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晨回到家时,夕阳正透过客厅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淌出一片温暖的金辉。他手里捏着一叠厚厚的信封,纸质粗糙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脚步都比往常轻快了些。刚换好鞋,就听见儿童房里传来江暖暖稚嫩的歌声,夹杂着积木倒塌的清脆声响,不远处还传来江景郉咿咿呀呀的附和——小家伙刚学会走路,正扶着围栏,好奇地盯着姐姐摆弄玩具。
“暖暖,景郉,爸爸回来啦!”江逸晨扬了扬手里的信封,推开儿童房的门。江暖暖正趴在地毯上搭城堡,闻言立刻丢下积木,像只小炮弹似的扑进他怀里,软乎乎的小手紧紧搂着他的脖子;江景郉则迈着蹒跚的小步子,摇摇晃晃地跟过来,抱住江逸晨的裤腿,含混地喊着“爸爸”。
“爸爸带什么好东西啦?是给我和弟弟的糖果吗?”江暖暖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鼻尖蹭了蹭江逸晨的衣领。
江逸晨失笑,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又弯腰摸了摸江景郉的头:“不是糖果,但比糖果更珍贵哦。”他抱着江暖暖,牵着江景郉走到客厅沙发上,让两个孩子围在身边,小心翼翼地拆开最上面的信封。信纸是彩色的,边缘剪着波浪纹,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几行字,旁边还画着咧嘴笑的小人,手里捧着红色爱心。
“暖暖、景郉,这是山区哥哥姐姐写给爷爷的感谢信。”江逸晨轻声念道,“‘尊敬的江爷爷,谢谢您给我们捐赠的情绪管理课,以前我不开心只会哭,现在知道可以跟老师说、跟小朋友说,还能画下来。现在我每天都很开心,也会帮身边小伙伴啦……’”
他指着信里的漫画:“你瞧,这个哥哥以前总发脾气,现在学会好好说话了,还帮同学捡文具呢。这些哥哥姐姐因为爷爷江哲的捐赠,才能上这么有意思的课,学会处理小烦恼,多开心呀。”
江暖暖皱着小眉头努力理解,伸出胖乎乎的手指碰了碰爱心图案:“爸爸,情绪管理课能让不开心变开心吗?”江景郉似懂非懂,跟着姐姐的动作,也伸手拍了拍信纸。
“对呀。”江逸晨点点头,“就像暖暖玩具被抢会哭,景郉想喝奶没喝到会闹一样,不开心的时候要说出来,别人才能帮你。而且帮助别人也会很开心,你看哥哥姐姐现在也愿意帮别人了,这才是最棒的事。”
江暖暖眼睛一亮,从沙发上滑下来,拉着弟弟跑到书桌前,拿起画笔和画纸趴在桌上认真创作。江逸晨坐在一旁看着,江暖暖握着画笔,小舌头微微吐出来,时不时停下来给弟弟递支蜡笔;江景郉虽然握不稳笔,却也在纸上胡乱画着线条,姐弟俩配合得有模有样。
没过多久,江暖暖举着画纸跑过来:“爸爸,送给爷爷和你!”画纸上,高高大大的男人牵着一群小朋友,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玩具,脸上画着圆笑脸,旁边还有两个歪歪扭扭的小身影,正是她笔下的自己和弟弟。“这是爷爷江哲,这是爸爸,这是山区小朋友,还有我和景郉,我们一起玩玩具!”
江逸晨的心瞬间被暖流填满,眼眶微热。他蹲下身接过画纸,仔细端详后,把两个孩子紧紧搂在怀里:“谢谢暖暖和景郉,这是爸爸收到过最好的礼物,爷爷肯定也会特别喜欢。”
这时,江哲和林晚星端着水果从厨房走出来,看到这一幕,脸上满是欣慰。林晚星放下水果盘,轻轻抚摸着江暖暖的头:“咱们暖暖和景郉真有爱心,像外公外婆一样善良。”
“爸、妈,你们看。”江逸晨把画纸递给父母,又铺开那些感谢信,“这些都是受捐赠的孩子写来的,还有暖暖和景郉画的画,特别有意义。”
江哲拿起感谢信逐字阅读,眼神里满是赞许:“当初你和念熙这对龙凤胎跟着你大姐念初一起支持基金,我就知道这件事做得值。不仅帮了别人,还让咱们的孙辈懂得关爱他人,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林晚星转身拿出透明胶带和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画贴在客厅的“成长墙”上。这面墙贴满了孙辈们的点滴:江暖暖和江景郉的涂鸦、陈志鹏的成绩单、陈语安和陈语宁的手工、周庭萧和周青禾的奖状,还有孩子们第一次写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江暖暖姐弟俩的画贴在正中间,鲜艳的颜色格外显眼。
“咱们家的孩子,从小就有爱心,真好。”林晚星摸着画纸,眼眶有些湿润,“以后要多带他们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知道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江哲,你还记得吗?当年念初先工作,还总帮着照顾小六岁的逸晨和念熙,姐弟仨从小就懂得互相帮扶,现在这份善心也传给孙辈了。”
江哲点点头,看着成长墙上满满当当的痕迹,语气感慨:“是啊,念初作为大姐,一直给弟妹们做榜样,逸晨和念熙也没让人失望。咱们这辈子没求大富大贵,就盼着孩子们能明事理、有善心,现在孙辈们一个个都这么懂事,这比什么都强。”
正说着,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江念初牵着陈语安、陈语宁的手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丈夫陈屿——江哲和林晚星的女婿,作为大姐,她身上总带着沉稳温和的气场;江念熙和丈夫周航也带着周庭萧、周青禾赶了回来,她和江逸晨这对龙凤胎眉眼间几分相似,性格却更爽朗些,一进门就热热闹闹地喊着“爸妈、大姐、哥”。一大家子瞬间被鲜活的气息填满。
“大姐,你看这是暖暖和景郉画的?真好看。”江念熙率先凑到成长墙前,语气雀跃,转头又对江念初笑道,“还是大姐教得好,咱们家孩子们都这么有爱心。”
江念初温柔地笑了笑,摸了摸身边陈语安的头:“是孩子们本心善良,也多亏了逸晨和念熙把基金办得这么好,给孩子们做了好榜样。”
陈语安和陈语宁立刻跑到成长墙前,踮着脚尖打量:“哇,暖暖姐姐画得好棒!这是外公江哲吗?还有好多小朋友呀。”
江逸晨趁机解释:“这是暖暖和景郉送给外公的画,因为外公捐赠了基金,让山区的哥哥姐姐能上情绪管理课。”他拿起桌上的感谢信,先递给大姐江念初,又分给江念熙和周航,“你们也看看,这些都是孩子们写来的,特别真诚。”
江念初读完信,眼眶微红,转头对江逸晨和江念熙说:“你们俩这基金办得太有意义了。小时候爸妈就教我们要互帮互助,我作为大姐,总想着多照顾你们姐弟俩,现在看着你们能把这份心意扩大,帮到这么多孩子,大姐真为你们骄傲。”
江念熙性子直爽,立刻接话:“大姐说的是!咱们小时候,你总带着我和哥去给邻居孤寡老人送东西,现在轮到咱们,也得让孩子们把这份心传下去。”
周航深以为然:“说得对。庭萧、青禾,你们看,帮助别人能让这么多小朋友开心,以后咱们也一起加入,好不好?”
周庭萧立刻举起手:“好!我可以教山区的小朋友踢足球!”周青禾则小声说:“我会弹钢琴,我可以弹曲子给他们听。”
陈语安拉着陈语宁的手,转头对江念初说:“妈妈,我们可以把手工课做的小发卡、小灯笼送给山区的小朋友!”陈语宁也跟着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
苏晓从厨房端出刚切好的水果,笑着走出来——作为江逸晨的妻子,江哲和林晚星的儿媳,她早已把公益传承放在心上:“正好,我和逸晨打算以后每个月带暖暖、景郉去基金办公室整理资料,现在人多更热闹了。大姐、陈屿,你们有空也带语安、语宁一起,念熙姐和周航哥也可以带着庭萧、青禾,咱们全家齐上阵。”
“没问题!”江念初一口答应,“我和陈屿周末都有空,语安、语宁也能帮忙分类信件,还能给小朋友们写鼓励的话。作为大姐,我也该多带头,陪着孩子们一起做公益。”
江念熙补充道:“我这边可以联系单位的同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捐赠书籍和文具;周航公司有不少户外装备,也能捐一些给山区的孩子们。”
陈志鹏这时从房间里出来,手里拿着几张设计稿——他是陈屿和江念初的长子,江哲和林晚星的大外孙,也是孙辈里年纪最大的,格外懂事:“外公、外婆,爸妈,舅舅舅妈,小姨小姨夫,我设计了一些公益宣传海报,以后可以贴在基金办公室,或者发到网上,让更多人关注山区孩子的心理健康。”
江哲看着儿女们、女婿儿媳们齐心协力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样才好。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家人、一群人的事。念初作为大姐带得好头,逸晨和念熙这对龙凤胎紧随其后,咱们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不仅能帮到更多孩子,还能让咱们这个家更有凝聚力。”
林晚星拉着孙辈们围成一圈,轻声说:“孩子们,你们要记住,帮助别人不是施舍,是互相温暖。就像外公江哲捐赠基金,不是为了求回报,是希望那些小朋友能和你们一样,开心长大、没有烦恼。以后你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这份善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的人。”
江暖暖似懂非懂地点头,拉着江景郉的手说:“弟弟,以后我们要多帮小朋友,让他们都开心。”江景郉跟着“嗯”了一声,小脸上满是认真。
晚饭时,餐桌上的话题依然围绕着公益。江哲提议:“下次基金组织去山区探望,咱们全家都去,让孩子们亲眼看看那些小朋友的生活,亲身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好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应,眼里满是期待。
苏晓给江暖暖和江景郉夹了菜,笑着说:“到时候咱们可以带上孩子们准备的礼物,还有陈志鹏设计的海报,让山区的孩子们感受到更多温暖。”
陈屿补充道:“我可以提前联系当地的学校,了解一下孩子们的需求,咱们针对性地准备物资。”
周航也说:“我来安排车辆,保证大家出行顺利。”
江念初看着弟弟妹妹们忙碌的样子,笑着说:“我提前准备些常用药品和衣物,山区温差大,孩子们可能用得上。”作为大姐,她总能想得格外周全。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亲情与善意在空气中流淌。江逸晨看着满桌的家人,心里感慨万千。当初和龙凤胎妹妹江念初一起跟着大姐江念初筹备基金,只是源于一次山区走访时的触动,没想到这份初心不仅帮助了更多孩子,还让整个家庭紧紧凝聚在一起,让善良的种子在孙辈们心中生根发芽。
夜色渐深,孩子们都睡着了。江逸晨和江念初、江念熙陪着江哲、林晚星坐在客厅里,看着成长墙上那幅鲜艳的画,还有那些承载着初心的感谢信。
“爸妈,你们放心,我会和念熙一起,跟着大姐的脚步,把公益坚持做下去,把咱们家的家风传承好。”江逸晨认真地说。
江念初点点头:“是啊爸妈,有我在,会带着弟弟妹妹们把这件事做好,让孙辈们都能长成有善心、有担当的人。”
江哲点点头,握住林晚星的手:“好,好啊。看着你们姐弟仨这么和睦,齐心协力做公益,我和你妈就放心了。善良是咱们家最珍贵的财富,只要这份初心不变,咱们的家就会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有力量。”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成长墙上的画,也照亮了一家人眼中的坚定与温柔。
一周后,江家一大家子如约踏上了山区探访之路。车子驶离城市,高楼大厦渐渐被青山绿水取代,蜿蜒的山路两旁,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和散落的土坯房。孩子们趴在车窗上,好奇地打量着窗外的一切,叽叽喳喳的提问声不绝于耳。
“爸爸,这里的山好高呀!”江暖暖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眼睛里满是惊叹。
周庭萧也附和道:“比咱们城市里的公园高多了!山区的小朋友每天都要爬山上学吗?”
江逸晨点点头:“是啊,他们中的很多人,每天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孩子们听了,脸上的兴奋渐渐变成了心疼。
车子终于抵达目的地——一所坐落在山坳里的小学。教学楼是简易的两层小楼,操场是铺满碎石的空地,但门口飘扬的五星红旗却格外鲜艳。几十名穿着朴素校服的孩子早已在门口等候,他们的脸上带着羞涩又期待的笑容,眼神清澈得像山间的泉水。
江家的孩子们刚下车,就被山区的小朋友们围住了。江暖暖率先拿出自己画的一叠画,分给身边的小朋友:“这是我画的,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江景郉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把手里的小玩具一个个递出去,虽然还不会说太多话,却用小手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陈语安和陈语宁捧着装满小发卡、小灯笼的袋子,挨个分给女孩子:“这个发卡是我做的,上面有小花,很好看的!”“这个灯笼晚上能亮,送给你呀。”
周庭萧则拉起几个男孩子的手,直奔操场:“走,我教你们踢足球!”他从车上搬下带来的足球,操场上立刻响起了欢快的奔跑声和笑声,尘土飞扬间,是孩子们不分你我的亲密。
周青禾坐在教室的课桌上,指尖落在带来的电子琴上,轻轻弹奏起《小星星》。悠扬的旋律响起,山区的孩子们纷纷围过来,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她,时不时跟着哼唱几句,甜美的歌声在简陋的教室里回荡,驱散了所有陌生与羞涩。
陈志鹏则带着提前打印好的宣传海报,和陈屿、周航一起,在学校的公告栏上张贴起来。海报上,是他精心设计的图案:一个大大的爱心包裹着一群笑脸,旁边写着“用善意温暖心灵,让快乐伴你成长”,引得路过的老师频频点头称赞。
大人们也没闲着。江哲和林晚星拉着老校长的手,详细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林晚星看着孩子们冻得有些发红的小手,忍不住掏出提前准备的手套,挨个给他们戴上;江念初作为大姐,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分发物资,药品、衣物、书籍、文具被一一送到孩子们手中,她还特意留意着几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轻声询问他们的近况,温柔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江逸晨和苏晓则和情绪管理课的老师交流,了解课程开展情况,商量着后续的资助计划;江念熙性格爽朗,和几个女老师聊得投机,当场约定以后会定期寄来孩子们需要的学习用品。
午休时,江家的孩子们和山区的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带来的零食。江暖暖发现身边一个小女孩总是把饼干往口袋里塞,便小声问:“你不喜欢吃吗?”小女孩羞涩地摇摇头:“想带回家给妹妹吃。”江暖暖立刻把自己的零食分了一半给她:“给你,这样你和妹妹都能吃了。”小女孩眼睛一亮,小声说了句“谢谢”,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周庭萧看到几个小男孩穿着不合脚的旧鞋子,便跑到周航身边:“爸爸,我们下次能不能给他们带些新鞋子?他们跑起来鞋子总掉。”周航摸了摸他的头,点点头:“好,爸爸记下来,下次一定带。”
离别的时候,山区的孩子们拉着江家孩子们的手,依依不舍。一个小男孩跑到江哲面前,递给他一幅画,画的是一群人在山上种树,旁边写着“谢谢爷爷”。江哲接过画,眼眶有些湿润,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好孩子,以后爷爷还来看你们。”
车子驶离学校时,孩子们站在门口挥手,直到身影渐渐变小、消失在山路尽头。江暖暖趴在车窗上,小声说:“爸爸,我以后还想来这里,我想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玩。”
江逸晨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好,爸爸以后常带你来。”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江念初和江念熙,姐弟仨相视一笑,眼里满是默契。
回程的路上,孩子们大多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江念初看着熟睡的孩子们,感慨道:“这次来太有意义了,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帮助别人,还懂得了珍惜现在的生活。”
江念熙点点头:“是啊,比我们说多少大道理都管用。以后咱们要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这份善心一直传递下去。”
江哲看着姐弟仨和睦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与踏实。他转头对林晚星说:“你看,当初让念初带着逸晨和念熙做公益,就是想让他们懂,一家人不仅要互帮,还要把这份暖分给外人。现在好了,孙辈们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这家风算是传下去了。”
林晚星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拂过车窗上的雾气:“咱们老两口这辈子,最骄傲的不是攒下多少家业,是养出了念初这样懂事的大姐,还有逸晨、念熙这对有担当的龙凤胎。现在孙辈们一个个善良纯粹,这比什么都强。”
苏晓靠在江逸晨肩头,轻声说:“今天看到暖暖主动分零食给那个小女孩,我心里特别暖。以前总担心她被宠坏,现在才知道,言传身教比什么都管用。以后咱们每个季度都来一次,让孩子们多感受感受。”
陈屿也附和道:“是啊,陈志鹏今天贴海报的时候,还跟我聊说想做个公益公众号,把山区孩子的故事发出去,让更多人关注。这孩子长大了,有想法也有担当,多亏了大姐和爸妈的教导。”
江念初听着弟弟妹妹、女婿儿媳的话,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说。咱们只要拧成一股绳,把公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让更多孩子能开心长大,就比什么都强。下次来,我打算带孩子们一起体验下山路,让他们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轻松坐上校车。”
江念熙立刻接话:“大姐说得对!我下次把公司的户外帐篷带几顶来,再教孩子们搭帐篷、辨认植物,让他们在玩中学点东西。”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平稳行驶,窗外的夕阳把群山染成了暖橙色,车内弥漫着亲情与善意交织的温馨。江逸晨看着熟睡的江暖暖和江景郉,又看了看身边和睦的家人,心里忽然明白,这份捐赠的初心,从来都不只是物质上的帮扶,更是爱的传递、家风的传承。
回到家时,夜色已经降临。孩子们虽然疲惫,却依然兴奋地拉着江哲和林晚星,叽叽喳喳地分享着白天的经历。“外公外婆,山区的小朋友好勇敢,每天走那么远的路上学都不叫苦!”“他们还教我认识了好多山里的小花,说开花的时候特别好看!”“我答应那个小妹妹,下次要带她喜欢的画笔来!”
林晚星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眼眶里满是温柔。江哲则拿起相机,把今天拍的照片一张张导出来,准备洗好后贴在成长墙上。“以后这面墙,还要多贴些这样的照片,让孩子们记住每一次帮助别人的快乐。”他说。
陈志鹏回到房间后,立刻打开电脑,开始筹备公益公众号。他把白天拍的孩子们的笑脸、简陋的教室、蜿蜒的山路都整理出来,配上真挚的文字,标题写着“大山里的期盼,需要我们用善意点亮”。江念初悄悄走进他的房间,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忍不住露出了骄傲的笑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跟妈妈说。”
江逸晨和苏晓则在客厅里整理这次的物资清单,把孩子们提到的需求一一记下:新鞋子、更多的画笔、过冬的棉衣、课外书籍……苏晓一边记一边说:“下次咱们可以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捐赠,人多力量大,能帮孩子们解决更多问题。”
江念熙和周航也没闲着,周航联系了公司的采购部门,打算定制一批适合山区孩子穿的运动鞋;江念熙则在手机上联系了几个同事,约定周末一起整理家里的闲置书籍和衣物。
深夜,客厅里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家人们都回房休息了,只有成长墙上的那些画和照片,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江哲和林晚星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山区小男孩送的那幅画,久久没有说话。
“咱们这辈子,值了。”江哲轻声说。
林晚星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是啊,孩子们都好好的,善良懂事,一家人齐心协力做着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家的公益行动从未停歇。每个月,孩子们都会跟着大人们去基金办公室整理资料、写鼓励卡片;每季度,一家人都会带着物资去山区探望;陈志鹏的公益公众号也渐渐有了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山区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少爱心人士纷纷捐赠物资、提供帮助。
成长墙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孩子们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收到的感谢信、陈志鹏设计的宣传海报,还有一家人一起整理物资的合影。江暖暖画的那幅“全家陪山区小朋友玩玩具”的画,依然贴在最中间,鲜艳的颜色像一颗永不褪色的爱心,见证着江家的初心与孙辈们的成长。
有一次,江逸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来自那个把饼干省给妹妹吃的小女孩。信里说,她现在变得越来越开朗,情绪管理课让她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江暖暖送的画笔让她爱上了画画,她的梦想是将来成为一名画家,用画笔描绘大山的美,也描绘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江逸晨把这封信读给全家人听,孩子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江暖暖拉着江景郉的手说:“弟弟,你看,她喜欢我送的画笔!以后我们要送更多画笔给她,让她实现梦想。”
江念初看着孩子们纯真的脸庞,感慨道:“这就是公益的意义啊,我们不仅帮助了他们,也让他们有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江哲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年轻时带着念初、逸晨、念熙帮扶困难家庭的日子,想起当初支持逸晨和念熙成立基金的决定,忽然明白,善良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代代人的坚持与传承。
这份藏在捐赠里的初心,就像一颗种子,在江家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不仅为山区的孩子们遮风挡雨,也滋养着江家孙辈们的成长。而这份初心与爱,还会继续传递下去,温暖更多人,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之路。
喜欢掌心的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掌心的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