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月台上汽笛低鸣,人群熙攘。宋少轩正为杨玉亭与赵大人送行。杨玉亭临上车前,握住宋少轩的手笑道:
“此番多亏少轩兄鼎力相助。我留了个箱子在府上,是那金矿的第一批产出,约莫三十多斤,聊表心意。”
他话锋一转,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你手下那几位学生,着实是干才!勘探寻脉的本事堪称一绝。不如就让他们留在奉天吧,我必定上报张帅,给予最优厚的待遇,断然不会亏待。”
宋少轩闻言,微笑着摇了摇头,语气温和却拒绝了他的提议:“大人厚爱,宋某代他们心领了。只是他们眼下最紧要的差事,并非勘探一矿一地,而是要配合测绘队,踏遍大江南北,绘制出精确的军用地图。”
他神色转为凝重,“咱们现在用的,还是前朝留下的草图,误差惊人。若按图索骥,炮火能偏出二里地去。大人您是炮兵出身,深知其中利害。我既接手了军校建设,这便是头等大事,不敢不全力以赴啊。”
“此言甚是!是我想得窄了。”杨玉亭一听便明,虽有些遗憾,却也立刻领会了这背后的战略意义,不再勉强。
一旁的赵大人见话别得差不多了,便从随从手中取过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递了过来:“甘雨,这个你拿着。是黎秉经送我的玩意儿,于我不过是件摆设。听闻你素来雅好此道,回到津门后,我再让人给你送一整箱过来,府上这类东西多得是。”
他抬眼看了看火车,催促道:“时辰到了,咱们该上车了。放心,不久之后,定有再见之期。”
“多谢赵大人厚赐!宋某就此别过,恭送二位大人,一路顺风!”宋少轩双手接过木匣,躬身深深一揖。
他直起身,立于喧嚣的月台上,目送那一行人登上列车,直至火车消失在视野尽头,方才转身离去。
回到老裕丰茶馆,甫一进门,便见金玉林正坐在大厅里,笑呵呵地逗弄着怀中的孩子,一旁的方暖暖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溺爱。
“当家的,宋爷回来了,孩子给我吧。”听见外头的动静,方暖暖赶忙轻声提醒。
金玉林这才恋恋不舍地将孩子交给媳妇,起身迎上前。与宋少轩寒暄几句后,他便压低声音道:“宋爷,那边的事都妥了。您看这建造的事,接下来如何安排?”
“替我跑一趟沪市,找这个人。”宋少轩递过一张纸条,“无论他开什么价,都应下来,务必将他请到京城。”
金玉林接过纸条一看,顿时愣住:“这……宋爷,京城里修园起宅的能工巧匠多了去了,为何要舍近求远,特意去沪市请人?这一来一回耽搁工夫不说,底细也未必清楚,您看这是不是……”
“自然是有人举荐,此人非同一般,是正儿八经自费留洋,在花旗国学过真本事的。”宋少轩解释道,“咱们要建的是标准西式建筑,京城里懂行的那些,哪个不是拿鼻孔看人?这帮爷给皇家修惯了园子,手艺虽好,可刀也磨得飞快。修个寻常院子都敢报价数十万,我便是钱多,也不是这般烧法。”
“您这么一说,小的就明白了。”金玉林恍然大悟,“您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说来也是,京城八大匠作行,半数以上都与皇家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佛爷当年可谓以一己之力,养肥了这几大家。他们个个家底千万,若请他们出手,这排房子怕是得修上个十年八年,花费更将是个天文数字。
然而,宋少轩心中还隐去一层未说透的考量:他要找的这位,乃是未来民国建筑界的泰斗之一,更是一位极为务实的建筑商。其特点正是修建得又快又好,后来抗战前华夏在赣省抢建的洪都飞机厂,便是由他主持,历经战火考验依然坚固异常。此人更是承建了沪上多处知名建筑,实力毋庸置疑。
宋少轩找他来,不仅是为了眼前这排房子,更是为后续的兵工厂以及津门一系列工厂的兴建布局。这封信,便是他提前抛出的橄榄枝,意在告诉对方:北方有足以让你攒足“第一桶金”的大生意正在等你。
安排完金玉林,张广便凑上前来,压低嗓音禀报:“爷,有客到。我瞧着……来者不善。是那个东洋人佐藤,看他那架势,怕是没憋什么好屁。”
“无妨,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去会会他便是。”宋少轩神色如常。在这乱世之中,东洋人是一道绕不开的坎。他们觊觎神州已非一日,如同暗夜中的豺狼,始终贼心不死。如今见华夏积弱,便愈发蠢蠢欲动,意图趁火打劫。此时找上门来,他丝毫不觉意外。
雅间之内,佐藤早已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他一大清早便来了,枯坐了两个时辰,得到的回复始终是“宋爷不在”。但他等不起,这是总部亲自下达的指令,连大使都破例召见,委以重任,他岂敢有半分差池?
正当他焦灼难耐之际,敲门声终于响起。一声回复之后,宋少轩推门而入,拱手道:“佐藤先生,劳您久候。宋某俗务缠身,实在是抱歉。”
“哪里哪里!”佐藤瞬间变脸,堆起满脸虚伪的笑容,“宋先生如今既是商场巨擘,又是官场新贵,忙碌是自然的,是在下冒昧打扰了。”
宋少轩看着他那副谄媚的模样,仿佛见到了一只摇尾乞怜的秋田犬,心中一阵厌恶,却也不动声色,引他落座后,开门见山地问道:“佐藤先生如此急切地找我,不知所为何事?莫非还是生意上的往来?”
他这是明知故问,意在掌握主动,不想与对方多做纠缠。同时,他也在脑海中悄然“打开”了直播间,让杨安华帮着参谋,以防言语有失。
“宋先生,你我乃是朋友,难道非要有什么事才能登门拜访吗?”佐藤这只老狐狸依旧沉得住气,并不直接说明来意,反而笑着捧出一个精美的锦盒,推到宋少轩面前,“在下今日特来,是为恭贺宋先生高升。”
送礼?看来此事不小,需小心应付。宋少轩暗暗告诫自己。
喜欢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