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型腐败”的暗流在清州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涌动时,最先感知到这股寒意的,正是掌舵人李正峰。这种警觉,并非源于具体案件的报告或确凿的证据,而是一种基于多年政治经验、对人性幽暗面的深刻体察以及对制度运行逻辑的透彻理解所形成的、近乎本能的“政治直觉”。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能从最细微的风向变化、海流转向和云层形态中,预判出远方正在酝酿的风暴。这种“李正峰的警觉”,是清州政治生态能够持续保持清朗、并在危机萌发初期就能做出反应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作为杰出政治家的核心特质之一。
他的警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多渠道信息汇聚、系统性风险分析和历史经验反思的基础之上,呈现出多维度、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特点。
警觉一:对“路径依赖”与“制度疲劳”的深刻忧患
在清州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李正峰却敏锐地看到了潜藏的模式风险和精神懈怠。
· 警惕“清州模式”的僵化: 他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提醒:“我们依靠优化营商环境、引进大项目、推动创新驱动取得了成功,但这套打法不能成为一成不变的‘万能公式’。世界在变,挑战在变,我们的思维和方法也必须随之进化。要警惕将‘清州经验’教条化,避免陷入新的‘路径依赖’。” 他担心,过度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会使干部队伍失去应对新挑战的敏感性和创新能力。
· 洞察“制度性懈怠”的苗头: 他注意到,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精心设计的制度在执行中开始出现“衰减”迹象。例如,“权力制约”的某些环节可能因为执行者的习惯性思维或畏难情绪而被打折扣;“透明政府”的要求可能在部分单位演变为形式化的信息发布,缺乏实质性的互动与回应。他警告:“制度不是一劳永逸的保险箱,它需要持续的维护、更新甚至升级,否则就会像堤坝一样,在蚁穴的侵蚀下慢慢失去作用。”
· 预感“奋斗精神”的消磨: 他观察到,在条件改善、赞誉增多之后,部分干部中开始滋长一种“歇歇脚”、“享受一下”的情绪,过去那种“白加黑”、“五加二”的拼搏劲头有所减弱。他深知,对于清州这样刚刚走出困境的城市而言,精神的松懈比任何外部挑战都更为可怕。
警觉二:对“利益集团”新形态的精准判断
李正峰以其犀利的目光,穿透了“新型腐败”的种种伪装,预判到其可能形成的新的利益共同体。
· 识别“知识-资本-权力”的隐形联盟: 他预见到,在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背景下,腐败可能不再仅仅是“资本”与“权力”的简单结合,而是会演变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的专家、精通法律金融的专业人士)、“资本”(寻求超额利润的投机性资本)与“权力”(掌握关键资源配置权的官员)三者形成的、更加稳固也更具破坏性的“铁三角”。这种联盟能够更巧妙地利用规则漏洞,为其不当行为披上“专业”、“创新”甚至“符合政策”的外衣。
· 警惕“行业性”、“领域性”腐败的滋生: 他提醒相关部门,要特别关注那些政策扶持力度大、资金密集、资源垄断性强的领域,如高科技产业补贴、重大科研项目经费、政府引导基金、公共资源交易(特别是数据资源)等。他认为,这些领域由于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更容易成为“新型腐败”的重灾区。
· 预感“跨境”腐败风险的增加: 随着清州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他高度重视经济活动国际化可能带来的腐败风险跨境转移问题。他要求纪检监察、审计、金融监管等部门,必须提前研究如何应对利用离岸公司、复杂金融工具和虚拟货币进行利益输送和洗钱的新型挑战。
警觉三:对“技术双刃剑”效应的清醒认知
在大力推进“智治支撑”的同时,李正峰对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着高度警惕。
· 警惕“数字鸿沟”与“算法偏见”: 他担心,智慧政务和数字治理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将不熟悉数字技术的群体排除在公共服务之外,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同时,他也关注到,依赖于数据和算法的决策,如果基础数据有偏差或算法模型设计不当,可能会产生系统性歧视,损害部分群体的合法权益。
· 预见“数据权力”的滥用风险: 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政府掌握的数据越来越多,这些数据本身就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如果缺乏严格的监管和伦理约束,掌握数据管理权限的部门和人员,可能利用数据进行寻租或滥用,形成“数据腐败”。他要求尽快制定政府数据管理和使用的负面清单与伦理规范。
· 防范“技术依赖”下的治理能力退化: 他警告,不能过度依赖技术手段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键对键”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冰冷的算法不能取代温暖的人情。技术应该是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品。
警觉四:对社情民意“微妙变化”的敏锐捕捉
李正峰非常注重从各种渠道感知社会的“体温”和“脉搏”。
· 重视赵晓颖等媒体的“预警信号”: 他将赵晓颖记者站关于“潜伏的危机”和“新的黑手”的内参报告,视为重要的社情民意风向标和风险预警,要求班子成员认真研读、对照反思。他深知,媒体往往能接触到官方渠道难以获取的、更真实、更鲜活的一手信息。
· 分析信访数据的“结构性变化”: 他要求信访部门不仅要关注信访总量,更要深入分析信访问题的结构变化。例如,如果涉及政策公平、司法不公、干部作风的投诉比例上升,即使总量不变,也可能意味着深层次矛盾正在积累。
· 关注网络舆情的“价值取向”: 他定期浏览本地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关注市民讨论的热点话题及其背后反映出的情绪和价值取向。他发现,近期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对“精英阶层”、“利益集团”的抱怨和质疑,这引起了他的深思。
基于这份深刻的“警觉”,李正峰开始未雨绸缪,着手布局。他指示市委政研室牵头,组织力量对“新型腐败”的表现形式、滋生土壤和治理策略进行专题研究;他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更新监督理念和方法,提升运用大数据技术发现问题的能力;他推动完善领导干部家属经商办企业、社会兼职、出入境管理等制度,扎紧制度的篱笆。
在一次小范围的高层会议上,李正峰语气凝重地说:“同志们,我们现在就像是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窗外风景很好,但我们必须时刻检查铁轨是否稳固,车轮是否正常,前方是否有障碍。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不同于以往的战斗。这场战斗,发生在会议室里,发生在电脑屏幕上,发生在看似合规的金融交易中。我们必须赢下这场战斗,否则,我们过去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这份超前的“警觉”,是李正峰留给清州最宝贵的政治资产之一。它使得清州在面对“新型腐败”这一更具挑战性的敌人时,能够抢占先机,提前布局,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重大挫折。这也为接下来宋清风的深度介入和更高层面的关注,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喜欢官场破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官场破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