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素来重诺,他既已允诺出兵,又何必再催?”
韩虎脚步一顿,头也不回地解释了一句,便继续往前走。
马素衾望着韩虎离去的背影陷入深思,心中对韩栎的不满早已不翼而飞。
与此同时,庆齐初次大战已分出胜负。
解宝凭着超高配置的真气军阵大败朱定军,杀得其两万精兵只剩一半。
若非关键时候收到解珲的求援,剩下的一半恐怕也会没了大半。
而在解宝的支援下,庆军也是得已成功逃脱,撤退至龙首山休整。
“末将无能,未能拖住庆国世子,以致陛下败庆之计未能圆满,请陛下责罚。”
齐军大营,朱定军背负荆条,当着众将的面向萧辉请罪。
萧辉将他扶起,笑道:“此战大将军已经尽力,何罪之有?”
“况且若非你领兵来此,朕又如何能大胜解珲。”
“因此大将军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啊!”
“谢陛下体谅。”
朱定军心中一松,他之所以来上这么一出,除了有作战不力之嫌,最重要的是不想为罗栋领兵来袭一事背锅。
所谓纸是包不住火的,萧辉虽然暂时瞒住了众将,但要不了多久罗栋来袭的事就会传来。
届时群情激愤,他这个宗师也未必顶得住。
如今有了萧辉亲自认证的功劳,想来众人也该明白不是他不想回援,而是陛下不想让他回援。
“陛下,庆军虽败,但尚未退回蜀州,末将以为当趁胜追击,一鼓作气将之赶出大齐。”
谢若林抱拳,说出他自己也是在场大多数人心中的想法。
萧辉摇头,一脸沉重地众人道:
“之前大战在即,为免影响到诸位,朕隐瞒了你们一件大事。”
“如今既已获胜,朕也该告诉你们真相了。不久前太昌方面传来消息,罗栋领兵三万来袭。”
众将大惊,看了看萧辉又下意识地去看朱定军,他们脸上均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显然若非这两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大将军,他们绝对会破口大骂。
毕竟他们的家小、财富都在太昌,要是被罗栋攻破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此事是朕的错,是朕传令给朱大将军,倘若在他离开太昌三日之内,罗栋大军都没有动,就全力来助战。”
“谁能想到,罗栋会在第四日出兵。”萧辉接着开口道。
朱定军嘴角一抽,他感觉自己被萧辉算计了。
不过对方是皇帝,他还能反驳不成?
陆景行道:“陛下,太昌不容有失,事已至此,还请陛下拿个主意。”
萧辉道:“诸位放心,朕已决定待会便与朱大将军先行返回太昌,组织城中所有人防守。”
众人松了一口气,无论怎么讲,他们这个陛下还是很有担当的。
萧辉接着道:“陆侍中,朕走后,军中大小事务由你安排。倘若被庆军察觉到什么,他们进你就退。”
“微臣领旨。”陆景行回道。
“谢若林、刘志、钱均、蒋同,你们各带一千人,准备好了就出发,朕和朱大将军会在太昌坚守到你们来援。”
谢若林四人皆有成丹修为,有他们四个再加上四千精兵,萧辉与朱定军想要守住太昌并不难。
“诺。”四人齐声应道,众人心中也再无疑虑,齐皇的这番安排没毛病。
陆景行提醒道:“陛下,大周与魏国皆是大齐的盟友,可以请它们出兵胁迫陈贼。”
“尤其是魏国,倘若它能出兵攻取秦州安西郡,恐怕连庆军都要被吓回去。”
萧辉回道:“陆侍中放心,此事朕已安排人去办,只是尚未有回信。”
“还有其他事吗?没事的话,朕与朱大将军现在就要出发了。”
众人连连摇头,他们巴不得萧辉两人赶紧走。
另一边,庆军大营。
解珲召集麾下文武,讨论撤兵一事。
“父王,凭借此地地势之险,齐军就算全力来攻,咱们也能守住。”
“反观大齐,国都太昌空虚,他们不可能一直放任不管。”
“因此儿臣以为不必再撤,就在此地与大齐对耗,等待战机的到来。”
解宝率先表态,战争使人成长,刚大胜的他已有把握给自己的真气军阵再添一千人,自然不愿就此停战。
“什么战机?齐王被大周与魏国看得死死的,他敢派兵渡江取太昌吗?”
“以末将之见,还是早早退回蜀州为宜。”
杜兴冷笑反驳,他是最早追随解珲的那批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用不着给解宝这个世子面子。
之前大战,他随解珲对战萧辉大军,被齐军打成重伤,差点就死在战场上,自然不愿再战。
解宝大怒,刚想反唇相讥,却被杨云打断道:“提到太昌,属下以为齐皇所言未必为真,兴许罗栋的兵马已经渡江。”
解珲瞬间来了兴趣,忙问道:“军师的意思是?”
杨云回道:“属下以为咱们不必急着做决定,还是先观望一阵再说。”
“没错,敌人的话不可信,我们应该调查清楚再谈。”
解宝立即附和,说完还瞪了杜兴一眼。
杜兴只得装作看不见,毕竟杨云如今正得庆王信任,反驳他实属不智。
再说对方所言颇为有理,他也找不到理由反驳。
解珲颔首,道:“既如此,那就按军师的意思办吧。”
会议就此结束,众人各归其位,解宝却找上杨云,恭声请教:
“军师,你可有办法提前知晓罗栋是否出兵?”
杨云不答,反问道:“世子想做什么?”
“当然是袭营。”解宝如实道。
杨云伸出三根手指,道:“三天,三天之内倘若齐军未动,那么罗栋的大军定然已经攻齐。”
“不过我要提醒世子的是,罗栋会因太昌空虚而渡江,也会因大周与魏发兵而退军。”
“宗师的速度有多快你是知道的,我估计齐军大营没有宗师坐镇的日子不会有多久。”
解宝诧异道:“军师以为罗栋一旦发兵,大周与魏国也一定会跟着发兵?”
杨云点头,叹道:“大周不好说,但魏王毕竟年轻。”
“你也知道,身居高位的年轻人一般都气盛,他岂会对罗栋出兵一事坐视不管?”
解宝了然,拱手道:“军师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喜欢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