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暖阳终于融化了鹰嘴崖的薄雪,却融不掉兵工厂里的紧张气氛。王铁匠蹲在熔炉旁,手里捏着根弯曲的炮管坯 —— 这是今天报废的第四根轻型榴弹炮炮管,因为铁轨钢杂质太多,锻打时受力不均,刚加热到红热状态就弯成了月牙形。他的手背上缠着厚厚的布条,昨天拆废弃炮弹取钨砂时被碎片划伤的口子还在渗血,此刻却顾不上疼,只是盯着炉里跳动的火苗发呆。
“老王,还没找到办法?” 徐昊走过来,手里拿着系统蓝图,上面标注着轻型榴弹炮的关键参数:炮管长度 1.8 米,口径 75mm,射程 2500 米。这些数据像块石头压在他心里 —— 鬼子的新援重型坦克还有十天就到,要是榴弹炮造不出来,光靠中型反坦克炮,根本挡不住十辆更先进的 “虎式” 原型车(侦察兵传回的情报)。
王铁匠摇摇头,把弯曲的炮管坯扔进废料堆:“铁轨钢太脆,锻打时稍微用力就变形。俺们试过掺熟铁,可熟铁太软,打出来的炮管扛不住后坐力,上次试射就炸了膛。” 他指着角落里的炮架残骸,上面还留着炸飞的铁皮,“再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这榴弹炮就是废铁。”
徐昊刚想开口,兵工厂门口突然传来轱辘声 —— 张大爷带着十几个老乡,推着五辆独轮车来了,车上装着一根根黝黑的钢管,管壁上还沾着机油,是从鬼子炸毁的卡车发动机上拆下来的。“小徐,老王,俺们听说造炮缺好钢材,连夜拆了阳原附近的鬼子废车场,这些钢管厚 5mm,俺们试过,比铁轨钢韧多了!” 张大爷放下车把,肩膀被压得紫红,“还有这些螺栓,都是卡车底盘上的,能当炮架的固定栓用!”
李婶也带着妇女们赶来,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各式各样的铜制零件:“这是俺们拆了三十个鬼子收音机弄的铜线圈,老铜匠说能熔了掺在炮弹引信里,让榴弹炸得更准!” 老铜匠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个磨得发亮的铜制模具:“俺按榴弹的形状打了个模子,用这钢管当炮管坯,再掺点铜粉,保准能成!”
徐昊看着眼前的钢管和铜件,眼眶发热。他立刻让工人们把钢管截成 1.8 米的段,扔进熔炉里加热。老铜匠蹲在一旁,指导工人们往钢水里掺铜粉:“铜粉别多,三成刚好,多了炮管软,少了还会裂。” 王铁匠抡着大锤,这次的力道比之前轻了不少,汗水滴在通红的钢管上,“滋啦” 一声化成白雾,却没再出现弯曲的情况。
当天下午,第一根合格的轻型榴弹炮炮管终于锻打完成。徐昊用卡尺量了三次,口径 75.1mm,误差 0.1mm,管壁厚度均匀。王铁匠趁热把炮管架在炮架上,炮架是用卡车底盘改造的,能灵活调整角度,轮轴上还裹着麻布防颠簸。“成了!这炮看着就带劲!” 王铁匠拍着炮管,声音里满是激动,手背上的伤口因为用力而裂开,却浑然不觉。
接下来的难题是炮弹引信。之前造的榴弹引信总在半空爆炸,要么就是落地不炸。老铜匠把铜线圈熔成细铜丝,缠在引信芯上:“这铜丝能导电,落地时受震动就会引爆炸药,再也不会哑火了。” 李婶带着妇女们,用陶模浇筑炮弹壳,每个炮弹里都掺了碎铁片,炸起来威力更大。
三天后,第一门轻型榴弹炮和二十发榴弹全部完成。徐昊带着炮兵小队去后山试射,目标是 2500 米外的山坳 —— 那里模拟的是鬼子的重炮阵地。炮手老张调整好角度,装弹手把榴弹推进炮膛:“放!”
榴弹拖着淡红色的尾迹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精准落在山坳里。“轰隆” 一声巨响,炸起一个三米深的弹坑,周围的树枝全被折断,碎铁片嵌在树干上,像一排排锋利的小刀。“中了!真中了!” 战士们欢呼起来,老铜匠摸着炮管,眼里满是欣慰:“俺们这双手,也能造打鬼子的大杀器!”
徐昊打开系统面板,【轻型榴弹炮量产进度:10%,评价:优秀】,心里松了口气。可他没歇多久,就被刘根柱拉去了训练场 —— 自从李二狗牺牲后,刘根柱像变了个人,不再冲动冒失,每天带着新兵们从早练到晚,手里总揣着那本磨得卷边的《重机枪手册》,扉页上还写着李二狗的名字。
“徐参谋,俺们训练时遇到个问题 —— 重机枪和榴弹炮配合不好,总是错过最佳射击时机。” 刘根柱的声音比之前沉稳了不少,他指着训练场,新兵们正用马拉着坦克模型模拟移动靶,重机枪手开火时,榴弹炮总是慢半拍,错过靶标。
周铁柱坐着轮椅也来了,他把重机枪架在榴弹炮旁:“根柱,你记着,重机枪先开火,压制住鬼子的步兵,给榴弹炮争取调整时间,等重机枪停火的间隙,榴弹炮再放,这样才不会乱。” 他边说边示范,重机枪先对着靶标扫了一梭子,趁着间隙,榴弹炮立刻开火,精准命中靶标。
刘根柱跟着学,很快就掌握了协同技巧。他让重机枪手和炮手反复练习,从一开始的配合失误,到后来的无缝衔接,只用了一个下午。新兵们的脸上也没了之前的紧张,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 他们知道,下次战斗,不仅要守住阵地,还要为李二狗报仇。
可平静的备战没持续多久,侦察兵小李就骑着快马回来,脸色苍白:“徐参谋!鬼子的先头侦察小队来了!有五十多人,两辆轻型坦克,还有一门山炮,离咱们的前哨阵地只剩二十里了!”
李云龙一听就炸了:“他娘的!想探咱们的底?徐昊,你带一门轻型榴弹炮和刘根柱的新兵班,去前哨阵地埋伏;俺带骑兵连绕到他们后面,断他们的退路;赵刚,你留在根据地,盯着兵工厂和弹药库!”
赵刚点点头:“我已经让张大爷带着老乡们把粮食往山洞里转移,李婶她们还在赶制手榴弹,保证前线的补给!”
当天傍晚,徐昊带着队伍赶到前哨阵地 —— 这是个狭长的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坡,正好适合伏击。刘根柱带着新兵们,在山坡上挖好掩体,重机枪架在隐蔽处;徐昊则把轻型榴弹炮架在山谷尽头,瞄准鬼子的必经之路。
天快黑时,鬼子的侦察小队终于出现了。两辆轻型坦克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五十多个步兵,山炮架在最后,慢慢往山谷里挪。“等坦克进入榴弹炮射程!” 徐昊低声下令,手指扣在步话机上。
当第一辆坦克刚走到山谷中间时,徐昊大喊:“放!” 榴弹炮轰鸣,榴弹落在坦克旁,炸倒了一片跟在后面的步兵。鬼子慌了神,想往后撤,却被刘根柱的重机枪拦住了退路。“打!” 刘根柱大喊着,重机枪的火舌扫向鬼子,第一个想逃跑的鬼子瞬间倒在雪地里。
剩下的鬼子想反抗,却被榴弹炮和重机枪压制得抬不起头。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 —— 李云龙带着骑兵连赶来了!他们像一道黑色闪电,从鬼子的后面冲过来,马刀挥舞着,把想逃跑的鬼子砍得人仰马翻。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鬼子的侦察小队就被全歼,两辆轻型坦克被炸毁,山炮被缴获,还俘虏了三个鬼子兵。刘根柱在战斗中表现格外出色,他带着新兵们,不仅守住了掩体,还缴获了一把鬼子的指挥刀。“徐参谋,俺们没给二狗丢脸!” 刘根柱握着指挥刀,眼里满是坚定,刀鞘上的日文还清晰可见。
回到鹰嘴崖时,天已经黑了。赵刚带着战士们和老乡们在村口等着,看到缴获的武器,都兴奋地围上来。张大爷摸着山炮的炮管,笑着说:“有这些好东西,下次鬼子再来,俺们肯定能打跑他们!”
王铁匠也推着轮椅过来,手里拿着刚锻好的第二根榴弹炮炮管:“小徐,俺们今晚加把劲,争取七天内造完五门榴弹炮!”
当天晚上,独立团召开了干部会。李云龙指着地图:“从俘虏的嘴里得知,鬼子的新援重型坦克是‘虎式’原型车,装甲厚度 200mm,咱们的中型反坦克炮刚好能打穿,但得瞄准关节处;徐昊,你负责榴弹炮的量产和战术配合;刘根柱,你带新兵班加强前哨警戒,别让鬼子再摸过来;周铁柱,你伤好之前,就负责新兵的重机枪教学!”
“保证完成任务!” 所有人齐声应道,声音里满是坚定。
接下来的七天,鹰嘴崖进入了最紧张的备战阶段。兵工厂的炉火烧得更旺,每天都能造出一门轻型榴弹炮和三十发榴弹;训练场上,新兵们白天练战术协同,晚上练夜袭,刘根柱的重机枪班已经能和榴弹炮完美配合;防线外,战士们挖了六道反坦克壕,埋了八百颗地雷,还在战壕里搭建了隐蔽的射击位,每个射击位都能看到鬼子的必经之路。
鬼子援军到来的前一天,五门轻型榴弹炮和一百五十发榴弹全部量产完成。徐昊带着炮兵小队,把榴弹炮分别架在三道防线的制高点上,炮队镜对准远处的阳原方向。刘根柱带着新兵班,在前哨阵地搭起了观察哨,每个哨位都配有望远镜和信号弹。
天快亮时,侦察兵小李跑回来,脸色凝重:“团长!徐参谋!鬼子的主力出发了!有十辆‘虎式’原型车、二十辆九七改坦克、五千多步兵和四十门山炮,离鹰嘴崖只剩五十里了!”
李云龙站在地图前,手里攥着旱烟袋,眼神坚定:“怕个球!他们来一辆,咱们就打穿一辆!来一千人,咱们就杀一千人!今天,咱们就在鹰嘴崖,让鬼子知道咱们独立团的厉害!”
徐昊走到防线的制高点,望着远处的阳原方向,那里隐约能看到鬼子的坦克集群,像一群贪婪的怪兽,正朝着鹰嘴崖逼近。他打开系统面板,【主线任务 “备战鬼子新援重型坦克” 已触发,目标:依托轻型榴弹炮、中型反坦克炮和三道防线,配合友军歼灭日军三千人以上,击毁 “虎式” 原型车五辆,守住鹰嘴崖根据地,奖励:铁血积分 ,解锁 “中型榴弹炮制造工艺”】。
“兄弟们,老乡们,” 徐昊对着步话机喊道,声音传遍每个阵地,“鬼子的主力来了,但咱们不怕!有轻型榴弹炮炸他们的阵地,有中型反坦克炮打他们的坦克,有咱们训练好的新兵,还有千千万万支持咱们的老乡!今天,咱们不仅要守住根据地,还要让鬼子再也不敢来犯!”
战士们齐声喊 “杀”,声音在山谷里回荡,盖过了远处坦克的轰鸣声。刘根柱握着李二狗留下的手榴弹,贴在胸口,心里默念着:二狗,今天俺们就能为你报仇了!周铁柱坐在轮椅上,调整着重机枪的角度,眼神里满是决绝:“鬼子,来吧!俺们等着你们!”
轻型榴弹炮的轰鸣声率先响起,榴弹拖着淡红色的尾迹飞向鬼子的队列,一场注定惨烈却又充满希望的决战,就此打响。徐昊握紧手里的步话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住鹰嘴崖,守住这片用鲜血换来的土地,把鬼子全部赶出中国!
喜欢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