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头领进位为王!”
议事大厅内,顾冒刚在主位坐下,众人便在聂鹏的带领下齐齐跪下高呼。
面对众人想进步的心,顾冒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不是兴奋,而是……
粗糙,太粗糙了!
不说行些鬼神之事,至少王袍得准备一件,至不济搞张王座或王旗撑撑场面也行。
像这样高呼一声,就想着老大称王,小弟升官的行为搞得像是占山为王的土匪一样。
想到这,顾冒失望地摇了摇头,然后一言不发,就这么和他们对峙起来。
反正坐着比跪着舒服,看谁先撑不住。
过了片刻,见顾冒迟迟不表态,聂鹏作为“带头大哥”不得不开口问道:
“大头领不想当王?”
顾冒摇头,相比于王,他更想当皇帝。
他看着聂鹏不解的眼神问道:“现在称王对我有什么好处?”
聂鹏下意识回道:“当王威风啊!”
顾冒闻言差点笑出声来,这个理由还真是朴实无华。
“那我问你,今有九岁小童,聚伙伴七八个,在柳树下自立为王,你觉得他威风吗?”
“大头领说笑了,这小儿不过是茶余饭后一笑谈,有何威风可言。”聂鹏笑道。
“那你觉得参与他自立为王的八九个伙伴觉得他威风吗?”顾冒又问。
聂鹏略一思考,道:“可能觉得好玩,可能觉得好笑,当然也可能觉得威风。”
说到最后,聂鹏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
顾冒见他已经领悟到了,便淡然道:“诸位请起,此事到此为止。”
两日后,萧辉使者到来,提出要见顾冒一面。
顾冒不敢托大,自然接见了他。
“在下一路北上,见各处义军纷纷称王,唯顾大头领不见动静,莫非心慕我帝乎?”
大齐使者谢玉书寒暄过后便好奇道。
顾冒想到别人都称王,唯独他不称王,确实有点刺眼,便点头应道:
“没错,我正是此意。”
说到这他朝南方一拱手才继续道:“只恨我与太昌相隔太远,未能得见天颜,也不知皇帝陛下是否愿意接纳我。”
“顾大头领之名我帝有所耳闻,若是得知你愿意投大齐,必然愿意予你封侯之位。”谢玉书回道。
顾冒大喜,笑道:“那真是太好了,若能成大齐之侯,我一定不会忘记谢先生的。”
“顾大头领放心好了,此事就包在我身上。”谢玉书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就谢过谢先生了。”顾冒朝谢玉书深深一拜,然后好奇道:“对了,谢先生还未请教你此次来找我有什么事?”
“你尽管开金口,我一定努力帮你。”
谢玉书回道:“眼下大虞主力一南一北分别被我帝与胡人牵制住,京都空虚,正是为天下百姓砍下昏君头颅的时候。”
“我此行正是为了此事,顾大头领以为如何?”
顾冒闻言面露疑惑之色,道:
“实不相瞒,不久前我见过丁卓使者。他说丁卓马上要撑不住了,谢先生为何说北方主力被胡人牵制住。”
谢玉书诧异地看了顾冒一眼,面色古怪道:“我一个南人,都听说过帝命在韦这一谣言,顾大头领为何还要与我装傻?”
“你觉得若是韦一笑知道你去打京都杀昏君,他会出兵拦你吗?”
“原来如此。”顾冒颔首。
“如何,现在顾大头领可愿出兵?”谢玉书问道。
“当然愿意,这种事怎么能少得了我们黄巾军。不知什么时候发兵为宜?”顾冒大喜道。
“果然是没什么见识的大老粗,随便忽悠几句就乖乖卖命。”
谢玉书在心中对顾冒越发鄙夷,面上却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毕竟就像你说的胡人将败,韦一笑也不好拖太久。”
“那好,我现在就去安排。”顾冒正色道:“我想早点成为大齐之臣,不知谢先生可否为我奔走?”
谢玉书刚想拒绝,他要亲眼见到顾冒发兵任务才算完成,却没想到又听见顾冒憧憬道:
“若是能在攻京都前成为齐臣,那黄巾军一定会更不怕死。”
谢玉书瞬间意识到不给顾冒大齐的官位,顾冒是不会领黄巾军去攻京都的。
于是他笑道:“既如此,我现在就出发,也请顾大头领不要忘记我们的约定。”
“这是自然,谢先生辛苦了。”顾冒回道。
谢玉书一走,刘患就开口问道:“大头领,我们真的要去打京都吗?”
顾冒摇头回道:“不打,做做样子就行。此事你去负责,做出发兵一万五千的样子。”
“是。”刘患领命离去。
他知道顾冒这是担心谢玉书还在暗中观察,特意用来迷惑谢玉书的假动作。
当晚,胡萝卜带着一个人秘密来访。
“张开山,你觉得公孙荣说的是真是假?”顾冒听过情报后,笑吟吟地问道。
“小人不知,还请大头领明察。”张开山回道。
“那你为何非要见我才肯说?”顾冒问道。
“小人别无他意,只想向大头领证明我的忠心。”张开山如实答道。
他心里苦啊!第一次见面就被顾冒任为伍佰主,那时他以为顾冒慧眼识英雄,心中自起了三分傲气。
后来打胡人时,听到顾冒撤退的命令,对胡人的仇恨让他跟着公孙荣冲锋。
再后来公孙荣败退撤到九原城上,他还以为九原城已经投靠大头领,也没有多想什么。
等到他意识不对的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将错就错。
于是当他随赤林残军回归义军,自然被顾冒一撸到底,从堂堂伍佰主变为一个大头兵。
每天干苦力,三天饿两顿。
这让他怎么忍受得了,几次生出逃跑的想法,但最后都放弃了。
一来不一定逃得了,被抓回来更惨。
二来他家里人还在顾冒治下,若是他逃了,指不定顾冒会怎么对付他的家人。
于是他一直熬着,反正等再打仗时他只要立功就有机会重回伍佰主,甚至当上仟将也不是不可能。
可接下来他一直盼啊盼,都没盼到打仗,倒是把公孙荣的密信给盼来了。
待他看完信中的内容,便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夜会顾冒。
喜欢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