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的名字,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专案组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起初,这涟漪只是围绕着“李伟是谁”这一简单问题。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涟漪迅速演变成漩涡,其中心赫然指向一个所有人都不愿触碰的禁区——高层。
陈默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璀璨的灯火。窗外是繁华盛世,窗内却是暗流涌动。他手中捏着一份刚送来的加密文件,上面罗列着李伟近三年来所有的公开活动轨迹。这些轨迹看似平常,无非是出席一些行业论坛、企业剪彩、慈善晚宴。但陈默的目光却死死盯住了其中一个细节:李伟曾在去年五月,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席了一场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闭门研讨会。
“闭门研讨会?”陈默喃喃自语,眉头紧锁。这种级别的会议,参会人员非富即贵,要么是手握实权的官员,要么是行业内的顶尖大佬。李伟一个商人,凭什么能进去?这绝非偶然。他立刻让人去查那次会议的完整参会名单。
与此同时,调查组的另一条线也取得了突破。技术部门在恢复李伟那台被物理销毁的服务器数据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被深度隐藏的加密分区。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他们终于破解了密码。里面没有预想中的行贿记录或非法交易流水,而是一份份详尽的“人物档案”。档案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档案内容极其详尽,从个人履历、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到个人喜好、性格弱点、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私,应有尽有。
“这……这简直是一个情报库!”负责技术的小张倒吸一口冷气,“李伟这是在给高层‘建档’啊!”
陈默的心沉了下去。他意识到,李伟绝非一个简单的行贿者。他更像是一个精心编织蛛网的蜘蛛,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不过是他网中的猎物。他利用这些“档案”,精准地进行利益输送和情感操控,从而在政商两界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无人敢挡的绿色通道。
然而,就在专案组准备顺着这条线索,对名单上的几位关键人物展开秘密调查时,阻力来了。
先是陈默的顶头上司,省纪委副书记赵国栋,突然找他谈话。赵国栋的态度异常温和,甚至带着一丝关切:“小陈啊,你最近压力很大吧?李伟这个案子,牵扯面太广,影响也太大。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就好,没必要深究下去。上面……很关注这个案子的走向。”
陈默立刻明白了赵国栋的言外之意。这是赤裸裸的警告,要求他停止调查。他据理力争:“赵书记,李伟背后牵扯的是系统性腐败,如果我们现在收手,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让更多的人逍遥法外!”
赵国栋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你要知道,你的肩上,扛着的不只是一个案子,还有整个系统的稳定。”
谈话不欢而散。陈默知道,赵国栋的背后,一定有更高层级的压力。果然,第二天,省检察院反贪局的一位副局长就打来电话,以“案件管辖权存在争议”为由,要求专案组将部分核心证据移交。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意味着有人想把水搅浑,甚至可能销毁证据。
更让陈默感到不安的是,他发现自己的办公室似乎被人动过手脚。他放在抽屉里的一份关于某位副省长的初步调查报告,不见了。他立刻调取了办公室的监控,但监控录像在那个时间段恰好“故障”了。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针对专案组的围猎已经开始。对方不仅要阻挠调查,还要彻底瓦解他们的战斗力。
陈默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他召集了专案组的核心成员,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焦虑。
“同志们,”陈默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场硬仗。对手很强大,他们盘踞在高位,掌握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资源和权力。但我们不能退缩。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正义,是人民的期待。如果连我们都害怕了,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从今天起,我们转入地下。所有的调查工作,都必须秘密进行。通讯工具全部更换,证据全部进行多重备份,并分散保管。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想压垮我们,没那么容易!”
会议结束后,陈默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他打开电脑,调出那份加密档案。屏幕的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已经把自己置于了悬崖边缘。但他别无选择。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他愿意纵身一跃。
喜欢时间研究所:错位的记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时间研究所:错位的记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