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那顿红烧肉的香味还没从林薇的饭盒里散干净,工作室就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意裹住了——连窗台上江屿送的仙人掌,都好像比平时蔫了点,软刺耷拉着,没了之前的精神。
这天早上,林薇正蹲在地上给首批文旅伴手礼贴标签,指尖沾着透明胶带的黏性,撕得指腹发疼。桌上堆着小山似的“老巷晨曦”冰箱贴,每一个都经过她亲手检查,边缘的毛边、晨雾的渐变,连包装上印的老巷街景二维码,她都扫了三遍确认能跳转。顾妍坐在旁边拆快递,嘴里叼着根辣条,含糊不清地说:“这批货发出去,咱们就能结厂家尾款了!赵厂长昨天还问呢,说下次能不能多订点,车间的师傅都夸咱们设计的纹路好刻!”
林薇笑着点头,刚想回话,手机突然在桌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文旅项目-张经理”几个字,让她心里莫名一紧——合作方平时都用微信对接,很少打电话,还是这种早高峰时段。
她赶紧擦了擦手上的胶带,接起电话,语气尽量轻快:“张经理早!是不是首批货的物流有消息了?”
电话那头的张经理却没了平时的温和,语气冷得像结了冰:“林小姐,你现在方便吗?有件事必须跟你紧急沟通。”他顿了顿,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们刚收到匿名邮件,质疑你们‘小薇文创’的产品原创性,尤其是‘有声插画’系列,说核心创意抄袭了国外一个小众艺术项目,还附了所谓的‘对比证据’。另外,邮件里还提到你们合作的新厂家,有个生产认证下周到期,质疑产品工艺存在瑕疵风险。”
“抄袭?!”林薇手里的手机“啪嗒”撞在桌角,幸好贴了防滑壳没掉,“这不可能!张经理,‘有声插画’里的每段音频,都是我蹲在老巷录的街坊故事,王爷爷的评弹调子、陈伯煮姜撞奶的咕嘟声,这些都是独一份的,怎么可能抄袭国外项目?!”
她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怕,是急——为了录这些音频,她在修鞋摊等王爷爷出摊等了三个周末,在糖水铺帮陈伯洗了十几次碗,连老巷口修自行车的李叔,都被她磨着唱了段年轻时的军歌,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声音,怎么就成了“抄袭”?
“林小姐,我理解你的情绪,但邮件里的‘证据’做得很‘专业’。”张经理的语气软了点,却依旧带着谨慎,“有对比图,把你们的插画和国外项目的局部截出来拼在一起,乍一看确实像;还有音频波形对比,故意把王爷爷的调子降了调,说跟国外项目的背景音乐重合度高。出于对项目负责,我们只能暂停后续款项支付,并且需要你在三天内提供所有设计过程稿、灵感来源记录,还有厂家完整的资质证明,我们要内部评估。”
“暂停支付?”林薇的手脚瞬间凉了,像被泼了盆冰水,“张经理,这批货我们已经生产完了,厂家还等着结款,工人工资也快发了……”
“我知道这会影响你们,但这是流程。”张经理叹了口气,“如果评估没问题,款项会正常付;但如果真有抄袭嫌疑,这个合作可能要终止。林小姐,尽快准备材料吧,别耽误了。”
电话挂了,听筒里的忙音“嘟嘟”响着,像重锤敲在林薇心上。她僵在原地,手里还攥着没贴完的标签,透明胶带黏在指尖,扯得皮肤发疼,却没感觉。
“咋了?脸白得跟纸似的!”顾妍终于发现不对,把辣条袋一扔,凑过来抓她的手,“你手怎么这么冰?张经理说啥了?”
林薇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最后把手机递给顾妍,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有人发匿名邮件,说我们抄袭……项目暂停付款,还要我们三天内交材料。”
顾妍看完通话记录,当场炸了,拍着桌子站起来,辣条渣都掉在了地上:“放屁!哪个龟孙子在背后使绊子?!‘有声插画’是咱们一点一点磨出来的,抄袭个屁!厂家资质我上周还看了,赵厂长说认证早续上了,怎么就到期了?这明显是有人故意搞事!”
两人赶紧打开工作室的电脑,登录合作方转发的匿名邮件。发件人是一串乱码,主题写着“关于小薇文创产品合规性的质疑”。点开附件,里面的“证据”做得像模像样:对比图把林薇画的老巷窗棂,和国外项目里的欧式窗户截掉背景拼在一起,忽略了窗台上陈伯的姜撞奶碗和国外项目的咖啡杯;音频对比更离谱,把王爷爷的评弹调子降了两个key,硬说跟国外轻音乐重合;最气人的是厂家资质部分,故意找了去年的旧文件,说“认证即将到期”,却不提赵厂长今年三月就续了新证。
“这绝对是内行人干的!”顾妍指着邮件里的工艺术语,“‘分层树脂气泡率’‘音频采样率’,普通人哪懂这些?还知道咱们换了新厂家,连赵厂长的资质文件都能拿到旧版,肯定是之前跟咱们有过节的!”
林薇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对比图,指甲差点戳破显示屏。她强迫自己深吸一口气,把翻涌的情绪压下去——现在慌没用,得赶紧找证据自证。她抓起笔,在便签纸上列清单:“第一,找所有设计过程稿,从最初的草图到最终版,标上日期;第二,整理音频录制记录,包括跟街坊的聊天录音、现场照片;第三,联系赵厂长,要最新的资质证明和车间生产视频;第四,找国外那个小众项目的完整资料,对比找出差异点。”
写着写着,她的手却开始抖——过程稿都存在旧电脑里,上次搬家时差点弄丢;音频记录散在手机和U盘里,得一个个导出来;赵厂长今天去外地考察,不一定能及时回消息;国外项目的资料全是英文,她得找朋友帮忙翻译。三天时间,太赶了。
顾妍看着她发白的嘴唇,赶紧倒了杯热红糖姜茶递过来:“别慌!我来整理过程稿,你联系赵厂长,英文资料我找我那个留学的同学帮忙!咱们证据确凿,怕什么?大不了把陈伯王爷爷请过来,让他们跟张经理视频,看谁还敢说抄袭!”
林薇接过姜茶,热气氤氲了眼睛。她喝了一口,甜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驱散心里的冷。她掏出手机,想给江屿发消息,指尖在输入框里敲了“有人诬陷我们抄袭”,又赶紧删掉——江屿最近在忙老巷改造的终期汇报,每天加班到半夜,她不想给他添麻烦。
可越想越委屈,眼泪还是没忍住掉下来,砸在便签纸上,晕开了“证据”两个字。她想起上次市集苏晚带记者挑事,想起那些“靠江屿上位”的流言,现在又来这么一出,明摆着是不想让“小薇文创”起来。
“哭啥!”顾妍抽了张纸巾递给她,自己却红了眼眶,“咱们从摆地摊到现在,没偷没抢,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凭什么让人这么欺负?实在不行,咱们就报警,查这个匿名邮件的Ip地址,我就不信抓不到人!”
说干就干,顾妍立刻给做It的朋友打电话,结果刚说两句,就听见她“卧槽”一声:“我电脑怎么黑屏了?!刚才点了邮件里的附件,不会中毒了吧?!”
林薇:“……”
原本紧张的氛围,被这突如其来的乌龙打破了点。顾妍拍着黑屏的电脑,欲哭无泪:“这反派没搞死我们,先被自己电脑坑死了!早知道不手贱点附件了!”
林薇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眼泪还挂在脸上,嘴角却翘了起来:“别拍了,先找朋友修电脑,过程稿我还有备份,在云端存了一份。”
下午,赵厂长终于回了消息,发来最新的资质证明和车间视频,还特意拍了工人正在生产“老巷晨曦”冰箱贴的画面,配文:“林丫头放心!谁要是质疑咱们的工艺,我带他去车间看!保证每一个都符合标准!”
国外项目的资料也翻译好了,朋友特意标了差异点:“国外项目是现代艺术风格,全是抽象线条;你们的是写实老巷场景,还有具体人物故事,完全不是一个类型!那个对比图就是断章取义!”
证据一点点凑齐,林薇心里的石头慢慢落了点。可到了晚上,她还是失眠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邮件里的质疑和张经理严肃的语气。她爬起来,打开台灯,翻出那个记满街坊故事的笔记本,里面夹着陈伯送的桂花糕包装纸、王爷爷画的修鞋摊草图,还有江屿上次帮她改的展陈细节图。
指尖划过这些带着温度的小物件,她突然没那么怕了。这些都是她的底气,是别人偷不走、诬陷不了的。她掏出手机,给江屿发了条消息:“江屿,我们遇到点麻烦,但我能解决。等忙完这个,想跟你一起去吃陈伯的姜撞奶。”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了。江屿回复:“需要帮忙随时说。姜撞奶我请,等你。”
看着这简单的一句话,林薇的眼睛又热了。她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重新躺下,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笔记本上,像撒了层碎银。她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她不会认输——为了自己的心血,为了支持她的街坊,也为了那个愿意等她吃姜撞奶的人。
第二天一早,林薇刚到工作室,就看见门口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江屿拎着早餐,手里还拿着份打印好的文件,看到她,眼睛里带着点担忧:“我问了张经理,大概知道情况了。这是国外那个项目的专利查询报告,我托朋友查的,他们没在中国注册相关版权,构不成抄袭。”
林薇愣住了,手里的钥匙差点掉在地上。原来,他还是知道了,还悄悄帮她查了资料。
江屿把早餐递给她,是她爱吃的肉包和热豆浆:“先吃早饭,材料我帮你整理,下午一起去找张经理。”
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薇看着江屿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再大的麻烦,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暴富的乌龙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