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过云层往下俯冲时,机舱广播里传来乘务员温柔的提示音,林薇的心脏早跟着机身的轻微颠簸雀跃起来,指尖死死攥着江屿的胳膊,指节都有点发白。她把鼻尖贴在舷窗上,连呼吸都放得轻轻的,生怕惊扰了窗外那片越来越清晰的风景——远处的高楼像搭起来的积木,纵横交错的公路缠着金色的光带,故宫的红墙黄瓦在夕阳下闪着温润的光,连空气里仿佛都飘着古老又鲜活的气息。
“快看快看!江屿!那是不是天安门?”林薇的声音带着点抑制不住的颤抖,眼睛亮得像盛了漫天星光,手指隔着玻璃胡乱点着,“还有那片红墙,肯定是故宫!比图片上壮观多了!”
江屿被她攥得胳膊有点发麻,却舍不得抽开,只是伸手轻轻按住她乱晃的手,语气里满是宠溺的笑意:“别急,慢慢看,后面有的是时间仔细逛。”他侧头看着她的侧脸,夕阳的光晕落在她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阴影,她的嘴角扬得高高的,连眼角的细纹都透着雀跃,像个盼了好久终于要去春游的小学生,比窗外的风景还要动人。
飞机稳稳降落在跑道上,林薇几乎是第一个站起来收拾东西的,帆布包上挂着的迷你铜铃“叮铃哐当”响个不停,惹得邻座的阿姨忍不住笑:“小姑娘第一次来北京吧?看这高兴劲儿。”
“对呀阿姨!”林薇笑得眉眼弯弯,露出两颗浅浅的梨涡,“早就想来看看故宫和老胡同了,今天终于如愿啦!”
取行李时,林薇踮着脚扒着行李转盘的边缘,脖子伸得长长的,像只探头探脑的小松鼠。看到自己印着铜铃图案的行李箱转过来,她兴奋地拍手:“找到了找到了!江屿你看,北京机场的行李转盘比江城的大好多,转得也快!”
江屿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帆布包,又拎起行李箱,指尖在她头顶轻轻揉了揉:“慢点走,别光顾着看,小心脚下的台阶。”他的目光一直追着她,生怕她因为太兴奋摔着,手里的两个包都往自己这边揽了揽,让她能毫无负担地往前跑。
从机场打车到酒店,一路的风景让林薇应接不暇。路边的银杏树叶子已经泛黄,像挂着一串串小灯笼;古老的城墙挨着现代化的高楼,新旧交织的画面格外有韵味;偶尔驶过一辆挂着黄牌子的出租车,都让她忍不住多看两眼,嘴里念念有词:“这就是老北京的出租车呀,颜色真鲜亮。”
江屿坐在旁边,听着她叽叽喳喳的碎碎念,偶尔应和两句,手指悄悄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心有点汗,却暖暖的,像揣了个小太阳。他提前订的酒店就在论坛会场附近,推开房间门的那一刻,林薇几乎是扑到窗边的,动作快得差点撞到窗帘杆。
“哇!真的能看到故宫!”她的声音里满是惊喜,手指隔着玻璃点着远处那片红墙黄瓦,“虽然只有一个小角,但是好清楚!你看那屋顶的飞檐,跟咱们老巷的完全不一样,更气派!”
江屿放下行李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喜欢吗?等论坛结束,我带你去故宫里面逛,慢慢看。”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温热的气息,拂得她耳廓有点痒。
“喜欢!太喜欢了!”林薇转头看着他,眼里的光比窗外的夕阳还亮,“我刚才在飞机上还想,北京会不会跟江城很不一样,现在看来,真的好多新鲜东西,我都想拍下来,回去分享给顾妍他们!”
放下行李稍作休整,两人决定趁着傍晚的好天气,去附近的胡同逛逛。走出酒店大门,晚风带着点秋意的微凉,吹得林薇鬓角的碎发轻轻晃动,手腕上的玉镯偶尔蹭到江屿的手背,传来温润的触感。
夕阳把古老的胡同镀上了一层暖金色,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墙根下坐着几位摇着蒲扇的老人,用带着京腔的普通话聊着天,语气慢悠悠的,像在讲一段悠长的故事。路边的槐树叶子泛黄,落下的碎叶被风吹得打着旋儿,偶尔有骑着二八自行车的大叔驶过,车铃“叮铃”响着,划破胡同的宁静,却一点都不突兀,反而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林薇像只脱缰的小马驹,拉着江屿的手在胡同里穿行,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她时不时停下来,对着路边的门墩拍照,手指戳了戳那雕刻着花纹的石头:“这个门墩好特别!上面刻的是狮子吧?比咱们江城老巷的门墩更精致,我要拍下来,回去给李萌看看,说不定能给她刻铜铃找灵感!”
江屿任由她拉着,耐心地陪她停驻,还会主动帮她调整手机角度:“往左边一点,能拍到夕阳的光,更有感觉。”他手里拎着两人的小包,另一只手被她紧紧攥着,目光始终追着她的身影,在他眼里,她雀跃的样子,比这座古都的任何风景都要动人。
往前走了几步,林薇又被一棵老槐树吸引住了。树干粗壮得要两个人才能抱住,枝繁叶茂,树荫遮住了大半个胡同。她踮着脚摸了摸粗糙的树皮,眼里满是惊叹:“快看那棵老槐树!比咱们工作室门口的那棵粗多了,肯定有上百年了吧?没想到在北京也能看到老槐树,感觉一下子亲近了好多。”
江屿笑着帮她拂掉落在肩头的槐树叶:“北京的胡同里,藏着好多这样的老树,它们陪着胡同里的人长大,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跟咱们老巷的槐树一样,都藏着好多故事。”
正说着,一阵浓郁的酱香飘了过来,勾得林薇肚子“咕咕”叫。她顺着香气望去,只见胡同深处开着一家小小的炸酱面馆,门口挂着个红底白字的招牌,写着“老北京炸酱面”,玻璃门上还贴着“手工和面,现炸酱料”的字样。
“这家炸酱面馆看着好地道!”林薇拉着江屿的手往面馆走,脚步都加快了,“我早就想尝尝正宗的北京炸酱面了,顾妍还特意跟我说,来北京一定要吃炸酱面,配着黄瓜丝、萝卜丝,想想都香!”
江屿被她拽得往前走,无奈又宠溺地笑:“别急,跑这么快,小心呛到。”他抬头看了看面馆的招牌,眼里闪过一丝了然——这家店是他提前查好的,评价很好,本来就打算带她来尝尝。
走进面馆,一股混合着酱香、面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店里的装修很简单,木质的桌椅,墙上挂着老北京的黑白照片,几位食客正埋头吃面,嘴里还时不时发出满足的赞叹。林薇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迫不及待地拿起菜单,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江屿:“我们点两碗炸酱面,再加点小菜好不好?”
“好,都听你的。”江屿坐在她对面,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嘴角的笑意就没散过。他叫来服务员,点了两碗炸酱面,又加了份拍黄瓜和凉拌三丝,特意叮嘱“少放辣椒,面条煮得软一点”——他记得林薇吃不了太辣,肠胃也偏爱软一点的面食。
等待面条的间隙,林薇还在拿着手机拍照,拍墙上的老照片,拍桌上的粗瓷碗,甚至还拍了拍窗外胡同的夕阳,嘴里念念有词:“我要多拍点照片,回去给工作室的大家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北京的烟火气。对了,顾妍肯定会羡慕我吃正宗炸酱面,回头得给她发个定位‘拉仇恨’!”
江屿看着她孩子气的样子,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慢点拍,先好好休息一下,飞机上坐了几个小时,肯定累了。”他给她倒了杯温热的茶水,推到她面前,“喝点水,润润嗓子。”
很快,炸酱面就端上来了。粗瓷碗里装着筋道的手擀面,上面浇着满满的炸酱,酱汁红亮,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旁边还摆着一小碟黄瓜丝、萝卜丝、豆芽和葱段,色彩搭配得格外好看。林薇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把酱料和面条拌匀,酱汁裹着面条,看起来就让人食指大动。
她夹了一大口面条放进嘴里,酱汁的咸香、面条的筋道、配菜的清爽在嘴里交织,好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偷吃的小松鼠。“太好吃了!比我想象中还香!”她含糊不清地说,嘴里的面条还没咽完,又夹了一口,“这个酱料好正宗,咸香适中,一点都不腻!”
江屿看着她吃得欢实的样子,自己都觉得胃口好了不少。他慢慢拌着面条,时不时给她夹一筷子配菜,提醒她:“慢点吃,别噎着,还有很多,不够再点。”
林薇点点头,却没放慢速度,一边吃一边跟江屿分享感受:“你看这面条,比江城的碱水面更筋道,配菜也新鲜,尤其是这个黄瓜丝,脆生生的,解腻刚好。回去我要跟顾妍说说,让她也学着做炸酱面,咱们工作室可以搞个‘南北美食交流会’!”
江屿失笑:“你这刚吃了一口,就想到工作室了?”
“那当然!”林薇抬起头,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出来一趟不容易,得多找点灵感,不仅要给孵化计划的学员找非遗资源,还得给工作室的活动找点子,一举两得嘛!”
正说着,她突然看到邻桌一位大爷的茶杯上印着老北京的兔儿爷图案,眼睛瞬间亮了:“快看那个茶杯!上面的兔儿爷好可爱!咱们可以做一套‘老北京元素’的文创,把兔儿爷、门墩、槐树都融进去,肯定很受欢迎!”
江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着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回头咱们去非遗街逛逛,看看有没有兔儿爷的手工艺品,可以借鉴一下纹样和色彩。”
夕阳渐渐落下,胡同里的灯光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透过面馆的窗户洒进来,映在两人身上,格外温馨。林薇吃得嘴角沾了点酱汁,江屿伸手替她擦掉,指尖带着微凉的触感,语气宠溺:“你看你,吃得跟小花猫似的。”
林薇脸颊一红,赶紧低下头擦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往上扬。初到北京的新鲜感,像一颗甜甜的糖,在心里慢慢化开,不仅有古都的风情、地道的美食,更有身边人的温柔陪伴,让这场奔赴,满是欢喜与期待。
吃完面走出面馆,夜色已经笼罩了胡同。路灯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林薇拉着江屿的手,在胡同里慢慢走着,晚风带着槐树叶的清香,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卖声,一切都美好得不像话。
“江屿,”林薇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满足,“北京真好,跟我想象中一样,又比想象中更有烟火气。”
江屿握紧她的手,语气温柔:“以后我们还会去很多地方,看很多风景,只要你喜欢,我都陪着你。”
林薇抬头看着他,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星还亮。初到北京的新鲜感,不仅来自这座城市的古老与鲜活,更来自身边这个人的陪伴与宠溺。她知道,这场北京之行,一定会充满更多惊喜与收获,而这些美好的瞬间,都会成为他们记忆里最珍贵的宝藏。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暴富的乌龙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