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汉朝岁月里,有个名叫匡衡的小娃娃。他家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穷得晚上连盏灯烛都点不起。四周一片漆黑,可匡衡心里对学习的那份热爱,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格外明亮。他打心眼里渴望读书识字,知晓这天底下的大道理,仿佛那书中藏着无尽的宝藏,等着他去发掘。
匡衡的邻居,那可是户殷实人家。每天晚上,邻居家里灯火通明,明亮的灯烛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匡衡躺在床上,望着自家黑漆漆的屋子,又瞅瞅邻居家透过墙壁缝隙透过来那一点点微弱的光,一个大胆又聪明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冒了出来。
他悄悄找来一把小凿子,那小凿子在他手里,就像是他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墙壁,眼睛紧紧盯着要下凿的地方,一下又一下,动作轻缓又坚定。随着“笃笃笃”的声音,墙壁上渐渐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洞。嘿,这洞一凿开,邻居家的灯光就像调皮的小精灵,一股脑儿地透了过来,比之前亮堂多了。
匡衡兴奋极了,他赶忙搬来小板凳,坐在那透着光的小洞前,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那书本上的字,在他眼里就像一个个会说话的小精灵,带着他走进一个个奇妙的世界。
夏天的时候,可真是难熬。蚊虫就像一群恼人的小魔鬼,在匡衡身边“嗡嗡”地叫着,时不时还冲过来叮咬他。他的胳膊上、腿上不一会儿就布满了红红的小包,又痒又疼。可匡衡就像没感觉到似的,眼睛紧紧盯着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冬天,那寒冷的空气就像冰冷的刀刃,割得人脸上生疼。屋子里冷得像个大冰窖,匡衡的手脚都冻得冰凉冰凉的,失去了知觉。可他还是舍不得离开那一点温暖又明亮的光亮,依然坐在小板凳上,哈着白气,继续勤奋地学习。手指冻得通红,他就搓搓手,跺跺脚,接着看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匡衡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书本里的知识。他读的书越来越多,肚子里的墨水也越来越足,学问就像春天的竹子,节节攀升。
后来,匡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者。他还凭借着满腹的才华,做了大官,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做了好多好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匡衡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咱们现在呢,有明亮的灯光,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还有数不清的学习资源。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希望你们都能像匡衡一样,心里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愿你们在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入木三分
在东晋那个热闹又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有一位超级厉害的大书法家,他叫王羲之。王羲之的字,那可真是绝了!写出来的字就像一个个灵动的小精灵,漂亮得不得了。周围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看到他的字,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心里满是喜欢和敬佩,就像看到超级英雄一样崇拜他呢!
有一天呀,皇帝打算去举行一场盛大又庄重的祭祀仪式。这么重要的活动,自然得有漂亮的祝词来搭配啦。于是,皇帝就把王羲之叫来,让他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等写好了再派人去雕刻。
王羲之接到任务后,不慌不忙地拿起笔,轻轻蘸了蘸墨,眼神一下子就变得专注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这块木板。他开始在木板上书写,每一笔都像是带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刚劲有力;每一画都仿佛有自己的灵魂,在木板上欢快地舞动。就好像这些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他心里蹦出来,在木板上安了家。
当工匠们拿到这块写满漂亮字迹的木板,准备开始雕刻的时候,一件神奇得让人瞪大眼睛的事情发生了!他们惊讶地发现,王羲之写的字,那墨汁竟然像小魔法一样,渗入木头里足足有三分多深呢!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里满是不可思议,他们活了这么久,还从来没见过有人能把字写到这种程度,简直就像给木头施了魔法一样!
这个神奇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听到后,对王羲之的书法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竖起大拇指,不停地夸赞:“王羲之的字,那真是厉害到没话说呀!”
从那以后呀,人们就用“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来形容书法特别厉害,笔力强劲得就像能把木头都穿透一样。后来呢,这个成语还被用来比喻一个人的见解和议论特别深刻确切,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就能戳到问题的关键地方。
小朋友们,咱们不管是写字的时候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还是学习知识的时候专心致志探索,都要像王羲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努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说不定呀,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也能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做到“入木三分”,成为让大家都佩服的小能手呢!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