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昭那句“我们会带你一起走”的话音尚未完全消散在辽东凛冽的寒风之中,却已然化作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彻底凝聚了这支刚刚经历了考验的队伍。士兵们不再有任何疑虑,他们立刻遵从顾昭的指示,用两根结实的树枝和一件破旧的棉甲,熟练地制作成了一副简易的担架,小心翼翼地将刚刚陷入昏睡的孙郎中抬了上去。
“不抛弃袍泽”这句誓言,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被赋予了沉甸甸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重量。
就在这片刻的忙碌之中,本着除恶务尽、不留任何隐患的战场本能,王五正提着刀,对那几具掩盖了孙郎中的明军尸体做最后的检查,以防有诈。他粗暴地将一具压在最下面的尸体掀开,准备确认其是否真的已经死透,然而,就在尸体被翻动的那一瞬间,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猛地收缩成了针尖大小。
在被挪开的尸体与冰冷的地面之间那狭小的缝隙里,竟然蜷缩着一个活生生的人!
“还有个活的!”王五发出一声低沉的惊呼,这一次,他的声音里没有半点恐惧,只有浓浓的错愕与警惕。
众人闻声,立刻又一次围拢过来,手中的兵器下意识地对准了那个方向。他们看清了,那是一个被反剪着双手、用粗糙的麻绳捆得结结实实的年轻人,他的嘴里被塞着一大团破布,堵得严严实实,只能从喉咙深处发出“呜呜”的、类似野兽悲鸣的声音。
当他看到这么多手持利刃、满身血污的士兵将他团团围住时,那双本就因为恐惧而瞪大的眼睛里,瞬间被无边的绝望所吞噬,身体如同筛糠一般剧烈地颤抖起来。
顾昭拨开人群,走了过来。他冷静地打量着这个年轻人,目光并没有在他惊恐的脸上过多停留,而是落在了他那双被捆在身后的、粗壮有力的大手上。
那双手,与他们这些常年握刀持枪的士兵截然不同,手掌宽大厚实,指关节粗壮有力,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掌心和指腹上遍布着的、层层叠叠的暗红色老茧,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已经褪色却依旧清晰可见的烫伤燎泡留下的疤痕。那不是握兵器的茧,而是常年与烈火和钢铁打交道,才可能留下的独特印记。
一个念头,在顾昭的脑海中电光石火般地闪过。
“给他解开。”顾昭对王五示意道,语气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王五没有丝毫迟疑,上前用匕首麻利地割断了年轻人手上的绳索,并扯出了他嘴里的布团。
束缚一被解除,那个年轻人就像是瞬间抽空了全身的力气,双腿一软,直接“噗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雪地上。他顾不上活动早已麻木僵硬的四肢,只是拼命地朝着顾昭的方向磕头,额头撞在冻土上发出“咚咚”的闷响,声音带着哭腔,语无伦次地哀求着:
“军爷饶命!各位军爷饶命啊!我不是奸细,我真的不是奸细!我是被那些建奴鞑子抓来的铁匠啊!求军爷开恩,饶我一条狗命吧!”
铁匠!
顾昭的眼神微微一亮,果然不出他所料。
在安抚了对方几句后,通过断断续续、颠三倒四的询问,众人很快就拼凑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年轻人名叫石铁生,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是广宁城里一家铁匠铺的学徒。他虽然年轻,但天生一副好力气,又肯吃苦钻研,打铁的手艺在城里小有名气。广宁城破之后,后金军队四处搜罗工匠,手艺不错的石铁生自然没能逃脱,被当作战利品俘虏,准备押送回他们的都城赫图阿拉,充当冶炼兵器的奴隶。
而刚才被顾昭他们干净利落全歼的那一队后金哨骑,正是负责押送他的其中一部分兵力。战斗发生时,石铁生被他们捆起来藏在了尸体堆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侥幸躲过了那场短暂而又致命的厮杀,成为了这片修罗场上,除了顾昭团队之外的,另一个幸存者。
听完他的叙述,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同时也感到一阵后怕。若非顾昭力排众议,决定救治孙郎中,他们恐怕根本不会发现这个藏在尸体堆里的年轻人,也就这样与他错过了。
顾昭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他看着眼前这个因为捡回一条命而涕泪横流、惊魂未定的年轻铁匠,又转头看了看担架上虽然昏睡过去、但呼吸已经平稳了许多的孙郎中,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深处,终于泛起了一丝涟漪。
他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勾勒出了一抹极淡、却意义非凡的微笑。
这是他从穿越至今,第一次露出笑容。
在这片被死亡和绝望所笼罩的辽东大地上,他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更拥有了一支虽然人数不多、但绝对忠诚于他的队伍,拥有了战马、兵器和盔甲这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现在,命运仿佛嫌给予他的馈赠还不够多,又将两个堪称无价之宝的人才,送到了他的面前——一个经验丰富、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军医;一个手艺精湛、能够维护、修理甚至未来可以打造兵器的铁匠!
这不再是简单的求生,这是发展的根基,是未来的希望!
顾昭缓缓站起身,拍了拍石铁生还在颤抖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再跪着。然后,他转过身,望向北方那被落日余晖染成一片壮丽血色的地平线。
夕阳如血,残阳似火,将他挺拔的身影在雪地上拉出一条长长的、孤独而又坚定的影子。
他知道,能够活下来,仅仅是他在这个乱世中,迈出的微不足道的第一步。
一个能够救死扶伤的医生,一个能够锻造利器的铁匠,再加上他脑海中那些超越了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现代知识,和他身后这支对他言听计从、百死不悔的队伍……
一个微缩的、却五脏俱全的、拥有无限潜力的战争机器雏形,已然形成。
顾昭的目光穿透了血色的黄昏,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他的“帝国”……就从今天,从这片无名的荒野之上,从这十几个残兵、一个郎中、一个铁匠开始,悄然奠基。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