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高中的一月,总在雪融与寒风的交替里慢慢挪着步子。早读铃还没响,安诺就背着书包出了门,小区里的积雪正在融化,踩上去“咯吱”响,鞋尖沾了些湿漉漉的雪水,却透着股清冽的冷意。她特意绕到老花坛旁,想看看藤蔓架的新芽——自从十二月初发现那点嫩黄芽尖后,她每天上学都要绕过来瞧一眼,像是在赴一场和藤蔓的清晨之约。
防寒布的缝隙里,那株早醒的藤芽又长高了些,嫩黄的芽尖已经泛出淡淡的绿,芽片舒展了些,像只张开翅膀的小蝴蝶,沾着未干的雪水,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安诺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拨开防寒布的一角,指尖刚触到芽片,就被一股细微的凉意惊得缩了缩手——这芽儿看着娇嫩,却透着股韧劲,像是在和这忽冷忽热的天气较劲。
“又来偷看藤芽啦?”身后传来林溪的声音,她手里提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头发上还沾着点雪粒,“我妈让我带了些旧棉絮,说最近夜里温度低,给藤蔓架再加点‘被子’,别让芽儿冻着。”
两人一起动手,把旧棉絮撕成小块,塞进防寒布和藤蔓之间的缝隙里,棉絮软软的,像给藤蔓裹了层暖云。小宇背着书包跑过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立刻放下书包凑过来:“安诺姐、林溪姐!我带了爷爷做的‘保温罩’!”他从书包里掏出个用竹篾和塑料布做的小罩子,边缘用棉线缝了圈旧毛线,“爷爷说这个罩在芽尖上,既能挡风,又能晒太阳,比防寒布还管用!”
三人合力,把小保温罩固定在芽尖上方,塑料布透过晨光,在芽片上投下淡淡的光斑,像给小芽儿搭了个迷你温室。“这样就不怕夜里降温了!”小宇拍了拍手,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在上面记下“1月8日 给早醒藤芽加保温罩,芽长1.5厘米,泛淡绿”,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格外认真。
走进教学楼时,走廊里已经热闹起来,几个同学正围着公告栏看,安诺挤过去瞧了眼——是学校“春季社团成果展”的通知,要求每个社团在三月底前准备好成果展示,优秀社团还能获得校团委的表彰。“春季成果展!”小宇眼睛一亮,拉着林溪的胳膊晃了晃,“我们藤蔓社展示什么?就展示我们的藤蔓从芽到叶的生长过程,还有标本册和文化展的奖状!”
林溪笑着点头:“可以啊,我们还可以做个‘藤蔓时光轴’,把从十月到三月的照片、标本、笔记都贴上去,让大家看看藤蔓是怎么过冬、怎么发芽的。”她转头看向安诺,“对了,上周沈念学姐给我发消息,说她托朋友从南方带了些紫藤花的花肥,这周会寄到学校,正好给我们种的紫藤种子用。”
社团活动室里,顾盼已经到了,正趴在桌上给新做的藤叶标本写注解。桌上摆着十几片刚压干的藤叶,都是雪后从老花坛捡的,有的边缘沾着点褐色的雪渍,有的叶脉上还挂着细小的冰碴,却都完整得很。“你们看这片叶子,”顾盼举起一片深绿色的藤叶,叶尖微微卷曲,“雪融的时候被风吹到了石凳下,没被冻坏,叶脉反而更清晰了,像用墨描过一样。”
陈野背着相机走进来,镜头上还沾着点晨露:“刚在老花坛拍了藤芽的特写,你们看。”他把相机屏幕转向众人,照片里的藤芽裹着保温罩,塑料布上的雪水顺着边缘往下滴,在芽尖上凝成颗小小的水珠,像颗透明的珍珠,“我打算把这些照片和之前的拼在一起,做个‘藤芽成长日记’,贴在时光轴上。”
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商量春季成果展的细节。小宇坚持要把他的“藤蔓生长记录”小本子也展示出来:“里面记了每天藤芽的长度、颜色,还有天气,爷爷说这是‘最真实的生长痕迹’。”顾盼则想做些新的藤叶手工,比如用干藤叶和树枝做小摆件,摆在时光轴旁边,增加点自然的气息;安诺和林溪则负责整理社团笔记,把从十月到一月的活动记录、照片、大家的留言都整理成册,作为成果展的“文字展品”。
正说着,李老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沈念学姐寄来的,说是给藤蔓社的。”林溪接过信封,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两袋褐色的花肥,还有一张沈念写的便签:“这是南方专门给紫藤用的花肥,春天发芽前埋在土里,能让藤蔓长得更壮。另外,我整理旧物时发现了阿栀当年的藤花种子袋,也一起寄给你们,袋子上有她写的‘星野藤花’,或许能给你们的成果展添点回忆。”
大家凑过来看那个种子袋,袋子是用旧报纸糊的,上面用铅笔写着“星野藤花”四个字,字迹稚嫩却有力,袋口用麻绳系着,里面还残留着几粒干枯的种子。“这是阿栀学姐当年想种在老花坛的种子!”安诺小心翼翼地捧着种子袋,像是捧着件稀世珍宝,“我们把它放在标本册的第一页,作为‘时光的开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藤蔓社的活动室总是热闹的。小宇每天放学都会去老花坛,给紫藤种子浇点水,再给早醒的藤芽量长度,他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偶尔还画个小小的笑脸——那天藤芽长了0.5厘米,他就画个咧嘴笑的表情;那天降温,藤芽没怎么长,他就画个耷拉着嘴角的小人,可爱得很。
顾盼则带着几个社团的女生,在活动室里做藤叶小摆件。她们把捡来的树枝修剪成合适的长度,用胶水把干藤叶粘在上面,再系上些彩色的棉线,做成小小的“藤叶树”,摆在窗台上,风一吹,棉线轻轻晃,藤叶也跟着动,像个迷你的小花园。有次美术老师路过活动室,看到这些小摆件,忍不住夸赞:“很有创意,把自然的美和手工的巧结合在一起了。”
安诺和林溪整理社团笔记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小细节:有次小宇给藤芽浇水,不小心把水洒在了笔记本上,留下了圈淡淡的水渍,他在旁边画了个哭脸,写着“对不起藤芽”;有次顾盼做藤叶米糕,多放了糖,大家吃得眉开眼笑,在笔记上写着“今日米糕甜度超标,幸福也超标”;还有次陈野拍照片时,不小心把相机摔了,镜头盖掉在老花坛的草丛里,大家一起帮忙找,最后在藤蔓架下找到了,他在笔记上贴了张镜头盖的照片,写着“藤架的小惊喜”。
这些细碎的记录,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被安诺和林溪串在一起,整理成了一本厚厚的“藤蔓社成长笔记”,封面用干藤叶拼了个大大的“藤”字,旁边写着“我们与藤蔓的四季”。
一月底的一天,星野高中下了场大雪,积雪覆盖了老花坛,藤蔓架像个白色的小帐篷,挂在架顶的“时光藤筐”被雪埋了大半,只露出个小小的筐沿。早读课后,大家一起跑到老花坛,小心翼翼地把藤筐上的雪扫掉——筐里的愿望卡片已经被雪水浸湿了些,却依旧能看清上面的字迹。小宇从书包里掏出块干布,轻轻擦着卡片上的水迹:“这些愿望可不能湿,明年春天还要看它们有没有实现呢。”
陈野举着相机,拍下了雪后的藤蔓架:白色的雪覆盖着草绳和防寒布,保温罩下的藤芽泛着淡淡的绿,像雪地里的一点希望;紫藤种子所在的地方,积雪被拨开了一小块,露出湿润的泥土,小宇插的“紫藤宝宝的家”木牌上,雪堆成了个小小的尖顶,像戴了顶白帽子。“这张照片要放在时光轴的‘冬雪篇’,肯定很特别。”陈野看着相机里的照片,笑着说。
雪停后的第二天,阳光格外好,老花坛的积雪开始融化,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像透明的水晶。安诺和林溪带着棉线和剪刀,来到老花坛,想把冰棱剪下来,做成“冰棱藤叶”——她们把棉线缠在冰棱上,用剪刀小心地把冰棱剪下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盒里,带回活动室后,用颜料在冰棱上画藤叶的图案,阳光照在冰棱上,颜料的颜色透过冰棱,泛着淡淡的彩光,像冬日里的彩色玻璃。
顾盼则用融化的雪水和面粉,做了些“雪水藤叶饼”,她听说雪水做的饼更松软,特意收集了些干净的雪水,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加入切碎的干藤叶,烙成小小的饼,放在盘子里,像一片片绿色的小月亮。大家围在一起吃饼,雪水的清冽混着藤叶的涩香,竟别有一番风味。
二月中旬,学校放了寒假,藤蔓社的社员们约定每周三来学校看看藤蔓,给紫藤种子浇水,给藤芽检查保温罩。每次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带些家里的好吃的,比如小宇带的烤红薯,顾盼带的年糕,安诺带的水果,在活动室里围坐在一起,分享寒假里的趣事,顺便整理成果展的展品。
小宇的“藤蔓生长记录”小本子已经记满了大半本,藤芽已经长到了五厘米高,芽片舒展成了小小的叶片,泛着深绿的颜色;紫藤种子所在的泥土里,冒出了一点嫩白的芽尖,像个害羞的小娃娃,只露出个脑袋;陈野的“藤芽成长日记”也贴满了整整一块木板,从十月的嫩黄到二月的深绿,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藤蔓的变化。
顾盼的藤叶小摆件也做了二十多个,有的摆在活动室的窗台上,有的放在成果展的箱子里,准备到时展示给大家看;安诺和林溪的“藤蔓社成长笔记”也整理完毕,里面贴满了照片、便签、大家的签名,还有那封给阿栀学姐的信和沈念学姐寄来的种子袋,像一本装满温暖的时光书。
开学后的三月,星野高中的春天终于来了。老花坛里的香樟树冒出了嫩绿的新叶,泥土里的小草也探出了脑袋,藤蔓架上的防寒布被慢慢拆了下来——缠了一冬的草绳还保留着,像给藤蔓留了层“春衣”,早醒的藤芽已经长到了十厘米高,叶片舒展着,在春风里轻轻晃;紫藤种子则长出了细细的藤蔓,顺着“紫藤宝宝的家”木牌往上爬,嫩白的芽尖泛着淡淡的紫,像个小小的紫精灵。
三月底的“春季社团成果展”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藤蔓社的展位被安排在舞台的左侧,阳光透过礼堂的落地窗照进来,落在“藤蔓时光轴”上,给那些照片和标本镀上了层金边。时光轴是用一块长长的白布做的,上面用丙烯颜料画了四季的藤蔓: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白,中间贴满了从十月到三月的照片、标本、小宇的生长记录、大家的手工,还有阿栀学姐的种子袋和给她的信。
展位的中间摆着“藤蔓社成长笔记”和1998年的旧笔记本,两本笔记本放在一起,像是跨越了二十年的对话;旁边的桌子上摆着顾盼的藤叶小摆件和冰棱藤叶,还有小宇的“藤蔓生长记录”小本子,翻开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和可爱的笑脸;陈野则在展位旁放了台投影仪,循环播放着藤蔓从秋到春的生长视频,从十月的嫩黄芽尖到三月的藤蔓攀爬,配上轻柔的音乐,吸引了很多同学驻足观看。
沈念学姐也来了,她穿着件淡绿色的风衣,手里拿着一束淡紫色的紫藤花:“特意从南方带回来的,给你们的成果展添点颜色。”她把紫藤花插在一个装满清水的玻璃瓶里,放在时光轴的顶端,淡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光,和藤蔓架上的新藤相映成趣。
“沈学姐,你看!”小宇拉着沈念的手,指着时光轴上的紫藤照片,“我们种的紫藤已经开始爬藤了,明年就能开花了!”他又指着“藤蔓社成长笔记”里的种子袋,“这是阿栀学姐的种子袋,我们放在了第一页,作为‘时光的开头’。”
沈念看着时光轴上的点点滴滴,眼里满是欣慰:“真好,你们把藤蔓的故事延续下来了,也把我们当年的约定延续下来了。”她从包里拿出一本1999年的社团笔记本,“这是我找到的另一本旧笔记,里面有阿栀写的‘藤花宴’计划,今天也带来给你们,明年春天办‘藤花宴’,就按照这个计划来。”
成果展当天,藤蔓社的展位前一直围着很多人,大家一边看时光轴上的展品,一边听小宇和安诺讲解藤蔓的生长过程,时不时发出惊叹声。有个高三的学姐看着1998年的旧笔记本,眼眶红了:“我妈妈也是星野高中的,她说当年她也加入过藤蔓社,和阿栀学姐一起清理过藤蔓架,没想到现在还能看到当年的笔记。”
李老师和王主任也来了,王主任看着时光轴上的照片,笑着说:“当年我和阿栀、沈念一起给藤蔓架缠稻草的时候,可没想到二十年后,藤蔓社会这么有活力。你们做得很好,把自然的美和社团的温暖结合在了一起。”
成果展结束时,藤蔓社获得了“优秀社团”的表彰,奖状上写着“星野高中2024年春季社团成果展优秀社团——藤蔓社,表彰其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的守护”。大家捧着奖状,在藤蔓架前拍了张合影,照片里,阳光正好,藤蔓的新叶在春风里轻轻晃,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像春日里最温暖的光。
回到活动室,大家把奖状贴在愿望墙的正中间,旁边是给阿栀学姐的信、沈念学姐的老照片和“藤蔓社成长笔记”。林溪翻开社团笔记本,在上面写下“3月30日 参加春季社团成果展,获‘优秀社团’表彰,紫藤开始爬藤,藤芽长至十厘米”,旁边画了个捧着奖状的小人,和一株攀爬的紫藤。
安诺看着窗外的藤蔓架,春风吹过,新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她想起从十月到三月的点点滴滴:第一次挂“时光藤筐”时的期待,第一次给藤蔓架缠草绳时的认真,第一次发现早醒藤芽时的惊喜,第一次参加文化展时的忙碌,还有第一次获得表彰时的开心。这些点点滴滴,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组成了藤蔓社的故事,也组成了她们的青春。
顾盼端来刚做好的藤叶米糕,用小小的纸袋装着,上面贴了片新摘的藤叶:“庆祝我们获得优秀社团!明年春天藤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办‘藤花宴’,邀请所有喜欢藤蔓的人一起来!”
小宇举着他的“藤蔓生长记录”小本子,兴奋地说:“我要继续记录藤蔓的生长,直到它爬满整个藤蔓架,开花结果!”
陈野则在相机里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藤花宴准备”,打算从今天开始,记录“藤花宴”的准备过程,明年春天,给阿栀学姐和沈念学姐一个大大的惊喜。
喜欢你的幸福物语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你的幸福物语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