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爬进工作室,把靠窗的长桌镀上一层暖金。林薇踩着上班高峰的尾巴冲进屋时,顾妍正趴在桌上啃面包,面包屑掉得满笔记本都是;周浩已经打开了电脑,屏幕上是北京各区的商圈分析图,眼镜滑到鼻尖也没顾上推;李萌更绝,直接蹲在角落的桃木堆旁,手里攥着刻刀在小木块上比划,鼻尖沾着点木屑,像只刚滚过柴火堆的小松鼠。
“都吃早饭了吗?”林薇把帆布包往椅背上一甩,胸前的“步步锦”铜铃“叮铃”响了一声,算是开会的信号。她穿着件印着老巷窗棂纹样的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眼里还带着点没睡醒的惺忪,却难掩眼底的亮泽——昨晚跟江屿聊到后半夜,把北京交流站的初步思路捋了又捋,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老巷文化搬进北京”。
顾妍三口两口咽下面包,抓起桌上的冰美式灌了一大口,打了个激灵:“吃了吃了!为了今天开会,我特意买了豪华版肉包,结果被李萌抢了半个!”她说着瞪了李萌一眼,后者立刻把头埋得更低,手里的刻刀飞快地在木块上划了道线,假装没听见。
周浩推了推眼镜,把打印好的商圈资料分发给大家:“我初步筛选了三个区域,前门大街、南锣鼓巷和五道营胡同,都是北京非遗文创集中的地方,人流量和文化氛围都符合要求。”
林薇接过资料,指尖划过纸上标注的租金和客流量数据,很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上面重重写下“北京交流站”五个字,又在旁边分两列写下“江城元素”和“北京特色”:“今天开会的核心,就是敲定筹备方案。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分店,是‘南北文化对话窗口’——既要让北京人一眼看到江城老巷的烟火气,又不能显得突兀,得让他们觉得‘这东西有意思,跟我们的胡同文化能搭上’。”
马克笔在白板上划出清晰的痕迹,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比如展示区,我们可以用青石板纹理的展架摆铜铃和剪纸,旁边配着北京胡同的门墩复刻品;体验区搞‘南北窗棂手工课’,一边教江城的‘步步锦’,一边教北京的‘冰裂纹’,让大家亲手感受差异和融合。”
“这个主意好!”顾妍立刻举手,眼里闪着八卦的光,“我还可以做个‘老巷VS胡同’美食角,摆上阿婆的甜米酒和北京的茯苓饼,让大家边吃边聊,文化不就聊出来了吗?”
“顾妍你就知道吃!”林薇笑着拍了下她的脑袋,“不过这个思路可行,文化传承也得接地气。”她转头看向李萌,“萌萌,你负责准备产品样品,得把北京元素融进去,比如在铜铃上刻兔儿爷、鸽哨纹样,剪纸可以搞‘春燕归巢遇故宫’,既保留老底子,又有新看点。”
李萌用力点头,手里的刻刀差点戳到木块:“放心林姐!我昨晚就画了三个草图,还把周老师送的胡同纹样拓片带来了,肯定能做出让北京人喜欢的样品!”
“周浩,你继续深挖场地信息,重点看租金性价比和周边非遗资源分布,最好能找个离其他文创店近但又有差异化的位置。”林薇看向周浩,语气认真,“预算方面我会跟江屿对接,你这边重点把控前期运营成本。”
“收到。”周浩推了推眼镜,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格外整齐。
顾妍突然哀嚎一声:“我负责市场调研?北京那么大,我怎么知道北京人喜欢啥文创啊?万一我调研错了,咱们的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她瘫在椅子上,一脸生无可恋,“早知道当初就不跟你吹牛逼说自己‘市场小能手’了。”
“怕什么?”林薇笑着扔给她一包北京果脯,“这是我特意给你留的山楂脯,吃点甜的补补脑子。实在不行,咱们就去北京蹲点,在胡同口拦着人问,总能摸清楚喜好。”
“就是就是!”李萌凑过来,把自己刻的迷你兔儿爷铜铃递给顾妍,“顾妍姐,你带着这个样品去问,肯定有人愿意说!”
顾妍接过铜铃,捏着铃身晃了晃,清脆的响声让她心情好了点:“行吧!为了咱们的北京交流站,我就当回‘街头采访记者’了!”
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每个人都领到了明确的任务,白板上写满了关键词和待办事项,旁边还画着李萌随手涂鸦的铜铃和胡同门墩,显得热闹又有干劲。散会后,顾妍抱着资料冲出门,说要去图书馆查北京文创市场数据;周浩留在工作室,对着电脑屏幕研究场地选址;李萌则蹲回桃木堆旁,迫不及待地开始刻新样品。
林薇刚收拾好白板,就听到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江屿正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早餐袋,另一只手拿着一叠厚厚的文件夹,眼底带着点淡淡的红血丝,显然没睡好。
“开完会了?”他走进来,把早餐袋放在桌上,里面是热腾腾的豆浆和肉包,“知道你们开会早,肯定没来得及吃正经早餐。”
林薇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心里一紧,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你昨晚没睡好?是不是又熬夜改设计图了?”
江屿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点微凉:“没有,就是整理了点东西。”他把文件夹递给她,“这是北京交流站的初步预算表,场地租金、装修费用、样品制作成本、前期运营资金都列进去了,还有几个备选方案,你看看合不合适。”
林薇接过文件夹,指尖碰到微凉的纸张,翻开一看,瞬间被里面的详细程度惊到了。表格做得条理清晰,每个项目都标注了具体金额、参考依据,甚至连装修时的物料损耗都考虑到了,旁边还附着他手写的备注,比如“槐树叶吊顶可以找本地木工定制,比北京的便宜30%”“体验区的工具可以从江城批量运过去,节省采购成本”。
“你什么时候做的?”林薇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划过他手写的备注,字迹遒劲有力,还带着点熬夜后的潦草,“这么详细,肯定花了很久吧?”
江屿轻描淡写地笑了笑:“在飞机上闲着也是闲着,就初步算了算,昨晚又细化了一下。”他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温柔,“怕你今天开会着急用,就提前整理好了。”
林薇心里像被温水填满,又暖又软。她想起昨天回程的飞机上,他一直抱着平板,以为他在看设计方案,没想到是在做预算表;想起昨晚她睡下后,他还在书房里亮着灯,当时她以为他在核对北京非遗的资料,原来是在细化这些琐碎的数字。
“你总是这样。”林薇抬头看着他,眼里有点湿润,“什么事都替我想得明明白白,把所有麻烦都自己扛了。”
江屿失笑,伸手替她擦了擦眼角:“傻丫头,这不是麻烦,是我们一起的事。你负责怀揣梦想往前冲,我负责帮你把路铺平,让你少走点弯路,不好吗?”他顿了顿,指尖划过她胸前的铜铃,“而且,看到你为了喜欢的事拼尽全力的样子,我也觉得有动力。”
这时,李萌突然从桃木堆旁探出头,手里还拿着刻刀,一脸八卦地看着他们:“林姐,江屿哥,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呀?是不是在说北京交流站的浪漫计划?”
顾妍不知什么时候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杯奶茶,凑过来打趣:“肯定是!江大设计师连预算表都做得这么浪漫,说不定还偷偷在装修方案里加了什么惊喜呢!”
江屿的耳尖微微泛红,伸手把林薇往自己身边带了带,语气带着点宠溺的无奈:“别听她们胡说。”
林薇的脸颊也有点发烫,赶紧转移话题,举起手里的预算表:“顾妍,周浩,萌萌,你们快过来看看这个预算表,咱们一起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顾妍和李萌立刻围了过来,周浩也放下手里的工作走过来。四个人围着桌子,对着预算表讨论起来,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顾妍觉得场地租金可以再砍砍价,周浩建议前期运营资金留足备用金,李萌则希望能多拨点钱买优质桃木,刻出更好的样品。
江屿站在林薇身边,偶尔补充几句,比如“租金方面我已经跟中介谈过,这个价格是比较合理的,再低就很难找到这么好的位置了”“备用金我已经留了20%,足够应对突发情况”。他的建议专业又实用,很快就帮大家统一了意见。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预算表和样品上,暖融融的。林薇看着身边认真讨论的伙伴们,看着站在一旁温柔注视着她的江屿,心里满是踏实和笃定。
北京交流站的筹备,就像一场新的冒险,虽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有并肩作战的团队,有默默支持的爱人,有老巷文化作为根基,她什么都不怕。
她举起手里的豆浆杯,对着大家笑道:“那咱们就按这个方案来,一起加油,把北京交流站办起来,让江城的老巷烟火气,在北京的胡同里生根发芽!”
“加油!”大家都举起手里的杯子,豆浆杯、奶茶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和铜铃的轻响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歌。
新计划的启动,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却有着最动人的默契和干劲。在这个洒满阳光的清晨,一群怀揣热爱的人,朝着同一个目标,正式踏上了新的征程。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将在南北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暴富的乌龙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暴富的乌龙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