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九天十地天地法则的深度共鸣,以及对合体期“身化天地”的向往,并未让林玄忽视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攻击手段的匮乏。隐匿与防御固然是生存的根本,但若危机真正降临,面对那可能来自星空之外的“牧守”或其爪牙,仅靠藏匿与抵挡,终究被动。他需要一张足够隐蔽、足够致命,能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或至少能为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的底牌。
这张底牌,他依旧选择在自己最为熟悉的【尘】之神通上寻求突破。
最初的【尘】,是压缩实体物质,赋予其极致的质量与速度,追求点对点的物理破坏力。后来融入隐匿、隔绝道韵,使其更具功能性。但林玄清楚,面对可能超越此界认知的高阶存在,单纯的物质压缩攻击,恐怕收效甚微。对方或许拥有更诡异的身躯结构,或能轻易化解物质层面的冲击。
他的目光,投向了构成世界的更基础层面——空间本身,以及那些游离在虚空中的、最细微的法则碎片。
一个大胆至极的构想在他心中成型:能否不再依赖实体物质,而是直接于虚无之中,捕捉、压缩那些最微小的空间尘埃(空间结构最基础的不稳定涟漪)乃至破碎的法则线条,凝聚成一粒全新的、“虚无”之尘?
此念一生,便再难遏制。
林玄再次离开了云雾山脉洞府,这一次,他直上九天,穿越了厚重的云层与紊乱的罡风层,来到了接近世界壁垒边缘的虚无地带。这里灵气稀薄近乎于无,四周是永恒的黑暗与冰冷,只有远方隐约可见的星辰提供着微弱的光亮,以及无处不在的空间微澜和偶尔闪烁即逝的、破碎的法则灵光。
他悬停于此,周身【尘】之神通自然流转,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几乎与这片虚无融为一体。随后,他开始了极其艰难的尝试。
神识如同最精细的渔网,被放大到极致,小心翼翼地探入周围的虚空,试图捕捉那些比尘埃更细微万倍的空间涟漪,以及那些如同萤火般生灭不定的破碎法则线条。这个过程对神识的消耗巨大,且要求控制力达到一种变态的精度,稍有不慎,不仅无法捕捉目标,反而可能引动空间反噬,或被混乱的法则碎片伤及元神。
最初,他连稳定地“看”清那些目标都难以做到。虚无之中,并非真正的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各种难以理解的微观起伏和能量涨落。他的神识往往在触及目标的瞬间,便因其过于微小和不稳定而失去锁定,或者干脆将其震散。
失败,无数次失败。
数十年光阴,就在这无尽的尝试与失败中悄然流逝。林玄的心神完全沉浸在这种微观世界的探索与征服之中。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处何地,眼中只有那些闪烁不定、难以捉摸的“虚无材料”。他的神识在一次次的损耗与恢复中,变得愈发坚韧、凝练,对空间结构和法则碎片的感知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微层次。
系统奖励的那枚【法则碎片——隐】,在此过程中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其中蕴含的关于“敛息”、“归于平凡”的本质道理,让他对如何让自身神识更温和、更不起眼地融入这片虚无,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大降低了捕捉过程中对目标的干扰。
不知经历了多少万次的徒劳无功,某一刻,当他的神识以某种极其玄妙的频率振动,如同情人的低语般拂过一道细微的空间褶皱时,那道褶皱竟没有如同往常般消散或反弹,而是微微一颤,如同被安抚的野兽,顺从地被他的神念包裹、牵引。
成功了第一步!
林玄心神古井无波,没有丝毫喜悦,只有全神贯注的冷静。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玄妙的神识频率,开始缓缓压缩这道被捕获的空间褶皱。
压缩的过程更是凶险万分。空间本身具备强大的张力与恢复性,强行压缩,极易引发局部的空间崩塌,那产生的破坏力足以重创甚至湮灭炼虚修士。林玄必须如同最顶尖的工匠,在刀尖上跳舞,以自身对空间法则的领悟,引导着压缩的方向与力度,使其向内、向最核心的一点,平稳而坚定地坍缩。
时间一点点过去,那道细微的空间褶皱在他的指尖前方,被压缩成了一个肉眼与神识都几乎无法察觉的“点”。它没有颜色,没有质量,不散发任何能量波动,甚至连存在的“感觉”都微弱到极致。若非林玄是它的创造者,与它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恐怕也会将其忽略。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无”中,林玄却能清晰地感应到,其中蕴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恐怖力量——那是空间结构被强行扭曲、坍缩到极致后,产生的绝对虚无之力。
他心念微动,指尖轻弹。
那粒【虚尘】无声无息地射出,没有破空声,没有光芒,没有能量涟漪。但在它经过的路径上,虚空仿佛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痕迹,留下了一道极细微、瞬间便愈合的绝对虚无轨迹。那不是撕裂,而是彻底的“湮灭”,将路径上的一切,包括最基础的空间结构,都暂时性地归于寂无。
威力远超之前任何形式的【尘】!而且,由于其本身近乎“无”的特性,以及攻击方式并非能量冲击而是空间层面的直接抹除,其隐蔽性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常规的神识探测几乎无法捕捉其发射轨迹与攻击落点。
林玄看着指尖前方那仿佛什么都不存在的虚空,感受着那粒【虚尘】射出后残留的、一丝微不可查的空间修复涟漪,眼中终于闪过一抹深邃的光芒。
此物,已非简单的隐匿或攻击,更像是触摸到了一丝“归于寂灭”的法则边缘。
“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低声自语,声音在这片虚无中消散,未曾激起半点回响,“此技,或可称【归寂】。”
他将这新生的、尚需不断完善和强化的杀招雏形,深深埋藏于心底。这粒于九天虚无中画出的“尘”,将是他应对那未知恐怖时,最隐晦,也最决绝的回应。
喜欢低调修炼百年,徒手可斩真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低调修炼百年,徒手可斩真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