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文山村新安置区还沉浸在昨夜的欢庆余韵中。教书匠徐怀德却早早醒来,在书桌前反复摩挲着一本泛黄的《罗向辰文集》。
窗外,老党员李红星的身影已在小区石板路上徘徊多时。
“老李,你也睡不着?”徐怀德推门而出,手中那本文集在晨风中书页翻动。
李红星长叹一声:“昨晚那出《戒石碑》,唱得我心里揪得慌。文一鸣他们……可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娃啊!”
两位老人相顾无言。远处,新建的楼房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可这光明却驱散不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正午时分,村部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当徐怀德提出要立一座戒石碑时,年轻村干部们首先表示不解:“咱们村刚走上正轨,何必再揭伤疤?”
李红星猛地站起,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在会场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与决心:“正是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深深地记住这道伤疤有多痛!它不仅仅是一道印记,更是历史的警钟,提醒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绝不能让腐败的毒疮再次滋生,再也不能让前人犯下的错误在后人身上重演,前腐后继的现象必须彻底根除!”
说着,老人从怀里掏出一个略显陈旧的小本本。他翻开那已经泛黄的纸页,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数据与信息,“这是我这几个月夜以继日整理的成果,从1998年至今,我们村因为各种腐败行为,总共损失了四千三百万!四千三百万啊!同志们,你们想一想,这笔钱如果用在正途,能够建起多少所学校,照亮多少孩子的求知之路?又能修缮多少条道路,架多少路灯?”
会场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安静,所有人都被这惊人的数字和老人的深情讲述所震撼。
然而,就在这份沉重的氛围达到顶点时,后排突然传来一个坚定而微弱的声音:“我捐五百块!”众人闻声回头,只见村里的五保户,老党员张奶奶正拄着拐杖,一步一步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但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那些年,他们连我这把老骨头的低保款都不放过,克扣得一文不剩。今天,为了立起这座警示碑,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我捐!”
张奶奶的这一举,瞬间激发了大家的。人群中开始有人响应:
“我捐一千!”
“我出两千!”
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有的拿出钱包里的现金,有的则通过手机转账,每一笔捐款都凝聚着对腐败的痛恨和对未来的期许。
消息传开以后,在村部设立的募捐箱,出现了让人动容的那一幕:
一些孩子们,他们天真无邪的脸庞上写满了认真与坚定。有的孩子抱着自己的储蓄罐,硬币叮当作响地倒进募捐箱里,那是他们积攒了许久的零花钱;
有的孩子则拉着父母的手,将自己的一份心意郑重其事地交了上去。
这些小小的举动,却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村部广场,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田。
最终,这场由李红星老人发起的募捐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不仅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来修建警示碑,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村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坚定信念和共同参与的热情。
这座碑,将成为一座永恒的丰碑,铭刻着历史的教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采石场里,老石匠赵师傅抚摸着巨大的青石料,对徒弟们说:“这碑,要刻进石头里,更要刻进人心里。”
七十高龄的他重新拿起凿刀,一连七天吃住在工棚。每当夜深人静,只有凿石声铿锵作响,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碑文选定过程更是曲折。徐怀德特地去了市档案馆,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罗向辰真迹。
当管理员取出那幅已经脆黄的条幅时,老教师禁不住热泪盈眶——“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八个大字力透纸背,仿佛穿越时空的呐喊。
立碑那天,全村人早早聚集在村部门前。阳光下,两米高的青石碑巍然屹立,官帽造型的碑顶庄严肃穆。
当红布缓缓落下时,人群中响起一片抽泣声。
徐怀德组织学生们朗诵碑文典故。
十岁的小女孩婷婷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说:“我们要记住,清廉就像这石碑,历经风雨也不会变色。”
仪式结束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每天清晨总有人悄悄来到碑前擦拭。有时是早起耕作的农民,有时是上学途中的学生,甚至还有曾经犯过错的村干部默默驻足。
变化在悄然发生。村里新建文化广场招标时,项目经理悄悄找到新任村主任,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一点心意,还请多关照。”
村主任二话不说,直接带着他来到戒石碑前:“你看看这八个字,再看看那边的村民活动中心。昧心钱,花了能安心吗?”
项目经理面红耳赤地收回信封,第二天却送来一块牌匾:“以碑为鉴,诚信经营”。
廉政教育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清明时节,村民们将自家祖训带到碑前分享;端午佳节,包粽子比赛变成了“包廉洁心”活动;中秋月圆时,大家围着石碑赏月话廉。
最让人难忘的是八旬老人王大爷,他用自己的退休金印制了五百本《廉政家训》,免费发放给每户人家。
区纪委副书记在一次暗访中,偶然参加了一次村民自发组织的“碑前夜话”。
听着老百姓用朴实语言讲述廉洁故事,他感慨道:“这比开一百场廉政报告会都管用。”
如今,戒石碑旁又多了一面“廉政明镜墙”,上面贴满了村民们的廉洁承诺。有小学生写的“绝不抄袭作业”,有商店老板承诺“绝不短斤少两”,有村组干部保证“绝不收受礼品”......
夕阳西下,徐怀德和李红星又坐在了休闲椅上。石碑在余晖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一群孩子正在碑前玩耍。
“爷爷,这上面写的什么呀?”一个小女孩好奇地问。 徐怀德将孩子揽入怀中,一字一句地教她念:“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稚嫩的童声在暮色中传得很远很远,仿佛要传到每一个文山村人的心里去。
夜色渐浓,石碑前的太阳能地灯自动亮起,那八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如同永不闭合的眼睛,守护着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照亮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
喜欢铁血反腐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铁血反腐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