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文人清高,可清高填不饱肚子。反倒是那些没多少墨水的,只要脑子活络、马屁拍得恰到好处,往往能平步青云,混得如鱼得水。
今日城中最大的风波,源于一份新出的报刊。其上赫然揭露了朝中大员卖官鬻爵的丑行,更直指东洋正金银行以重金贿赂朝廷要员,换取国家利益的出让。
这消息如同石子投进滚油,不仅民间哗然,朝堂之上更是翻了天。有气节的文官们纷纷上奏弹劾,一众往日的同僚也见风使舵,墙倒众人推般要求将涉案者打入宗人府问罪。
可他们在痛斥恶行的同时,也暗中下令彻查此事。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些人分明知晓内幕,却借着发难意图推翻现有的掌权者。而敢做这种事的,不是姓袁的手下,便是南方的乱党!
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粤省会馆曾住进四位南方客商,他们行踪匆匆,来时仓促,去时也悄无声息,却购置了大量印刷设备与纸张。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事实:他们是南方乱党。
更令人震惊的是,与这伙人往来最密的,竟是常家大少爷常载明。官府当即下令,抄没常家所有家产,家属尽数打入大牢。
可偏偏此时,常大少爷已远赴东瀛留洋,二小姐又远在津门,其夫君还是租界官员,都得以置身事外。最终,倒霉的只有常三爷一家。不仅家产被悉数查抄,一家人还被投入大牢。昔日风光的常三爷,转瞬间成了阶下囚。
不过,他的大哥常载明并非那般狠心。虽说兄弟二人同父异母,但毕竟是一同长大的手足。因此离京之后,还是托了朋友前来探查情况。
来人名为黎萧鹏,其父是粤军军官。他早年曾跟随粤军总教习黄麒英习武,后见军队无能、洋人欺凌日甚,心中痛惜不已。于是家中长子黎萧鹏随黄家改学医术,次子则远赴东洋研习军事,一家皆是坚定的革命党人。
此番受托来到京城,黎萧鹏第一时间便赶往老裕丰茶馆。一来是找宋少轩回礼,二来也是为了打听常家的情况。
他拱手向宋少轩道谢,递过一张银票:“宋掌柜肯出手相助,我等感激不尽。这点心意,一来是补还票钱,二来也算酬谢。你办事稳妥,遇事不慌,实在是个通透人。我看你年纪轻轻,又有爱国之心,不如加入我们,一同推翻这腐朽朝廷,让那些昏聩的老派旗人下台,换有识之士力挽狂澜,改写我华夏任人欺凌的历史。”
宋少轩忙示意他噤声,左右扫视一圈,将银票收好:“常三爷的情况我已经跟你说了,前因后果也讲得明白。我心里是十分赞成革命党主张的,可我人微言轻,不过是个茶馆老板,实在经不起折腾。就不多留你了,说实话我这人……咳咳咳。”
他突然一阵剧咳,声音嘶哑刺耳,竟带着肺腔里的杂音。黎萧鹏见状,连忙拉住他手腕诊脉,神色一凛问道:“宋掌柜,近来可有遇上什么不寻常的人?是否有人动过你的经脉?”
宋少轩一脸疑惑的看着他,搜肠刮肚回想近日琐事,唯有那位姚总管来店里取章老三的东西时,言行透着说不出的古怪。他心念急转,隐去旁枝末节,将此节告知了黎萧鹏。
黎萧鹏听罢,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惊骇:“若是宫里的人出手那就错不了了!黎某没有猜错的话,这就是那失传已久的“北荒劫脉手”!”
他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带着一种面对禁忌的凝重,“江湖上只闻其名,如鬼似魅。相传是多尔衮自前朝高人处取得武技,收录起来作为培养宫廷死士的手段。百年来几乎无人得见真容。传说其唯一的传人潜踪于赣省郊县,江湖人畏之如虎,称其为——“五百钱”!”
黎萧鹏对此讳疾忌深,仿佛那名字本身就带着寒气:“此等邪功,专擅分筋错脉,暗蚀生机!其歹毒之处,在于中招之初,往往浑若无事,待到那阴劲如跗骨之蛆般悄然发作,轻则经脉尽毁,沦为废人;重则生机断绝,暴毙而亡!宋兄弟,你定是无意间犯了宫里哪位煞星的禁忌!”
宋少轩猛然想起姚总管离去时拍在他肩头的那一下!莫非就是那时下的黑手!自己明明已交出东西,未透露章老三分毫消息,可他们依旧不放心,竟还是下了死手!
他素来不愿惹事,但这世道视人命如草芥,尤其像他这样的无名小卒,杀之如同碾死一只蚂蚁!
强烈的求生欲瞬间爆发,宋少轩急声道:“黎兄弟!我这情况可还有救?若有一线生机,求黎兄施以援手!我必当竭尽全力,报答黎兄大恩!”
黎萧鹏凝神诊脉良久,紧蹙的眉头终于稍展,长舒一口气:“万幸!那阴劲只侵了肺、脾二经,尚未深入脏腑。眼下用药调理,尚可遏制。”
他提笔便写方子,“我先开个方子,你即刻去抓药,每日三贴,务必按时煎服,暂缓其势。待我寻访京中精通此道的名师,再为你另开根治之方,或有一线转机。”
宋少轩千恩万谢,接过那纸药方,如同攥住一根救命稻草。黎萧鹏又再三叮嘱,方才匆匆离去。
门扉合上,方才那点劫后余生的庆幸迅速消散,一股深切的寒意爬上宋少轩的脊背。这“一线转机”到底有多少几率?
那传说中的“五百钱”,真能轻易化解么?他颓然坐下,指尖冰凉。原以为这时代不过是画卷上的山水,未曾想才踏足不久,便已身陷这等无妄之灾。这世道,远非书中描绘的那般平淡,分明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不久之后骤生的变故,更是如同一只无形巨手,硬生生将宋少轩推上了另一条路。一条与他当初抉择南辕北辙的道路。这并非是他忽然开了窍,长了见识,而是这滚滚向前的残酷时势,裹挟着他,身不由己地卷入洪流,一步步行去,再难回头。
喜欢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