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电脑屏幕在深夜泛着冷光,十个全新升级的技术系统如同苏醒的猎手,在数据的海洋里精准穿梭。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正逐帧解析王显民作案现场的照片,从地板缝隙里提取到的半枚模糊指纹在系统里快速比对,不到十秒,就与数据库中王显民的指纹完全匹配,旁边自动生成一行标注:“指纹匹配度99.98%,直接关联人:王显民”。
“罪恶功能系统已启动。”冰冷的电子音在耳机里响起,屏幕上跳出王显民的人际关系网图谱,红线连接着一个个名字,其中几个标注着“重点关联”的节点正在闪烁——那是他背后的势力核心成员。系统自动抓取了这些人的通话记录,高频出现的“码头仓库”“三号货柜”等词汇被标红突出,成为新的调查线索。
罪恶克星功能系统同步运转,将王显民近三个月的行踪轨迹在地图上铺开,与已知的几起案件案发地点进行重叠分析,一张清晰的犯罪路线图逐渐成型。当系统识别到他在某起抢劫案案发前两小时曾出现在现场附近时,地图上立刻弹出警示框:“时间、地点高度吻合,嫌疑等级提升至最高”。
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构建出3d立体案发现场,李阳戴着全息眼镜,仿佛置身于王显民曾藏身的废弃工厂。指尖划过虚拟的墙壁,系统自动标出弹孔的角度、距离,还原出当时的交火场景;俯身查看地面,被忽略的鞋印细节被放大,纹路里夹杂的特殊泥土成分被瞬间分析出来:“匹配区域:城郊红泥岗,该区域为犯罪团伙藏匿点可能性87%”。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正在处理一具腐烂尸体的骨骼样本。根据颅骨结构数据,系统生成出死者生前的大致样貌,再结合找到的旧照片碎片,不断调整眉骨高度、下颌线条,最终呈现出一张与失踪人口数据库中“张某某”高度吻合的脸——正是被王显民团伙非法拘禁的受害者之一。
更高级的技术模拟画像师功能则聚焦于人脸比对。系统将监控里模糊的侧影与数据库中所有人脸进行交叉检索,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面部特征可识别,也能精准锁定目标。当王显民的一个同伙戴着口罩出现在超市监控里时,系统透过口罩边缘露出的眼角特征,瞬间匹配出其真实身份:“李老四,有多次盗窃前科,与王显民为狱友关系”。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视频证据上自动生成注解:王显民挥拳的瞬间,字幕标注出“拳力预估80公斤,对应伤害等级”;他与同伙交谈的片段,自动识别并翻译出方言里的暗语,“‘货齐了’对应‘武器准备完毕’”。
追踪之瞳功能锁定了王显民最后出现的位置,顺着他手机信号消失前的最后波动,追踪到城郊一处偏僻的民宿。系统实时监控着民宿周边的动静,当一个与王显民身形相似的人影出现在门口时,立刻发出警报:“目标疑似出现,距离300米,移动速度:5米\/秒”。
两个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同时运作,一个专注于物证的物理分析——从王显民衣服上提取的纤维,经扫描后确定来自码头的粗麻缆绳,直接指向他与走私团伙的关联;另一个则解析电子证据,破解了他加密的手机相册,里面隐藏的交易记录截图成为压垮他的关键证据。
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监控里一闪而过的摩托车身影,即使时速超过100公里,系统也能清晰定格车牌号码,再通过车辆登记信息,顺藤摸瓜找到车主——正是王显民背后势力的核心成员之一。
黑客超高技术早已突破王显民的通讯防线,他与同伙的加密通话被解密,“明天凌晨三点转移‘货’”的对话内容实时传到郑一民的终端。李阳将所有信息整合,调出王显民背后势力的完整名单,从头目到马仔,每个人的分工、藏匿点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郑队,季洁姐,陶非哥,”李阳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一丝沉稳的笃定,“王显民及其背后势力的所有线索已全部理清,定位完毕,随时可以行动。”
半小时后,警灯照亮了城市的多个角落。郑一民带着队员包围了民宿,季洁踹开房门时,王显民正对着电脑删改数据,看到冲进来的警察,他脸上最后一丝侥幸彻底崩塌。陶非带队突袭码头仓库,三号货柜里的非法物资和藏匿的团伙成员被一网打尽,周志斌、王勇在路口拦截逃跑车辆,孟佳则在数据中心实时同步证据,确保每一个人都罪责难逃。
当王显民被戴上手铐押出门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李阳站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全部抓获,案件告破”的提示,长舒一口气。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键盘上,十个技术系统的图标缓缓暗下,仿佛完成使命的战士,静静等待着下一次守护正义的召唤。
喜欢重案六组之李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案六组之李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