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下铁弓后,队伍行进速度稍缓,但好在铁弓身体底子厚实,几顿热食下肚,又得了休息,精神恢复得很快,已能自己行走,只是那把旧弓依旧珍重地背在自己身上。
又行了一日,翻过一道山梁,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一处规模不大的小镇坐落在山间盆地,炊烟袅袅,隐约可见人影走动。
镇子外围甚至有一圈不算高大但还算完整的土坯围墙,墙头插着几面褪色的旗帜,隐约能看到持矛兵丁的身影。
“首领,前面就是青山镇了。”周李氏指着那镇子,语气带着一丝回到熟悉环境的放松,“这镇子因守着通往南边的要道,又有百十来个官兵驻守,还算有些秩序,附近几十里的行商百姓,大多会来这里交易。”
李晨仔细观察着镇子。比起一路所见的荒芜死寂,这里确实多了几分人气。
镇门有兵丁把守,对进出的人盘查不算严,但目光扫过携带货物的人时,会格外留意几分。
“这驻军是何来历?可靠吗?”李晨低声问周李氏。
“听说是原来州府溃败下来的一支残兵,领头的校尉占了这里,收些税,维持秩序,倒也不怎么扰民。”周李氏回道,“只要按规矩交税,不乱生事,还算安稳。”
一行人缴纳了少许入镇税,顺利进入青山镇。
镇内街道狭窄,房屋低矮,但人来人往,竟有几分热闹。
路边有摆摊售卖野菜、草鞋、简陋陶器的,也有零星几家开着门的杂货铺、铁匠铺。
人们的脸上虽也带着菜色,但眼神里至少还有活气,不像外面流民那般麻木。
周李氏熟门熟路,并未在街边停留,而是带着众人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处挂着“陈记商行”牌匾的铺面后门。
这商行门面不大,看着不起眼,但后院却不小。
敲开门,一个伙计模样的年轻人探出头,见到周李氏,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周大娘?是您啊!可有日子没见了!快请进,掌柜的就在里面。”
显然,周李氏母女是这里的熟客。
众人被引到后院厢房,一个穿着绸布长衫、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正是陈掌柜。
“周家嫂子,秀娥姑娘,你们可算来了!前些日子还念叨呢,这兵荒马乱的,真怕你们出什么意外。”
陈掌柜热情地拱手,目光却飞快地扫过李晨、大牛等人,尤其在气质不凡的李晨和身形健硕、背着弓的铁弓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劳陈掌柜挂心了。”周李氏笑着还礼,“路上是有些坎坷,不过总算平安到了。这次,我们带来些好东西。”
说着,周秀娥上前,将一个小陶罐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露出里面雪白细腻的盐。
陈掌柜眼睛顿时一亮,凑上前用手指沾了点盐粒,放在舌尖尝了尝,脸上露出惊喜:“好盐!色泽雪白,杂质少,味道也正!比官盐铺子里那些发黄发苦的货色强多了!周家嫂子,你们这是从哪里弄来的?有多少?”
周李氏看了一眼李晨,见李晨微微颔首,便笑道:“来源不便细说,掌柜的只管放心,品质绝对保证。这次带了五十斤,若是价格合适,以后还能长期供应。”
“五十斤!”陈掌柜呼吸都急促了一下,如今这世道,盐比银钱还硬通!
搓着手,压低声音,“嫂子是熟客,我也不来虚的。这盐,我按市价……不,按市价加两成收!如何?”
这个价格,显然很有诚意。周李氏母女看向李晨,李晨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陈掌柜爽快,就按您说的价。”周李氏笑道。
交易顺利完成,沉甸甸的银钱和几串铜钱落入囊中。陈掌柜心情大好,看着一直沉默但气度沉凝的李晨,试探着问道:“这位爷面生得很,不知是……”
“这是我们的东家,李爷。”周李氏连忙介绍。
陈掌柜恍然,态度更加客气了几分:“原来是李东家!失敬失敬!贵处能有如此好盐,想必非同一般。若是日后还有这等好货,或是其他特产,尽管送来,我陈记一定给最公道的价格!”
李晨心中一动,开口道:“陈掌柜是做大事的人,李某确实还有些其他需求。”
让周秀娥取来纸笔——这是从村里带出来的稀罕物——写下了一份清单,主要是各类铁器(尤其是农具和兵器胚子)、结实的布匹、棉花、以及一些常见的药材种子。
陈掌柜接过清单一看,眼中精光更盛。
这些东西,在如今都是紧俏货,尤其是铁器,管制甚严。
但看着那刚刚到手的好盐,又看了看气度不凡的李晨,咬了咬牙:“李东家所需之物,虽有些难处,但陈某尽力去筹措!只是这数量和时间……”
“不急,可分批交易。”李晨淡淡道,“至于交货地点……”
陈掌柜主动道:“若是贵处不方便,陈某可以派人上门去取……”
“不必。”李晨果断拒绝,暴露靠山村的位置是绝对不行的,“下次交易,还是约在镇外稳妥之处便可。”
陈掌柜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也不敢强求,连声道:“好,好,就依李东家。”
正事谈完,李晨便带着大牛、栓柱和铁弓离开商行,到镇里逛逛,留下周氏母女与陈掌柜敲定后续细节。
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李晨仔细感受着这乱世中难得的“繁华”。
铁匠铺里传来叮当声,但货架上空空荡荡;布庄里的布料颜色晦暗,价格却高得吓人;药铺门口排着队,多是面带愁容的百姓。物价之高,远超李晨想象,一枚鸡蛋竟要二十文钱,一斗粗粮更是天价。驻镇的兵丁三人一队巡逻而过,眼神倨傲,对摊贩和小民呼来喝去。
铁弓看着那些兵丁,眉头微皱,低声道:“首领,这些兵……军纪涣散,甲胄不全,怕是没什么战斗力。”
李晨点了点头,这也印证了猜测。这青山镇的安宁,十分脆弱。
在一个茶摊稍作休息时,隐约听到邻桌的商人低声交谈。
“……北边越来越不太平了,听说‘黑山骑’已经过了落鹰峡……”
“可不是嘛,货物都不敢往那边走了,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
“……县府那边好像也在征调民夫加固城防……”
李晨心中凛然。黑山骑的威胁,果然越来越近了。
傍晚时分,众人在镇口汇合。
周氏母女已将换到的银钱妥善收好,并采购了一些村里急需的针线、火石等小物件。
李晨也将镇内所见所闻记在心中。
“走吧。”李晨翻身上了驴背,最后看了一眼暮色中的青山镇。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