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的成功开办如同在沉寂已久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宫中的生态。越来越多的宫女在不当值时,会夹着粗纸订成的小册子和炭笔,匆匆赶往位于宫廷一隅的“芷衡阁”——这是皇帝亲笔为女学题写的名字,取沈芷衣之名中“芷”字,寓“平衡、衡量”之意,暗合她所传授的学识,也昭示着此处超然的地位。
这一日,沈芷衣正在讲授基础的账目核算之法。她并未使用艰深的术语,而是以宫中份例发放、各宫开支用度等日常事例入手,深入浅出。台下,数十名年龄不一的宫女听得聚精会神,偶尔有人鼓起勇气提问,沈芷衣也总是耐心解答。她们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自身价值重新认知的兴奋。
“看懂账目,并非为了让你们去查核谁,而是让你们明了自己所得是否公允,知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将来若有机会掌管一宫事宜,或年满出宫经营家业,也不至于被人蒙蔽。”沈芷衣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却蕴含着力量。她不仅在教技能,更是在塑造一种观念:女子亦当明理,当自立。
课堂结束后,一位年约三十、面容沉静的宫女留到了最后。她名叫文杏,曾是先帝时期某位太妃宫中的掌事宫女,太妃薨逝后,她便一直在杂役房做着不起眼的活计。她走到沈芷衣面前,深深一拜,“沈先生,”她用了这个极为尊敬的称呼,“奴婢……我听了您几堂课,受益匪浅。这是我私下记录的一些杂役房物品领用与损耗的旧册,其中有些数目,似乎常年对不上,不知……不知是否有问题?”
沈芷衣接过那本字迹工整却略显陈旧的册子,快速翻阅了几页,心中便已有数。这是典型的虚报冒领,手段算不得高明,却因杂役房地位低下,从无人过问。她看向文杏,眼中带着赞许,“你能发现其中关窍,可见用心。此事我已知晓,你不必声张,继续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文杏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再次行礼后默默退下。沈芷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欣慰。这便是她想要的结果,并非要培养出多少查案能手,而是唤醒她们观察、思考的能力,让这些散布于宫廷各处的“星火”,能够自发地维护一种更清明的秩序。
然而,变革必然伴随着阻力。一些守旧的管事嬷嬷开始明里暗里抱怨,觉得宫女们“心野了”,“不好管教了”。甚至有位资历颇深的老太监在向皇帝汇报宫务时,隐晦地提及“女子无才便是德”,担心女学长久下去会动摇宫规根本。
萧景玄听着这些言论,不置可否,只在一次与沈芷衣商议女学后续发展时,似是无意地提起:“树大招风,如今盯着你这芷衡阁的眼睛,可不在少数。”他是在提醒她,也是在试探她的应对之策。
沈芷衣淡然一笑,她早已料到会有此一日。“陛下,芷衡阁所授,皆是忠君爱国、勤俭持家、明理守规之道。宫女们识了字,更能读懂陛下仁政之诏令;懂了算数,更能为宫廷节省用度,何乐而不为?至于那些非议,”她语气转为平静,“不过是固步自封者畏惧改变罢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芷衡阁的成效,时间自会证明。”
她并未选择强硬对抗,而是让人将女学的授课大纲、以及一些宫女学习后在实际差事中表现出色的例子,整理成册,通过顾清漪等有威望的讲师之口,巧妙地传递出去。同时,她更加严格地规范女学的教学内容,确保一切都在“规矩”之内,不授人以柄。这种不卑不亢、以事实说话的态度,反而让许多观望者渐渐放下了成见。
喜欢锦瑟之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瑟之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