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的盐粒在陶罐中堆积,反射着库房内昏暗的光线,如同某种坚硬的财富。
数量已然可观,足以进行一次像样的交易。
李晨摩挲着粗糙的陶罐壁,心中做出了决定——必须亲自出去一趟。
这不仅是为了换取急需的铁器、布匹和药材,更是为了亲眼看看这个穿越而来后,一直困守一隅的“外面世界”。
靠山村如同一个精心构筑的巢穴,温暖、安全,却也闭塞。
风声、传言,终究隔了一层,需要最直观的感受,需要了解这片土地真实的脉搏,尤其是那越来越近传说中的“黑山骑”威胁,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当李晨将外出决定告知几位妻妾时,不出所料引来一片忧色。
“夫君,外面兵荒马乱的,太危险了!”苏小婉挺着微隆的小腹,眼圈立刻就红了,拉着李晨的衣袖不肯放开。
孙采薇也蹙着眉,语气担忧:“夫君是一村之主,岂可轻易涉险?不如多派些得力的人手,带着周家母女去便是。”
反应最激烈的却是柳如烟。
她先是愣住,随即柳眉倒竖:“不行!妾身不同意!夫君怎能亲自去冒这个险?那对母女才来几天,底细尚未完全摸清,万一……”
话未说尽,但眼中的不信任与焦虑显而易见。顿了顿,甚至上前一步,抓住李晨的手臂,语气带着一丝决绝,“若夫君非去不可,那……那妾身也必须跟着!好歹有个照应!”
李晨看着眼前神情各异的女人,心中既感温暖又觉无奈。
扶住柳如烟的肩头,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正因为我是一村之主,才更需要亲眼去看看。躲在村里听传闻,如同盲人摸象,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周家母女需要我去镇住场面,评估交易的价值和风险。至于你……”
李晨目光落在柳如烟写满担忧和不甘的脸上,放缓了声音:“村里内务离不开你,小婉和采薇有孕在身,更需要你从旁照应。你跟着,反让我分心。”
柳如烟还想再争,李晨却已揽着她的腰,半强迫地将她带回了房中。
是夜,红烛帐暖,李晨少不得耗费一番心力,用极致的温柔与缠绵,细细安抚这位内宅臂助兼醋意盎然的夫人。
直至柳如烟香汗淋漓、浑身酥软地瘫在怀中,再也提不起半分力气争执,只是用带着哭腔的沙哑嗓音反复叮咛:“夫君……定要平安回来……早些回来……”
李晨吻去她眼角的泪痕,郑重承诺:“放心,探明情况,换到物资便回。村里有你在,我才能无后顾之忧。”
好说歹说,连番保证加上床笫间的“深入交流”,总算让柳如烟勉强接受了现实,只是搂着李晨的手臂,一夜都未曾松开。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熹。
李晨换上了一身半旧的、与普通行商无异的灰色粗布衣衫,将一把磨得锋利的柴刀用布条缠好背在身后。
大牛和栓柱同样打扮,腰间别着短刃,神情既紧张又兴奋。
周李氏母女也已准备妥当,周秀娥换下了略显扎眼的衣裙,穿着一身利落的深蓝色裤褂,长发编成一根粗辫子盘在头上,用木簪固定,虽掩去了几分艳色,却更添干练。
“首领,都准备好了。”大牛检查完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袋,低声禀报。
李晨目光扫过送行的柳如烟、苏小婉、孙采薇,林小玉,以及闻讯赶来的老钱、赵铁兰等人,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告别话语,只沉声道:“守好村子。”
“夫君(首领)保重!”众人齐声道,目光中充满了期盼与牵挂。
柳如烟强忍着没有落泪,只是死死咬着下唇,直到李晨的身影消失在村门拐角,才任由泪水滑落。
李晨一行五人,牵着两头驮着盐罐和少量粮食的毛驴,踏上了离村的小路。
回头望去,晨光中的靠山村石墙巍然,炊烟袅袅,如同乱世中一个不真切的梦。
走出不到二里地,景象便开始不同。
道路两旁可见被废弃的屋舍,残垣断壁间荒草丛生。
偶尔遇到零星蹒跚而行的流民,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看到李晨他们牵着驴、驮着货物,眼中瞬间爆发出贪婪的光,但在看到大牛和栓柱手中明晃晃的兵刃以及李晨那冷峻的眼神后,又畏惧地缩了回去。
周李氏低声叹道:“首领看到了吧,如今这世道……人不如草。”
周秀娥则显得谨慎许多,目光不断扫视着道路两侧的山林和岔路,低声道:“娘,前面那段路不太平,咱们得走快些。”
李晨默默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心中那份因村子繁荣而生出的些许松懈,瞬间荡然无存。外面的世界,果然比想象的更加残酷。
握紧了背后的柴刀,目光锐利地望向道路前方。
这第一次外出,注定不会平静。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