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处那人仓促离开后,实验室里凝滞的空气许久才重新开始流动。李立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陈默沉静得近乎冰冷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只是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用力敲了一下键盘,屏幕上的动画效果应声消失。赵昊把头埋得更低,笔尖在纸上划动的速度却慢了下来,透着一丝心不在焉的警惕。李娟默默地将抽屉又检查了一遍,确认关严实了。
陈默回到电脑前,那个后台监控窗口依旧平静。对方线上吃了瘪,线下试探又被硬顶了回去,短时间内应该会蛰伏。但他指尖敲击桌面的频率,比平时快了一丝。
这种被人明目张胆窥视、甚至试图伸手进来的感觉,像皮肤上沾了一层洗不掉的油腻,让人从心底泛起膈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对方的急切和粗暴,意味着他们不会轻易放弃。
下午的时光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紧绷的氛围中流逝。窗外的阳光逐渐变得柔和,给仪器设备镀上一层暖色的边。
突然,一阵略显突兀的欢快手机铃声响起,是李立的。他抓起来看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接通,语气变得热络甚至带着点受宠若惊:“喂?王哥?哎呀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请我吃饭?这……这多不好意思……”
实验室很安静,电话那头隐约传来一个爽朗的男声,带着笑意,具体内容听不清,但那股热情劲儿几乎要透过话筒溢出来。
李立一边听一边点头,嘴角忍不住向上咧:“哎哟,王哥您太客气了……行行行,您说地方,我肯定到!正好我这儿还有个技术问题想请教您呢……好嘞好嘞,晚上见!”
他挂了电话,脸上还残留着兴奋的红光,对着空气挥了下拳头:“嘿!龙腾科技的王哥!居然还记得我,说要给我介绍几个业界大牛认识!”他转向陈默,语气雀跃,“老师,就是上次大赛后过来跟咱们聊过的那位,龙腾的技术大牛!人特好!”
陈默抬眸看了他一眼,目光沉静,看不出喜怒。那位“王哥”,他有点印象,大赛后确实来过,对李立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赞赏,交换了联系方式。龙腾科技,国内行业的领头羊之一,相比那个背景暧昧的“星海”,风评要好上太多。
“嗯。”陈默应了一声,算是回应。
李立还沉浸在兴奋中,搓着手:“说不定还能聊聊项目合作的机会呢!咱们那个新算法……”他话说到一半,对上陈默平静无波的眼神,声音不自觉小了下去,挠挠头,“呃……我就去吃饭,吃饭……”
陈默没再说什么,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李立讪讪地坐了回去,但敲代码的节奏明显轻快了不少。
傍晚时分,李立提前收拾东西,哼着歌走了。实验室里剩下陈默、赵昊和李娟。没人说话,只有仪器运行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
天色渐暗,陈默正准备让剩下的两个学生也早点回去,实验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这一次的敲门声沉稳、克制,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规矩感。
李娟离门近,起身打开。
门口站着两个人。前面一位是学校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姓刘,平时极少出现在这种基层实验室。他脸上带着惯常的、略显疏离的微笑。而在他身后半步,是一个穿着深色西装、身姿笔挺的中年男人,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得像能穿透人心,无声地扫过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最后落在陈默身上。他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材质硬挺,一丝褶皱也无。
“陈老师,还在忙啊?”刘副校长笑着开口,语气温和,“没打扰你们吧?”
陈默站起身:“刘校长。没有,请进。”
刘副校长侧身让出后面的中年男人:“介绍一下,这位是国重实验室筹备办的郑主任。郑主任,这位就是陈默陈老师,我们学校年轻有为的科研骨干。”
郑主任上前一步,伸出右手:“陈老师,久仰。”他的手掌干燥有力,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但时间很短,一触即分,带着一种高效的利落感。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
“郑主任。”陈默与他握了一下手。
“郑主任这次来,主要是想调研一下我们学校在人工智能和传感融合这几个前沿方向的科研实力,为下一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布局做摸底。”刘副校长在一旁笑着解释,“我第一时间就想到陈老师你们这里了,可是我们学校的金字招牌。”
郑主任的目光已经再次扫过实验室那些略显陈旧的设备和堆放的杂物,最后回到陈默脸上,没有任何客套的赞美,直接切入主题:“陈老师,听说你带领学生在前沿感知与决策领域做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索。省赛的作品我看过报告,思路很新颖,不是纸上谈兵。”
他的语气是陈述式的,不像夸奖,更像一种冷静的评估。
“只是些初步的尝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陈默回答得同样平静。
“科研就是在不断试错中前进。”郑主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薄薄的、封面印着机密字样的文件袋,但没有打开,只是用手指点了点,“目前国际上前沿的几个技术方向,遭遇的瓶颈很大。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你们的技术路径,似乎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解决视角。”
他的问题开始变得具体而深入,直指几个当前领域内公认的技术难点和卡脖子环节。他没有询问陈默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而是直接探讨如果按照陈默团队目前展现的技术路线延伸下去,可能会在哪些环节遇到怎样的挑战,以及理论上是否存在突破的可能。
他的用词极其专业,甚至带着一点内部术语,显然对领域有着极深的了解,绝非一般的行政调研人员。
陈默的回答依旧简洁,避开了核心细节,但对其中的技术逻辑和潜在难点分析得清晰透彻。两人语速都不快,一问一答间,却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技术推演。
刘副校长在一旁听着,脸上的笑容稍微有些僵硬,他显然插不进话,只能偶尔点头表示认同。
赵昊和李娟早已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屏息听着,眼神里充满了惊愕和隐约的兴奋。他们能听懂一部分,但更多的东西超出了他们目前的认知边界,只觉得那些对话里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和一种令人心悸的深度。
郑主任听着,脸上始终没有什么表情,但那双锐利的眼睛里,偶尔会闪过一丝极细微的光亮,像是精密仪器捕捉到了预期的信号。
对话持续了约莫一刻钟。郑主任忽然停了下来,他合上那份并未打开的文件袋,重新放回公文包。
“感谢你的时间,陈老师。你的见解很有启发性。”他说道,语气依旧平稳,听不出任何倾向性,“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很快会启动指南。鼓励交叉创新,鼓励解决真问题。希望能在后续的竞争中看到你们更成熟的方案。”
他说完,对刘副校长微微颔首:“刘校长,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刘副校长连忙点头:“好好,郑主任我送您。”
郑主任最后看了陈默一眼,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半秒,似乎想确认什么,随即转身,步伐稳健地离开。刘副校长紧跟其后。
实验室的门轻轻关上,将外面世界的一切又隔绝开来。
室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赵昊和李娟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一动不动,仿佛被那短暂而高密度的对话抽走了魂。
陈默站在原地,看着那扇紧闭的门,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袖口的一粒纽扣。
国重筹备办?技术摸底?
那双过于锐利和冷静的眼睛,可不像是一个单纯的实验室主任。
喜欢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