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仍压在左眼边缘,光流稳定旋转,频率未变。但那条由光点连接而成的路径,正从视野深处延伸出去,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我的重心向前。火鸦没有动,羽翼微张,羽根处残留的青光缓缓退去。它不信任这路径,我能感觉到它凝视我的沉默里藏着警惕。
我收回手,皮肤下光流未散。幻灵珠悬浮于识海,表面的金色纹路已不再爬行,而是凝成三枚清晰符文——“归”“启”“承”,如锚点般静止。我调出推演模块,将光点轨迹输入,系统响应迟缓,数据流被一层金膜覆盖,解析出的坐标与符文频率完全吻合。这不是误读,也不是幻觉。路径符合“归程协议”的底层逻辑。
我向前迈步。
每百丈,光点重组一次,方向微偏。我停下,从指尖逼出一缕青黑火焰,注入前方空间。火焰未熄,而是被拉成细丝,缠绕在光点之间,形成短暂的稳定链。空间未崩,说明路径真实。我继续前行,火鸦跟在侧后,羽翼始终绷紧。
途中,混沌雾气中浮着无数微小的金色符文残片,如尘埃般漂浮。我伸手掠过,指尖未触,却感知到一丝熟悉的波动——与幻灵珠演化时脱落的信息碎片一致。它们不是随机散落,而是沿着路径呈螺旋分布,像是某种信息流的残迹。我未停留,但将轨迹记入幻灵珠日志。
深入三百丈后,空气开始凝滞。混沌雾气变得粘稠,呼吸时能感觉到细小的法则碎片随气流涌入鼻腔,刺入经脉。我立刻闭气,运转《混沌锻体经》第五层,金纹骨骼微震,将碎片逼出体外。此处法则密度远超裂隙,稍有疏忽,便会引发反噬。
前方光点汇聚成环,围住一片约百丈的空地。地面无石,只有一层半透明的膜状物质覆盖,像是凝固的液态灵气。我蹲下,指尖轻触。膜面泛起涟漪,内里浮现出无数细密的符文脉络,如血管般搏动。火鸦落在边缘,羽翼收拢,双瞳青光微闪,随即退开一步。
我盘膝坐下,神识沉入识海。
幻灵珠缓缓旋转,推演模块受外界高密度法则干扰,运行速度下降近四成。我启动“幻灵空间”,将意识投射其中。内部时间流速极慢,外界一瞬,内里可度数日。我将《混沌锻体经》第六层的残篇输入,开始推演。
外界,液化灵气不断渗入我的肉身,冲击经脉。我在幻灵空间中以神识构建模型,模拟第六层运转路线。每一次推演失败,外界肉身便传来一阵剧痛,金纹骨骼发出低鸣。我咬牙维持神识稳定,反复调整灵力回路。
第七次推演时,模型趋于完整。我将初步成型的功法反向注入现实经脉,同时以左眼金纹光流为过滤器,筛选外界涌入的法则碎片,仅保留与锻体经共鸣的部分,喂入幻灵珠,补全推演缺口。光流在瞳孔深处旋转,每转一圈,便有一段碎片被解析、重组。
第六层路线逐渐清晰。
肉身开始进化。金纹骨骼不再是静态纹路,而是如活体金属般流动,皮膜下青焰游走速度提升三倍,形成闭环循环。混元盘古甲的纳米丝线自动修复,灵藤层重新舒展,与肉身融合度提升至临界点。
就在第六层即将圆满的瞬间,青冥灵根突然震颤。
一股青金交织的微光自心核涌出,顺着经脉直冲左眼。光流与之交汇,视野骤然一暗,随即亮起。我“看”到了——不是用眼睛,而是通过灵根与外界某处的共鸣。
那是一种法则波动。
微弱,却熟悉。
我闭目,从记忆中提取地球的物理法则:重力常数、电磁场频率、大气折射率……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混沌符码,通过左眼缓缓释放。不是攻击,不是召唤,而是试探。
四周液化灵气骤然凝滞。
一圈环形波纹以我为中心扩散,如水面被投入石子。火鸦猛然展翼,退至边缘。我没有动。幻灵珠自动记录波动频率,数据流在识海中飞速滚动。回应来了,但不是语言,不是影像,而是一种“存在感”——像是某种沉睡的结构,被我的符码轻轻叩击。
我收敛神识,改用更隐蔽的方式。
从记忆中调出图书馆的书架,木质纹理、书脊编号、空气里的纸味;再调出雨夜的路灯,昏黄光晕、水珠滑落灯罩的轨迹、湿冷的风。将这些画面拆解成基础信息单元,编码为低频混沌符码,通过左眼脉冲式释放。
每一次释放,波纹便扩大一圈。
第三次释放后,空中浮现一瞬即逝的虚影。
一座由光构成的图书馆轮廓,悬浮在闭关地上方。没有门,没有窗,只有层层叠叠的书架影子,排列方式与我曾工作的图书馆完全一致。它存在不到半息,便如烟散去。
但我知道,它不是幻觉。
幻灵珠日志更新:“检测到外部法则响应,匹配度87.3%。源坐标未知,波动特征与宿主记忆数据库高度关联。”
我睁开眼。
火鸦仍站在边缘,羽翼未展,但双瞳青光已熄。它看着我,像是在确认我是否还是我。
我抬起手,指尖再次触碰左眼。
皮肤接触的瞬间,幻灵珠日志再次跳动:“序列2.3——共鸣协议建立。”
我未动。
视野中,那条光点路径仍未消失,而是延伸得更远,指向混沌深处。路径末端,似乎有某种更大的结构在等待。我调出推演结果,第六层《混沌锻体经》已完善,肉身强度达当前极限。我可以停下,巩固境界,也可以继续前进。
我站起身。
混元盘古甲贴合肌体,纳米丝线与灵藤完全融合,形成新的防御层。青冥灵根沉于心核,青金微光隐而不发。我向前走了一步。
路径光点随之重组,方向微调。
我再走一步。
火鸦没有跟上来。
我回头。它站在原地,羽翼低垂,喙微微张开,像是想说什么,却没有声音。我未等它动作,转身继续前行。
路径第七次重组时,我察觉到异常。
光点的排列方式变了。不再是直线延伸,而是形成螺旋状回路,首尾相接。我停下,调出幻灵珠记录,比对前六次路径结构。前六次是线性推进,这一次,却是闭环。
我输入推演指令。
系统响应极慢,最终输出一行残缺信息:“路径……非……导向……即……本身。”
我皱眉。
正欲深入分析,左眼突然传来一阵牵引。
不是痛,不是热,而是某种“召唤”。光流加速旋转,视野边缘浮现出新的符号——不是来自幻灵珠,也不是来自锻体经,而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混沌文,却莫名能理解其意。
三字浮现:
“你回来。”
喜欢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