宗羲贤弟,就是东林六人在朝,犹如之前的东林六君子,
再尽力提携一些后辈,如此我东林当兴!”
此刻,一旁的冒襄站起身道,
“要想引起太子殿下的注意力,就必须跟太子同心!
今太子传来的第一道君命是什么,是罢免内阁首辅马士英,
那我们要做之事,就呼之欲出了,”
一旁的陈贞慧,站起身,大声恨道,
“打倒阮大铖,”
“打倒阮大铖,”
……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