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堂”的筹备紧锣密鼓地进行,沈芷衣事无巨细,皆亲自过问。她深知,这第一炮必须打响,任何疏漏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导致前功尽弃。教材的编纂是她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她与顾清漪连日商讨,摒弃那些艰深的经义典故,着重选取日常用语、物品名称、数字计算以及宫规中与宫女切身相关的条款,编成浅显易懂的读本。
讲师的人选亦是关键。除顾清漪这位总教习外,沈芷衣还亲自拜访了太医院一位因性格耿直而不得志的老太医,恳请他教授基础医药常识;又请来内务府一位退休的老文书,教授文书归档与记录之法。她的诚意与皇帝的支持,加上“明慧堂”司学本身的地位,使得这些邀请大多得以实现。同时,她也留意宫女中一些心思灵巧、基础较好者,有意培养其为助教。
然而,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宫女们自己愿意走进学堂。长期的压抑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束缚,让许多人对读书识字心存畏惧,甚至认为那是主子们的事,与己无关,生怕学了之后反而惹来麻烦。开堂第一日,“明慧堂”内桌椅整齐,窗明几净,讲师也已就位,然而门外却只有寥寥数十名宫女观望,大多面带犹豫,不敢轻易踏入。
小禄子在一旁看得着急,低声道:“姑娘,要不要奴才去各宫催一催?” 沈芷衣摇了摇头,她走到门口,看着那些惶恐又带着一丝好奇的面孔,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开:“我知道大家心有疑虑,怕学不会,怕没用,甚至怕因此惹祸。” 她的话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
“今日在此,我不讲大道理。” 她拿起一本基础读本,“我只问几句,在宫中,可能准确记住各位主子的名讳、封号,避免冲撞?可能清晰记录经手物品的数目、来源,避免说不清道不明的嫌疑?可能看懂内务府发放的份例单子,确保自己不受克扣?若他日年长出宫,可能写封家书,算清账目,谋一份比伺候人更轻省些的活计?”
一个个极其现实的问题抛出,勾起了宫女们日常的隐痛与对未来的渺茫希望。人群中开始出现窃窃私语。沈芷衣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又在一旁画了一个简单的符号代表算学中的“一”。“识字、算数,并非要让你们成为才女,而是让你们在这深宫之中,活得更明白,更安稳,未来多一条路走。‘明慧堂’的大门开着,愿学者,欢迎;不愿者,绝不强求。一切,自愿。”
她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沉默片刻后,一名在御花园做粗活、经常因记不清花卉名目而被责骂的小宫女,第一个鼓起勇气,低着头快步走进了学堂,寻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迈过了那道门槛,虽然依旧拘谨,但眼中已燃起微光。
沈芷衣站在门外,看着逐渐坐满的学堂,听着里面传来顾清漪温和的领读声,心中一块巨石悄然落地。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无数艰难与非议。但这一步,她终究是迈出去了。她并非要培养颠覆秩序的猛士,只是要播下种子,让这些被忽视的个体,能凭借知识,获得一丝尊严、一份保障和一点选择的可能。这条由她亲手开辟的道路,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前行者。
喜欢锦瑟之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瑟之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