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的晨雾还没散,徐昊就被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吵醒。他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走出山洞,只见一营的战士们正围着训练场跑步,雪地里的脚印连成一串,呼出的白气在晨光里织成一片薄雾。周铁柱拄着木拐站在训练场边,左腿的绷带虽然还没拆,却挺直了腰杆,手里拿着根树枝,时不时纠正战士们的跑步姿势。
“老周,你的伤还没好,怎么不多歇会儿?” 徐昊走过去,递过一个热窝头 —— 这是李婶早上特意送来的,掺了不少玉米面,比平时的黑面窝头要软和些。
周铁柱接过窝头咬了一大口,含糊着说:“歇不住啊!鬼子一万五千多人要来了,咱们的机枪班还缺人手,我得赶紧把新兵带出来。” 他指着场边的几个新兵,“这几个娃子都是刚参军的,连机枪的保险都不会开,再不练,到了战场上就是活靶子。”
徐昊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三个十七八岁的新兵正围着一挺改良轻机枪,手忙脚乱地摸索着。其中一个瘦高个的新兵想拉开枪栓,却因为力气太小,脸憋得通红也没拉动。徐昊心里一动 —— 这正是大纲里提到的 “士兵培训” 需求,独立团的新兵大多是农民出身,没接触过现代武器,更别说班组协同战术了。
“集合!” 徐昊对着训练场大喊。跑步的战士们立刻停下来,整齐地站成三排,雪粒从帽檐上往下掉,却没人敢抬手去擦。徐昊走到队伍前,举起手里的改良轻机枪:“从今天起,咱们一营开始实战化训练!每天早上练体能,上午练武器操作,下午练班组协同,晚上学战术理论 —— 鬼子要来了,咱们得在半个月内,把每个人都练成能打硬仗的精兵!”
可训练刚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徐昊提出的 “折返跑 + 负重越野” 体能训练,让不少战士犯了难。一营三连的老班长王二柱皱着眉说:“徐参谋,咱们以前都是练刺杀和射击,跑这么多冤枉路干啥?有这力气,还不如多练几枪。”
其他战士也跟着附和,有的说负重跑太累,有的说战术理论听不懂。周铁柱急了,拄着木拐往前走了两步:“你们懂个啥!上次鹰嘴谷战斗,要是咱们跑得再快些,就能多抓几个鬼子俘虏!徐参谋是为了咱们好,都给老子好好练!”
徐昊却摆了摆手,没有硬逼大家。他让战士们围成一圈,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纸 —— 这是系统昨晚刚解锁的《八路军实战案例集》,上面记录了平型关大捷里 “快速穿插”“班组配合” 的战术细节。“王班长,你还记得上次打鬼子运输队吗?咱们要是能在十分钟内跑到狼窝沟侧翼,就能多缴获两根无缝钢管。” 他指着纸上的案例,“体能是基础,只有跑得比鬼子快,才能抢占有利地形;只有力气比鬼子大,才能端稳机枪、扔远手榴弹。”
王二柱低下头,没再说话。他想起上次因为跑太慢,眼睁睁看着鬼子的摩托车逃走,心里确实有些愧疚。徐昊趁热打铁:“咱们今天先试练一次 —— 负重三十斤,绕训练场跑五圈,谁先跑完,晚上多给一个窝头!”
战士们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他们从背包里掏出弹药带、水壶,有的还把缴获的鬼子钢盔也戴上,凑够三十斤负重,跟着徐昊往训练场跑。周铁柱虽然不能跑,却拄着木拐跟在旁边,时不时喊几声加油,声音沙哑却有力。
上午的武器操作训练更不轻松。徐昊把一营分成十个班组,每个班组配一挺改良轻机枪、两支步枪、三枚反坦克手榴弹,让老兵带新兵,手把手地教。王铁匠也赶来帮忙,他蹲在机枪旁,把拆解机枪的步骤编成口诀:“先卸枪管,再拆供弹槽,弹簧别弄丢,零件要归位 —— 记住了,这机枪就像咱们的娃,得好好伺候着,它才会在战场上给咱们出力。”
可新兵们还是频频出错。刚才那个瘦高个新兵,拆机枪时把弹簧弄丢了,急得直哭。徐昊走过去,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根备用弹簧 —— 这是完成 “轻机枪量产” 任务的奖励,专门用来应对训练损耗。“别慌,” 他蹲下来,手把手教新兵装弹簧,“拆的时候把零件按顺序摆好,就像种地时先松土再下种,一步一步来,就不会错了。”
新兵擦干眼泪,跟着徐昊的动作慢慢装,终于在十分钟后把机枪装好。王铁匠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多练几次就熟了,当年俺学打铁,也把锤子砸到过手。”
下午的班组协同训练,徐昊模拟了 “伏击鬼子小队” 的场景。他让战士们在训练场边埋上假地雷,架起假炮位,一个班组负责 “伏击”,一个班组扮演 “鬼子”,轮流演练。刚开始,扮演 “伏击手” 的战士们总是提前开火,把 “鬼子” 吓跑;扮演 “鬼子” 的战士们也放不开,跑起来畏畏缩缩。
李云龙正好路过训练场,看到这场景,忍不住骂道:“他娘的!都给老子放开了练!扮演鬼子的,就把自己当成真鬼子,敢冲敢打;扮演伏击手的,就想着怎么把‘鬼子’全部消灭 —— 现在不练真点,到了战场上,鬼子可不会给你们留活路!”
在李云龙的 “督促” 下,战士们终于放开来。三连的一个班组在演练时,先用假地雷 “炸” 停 “鬼子” 的推进,再用轻机枪压制,最后派两个战士绕后 “俘虏” 了三个 “鬼子”,动作连贯,配合默契。徐昊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松了口气 —— 这正是他想要的班组协同效果。
可训练的劲头还没持续两天,新的问题就来了。兵工厂的轻机枪量产遇到了瓶颈 —— 王铁匠带着工人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却只造出十挺机枪,离徐昊计划的 “一个营配三十挺” 还差得远。徐昊赶到兵工厂时,王铁匠正蹲在熔炉旁,手里拿着根没锻好的枪管,眉头拧成了疙瘩。
“怎么回事?” 徐昊走过去,看到石桌上摆着五根变形的枪管 —— 都是因为锻打时温度没控制好,导致枪管出现裂痕,只能当废料处理。
王铁匠叹了口气:“咱们的熔炉太小,一次只能锻打一根枪管,还得等温度降下来才能继续。太原兵工厂有专门的加热炉,一次能锻打十根,咱们这土办法,实在赶不上进度。” 他指着墙角的钢材,“剩下的钢材只够造十五挺了,要是再这么浪费,一营的机枪班都配不齐。”
徐昊看着熔炉里跳动的火苗,突然想起系统商城里的 “简易加热炉蓝图”—— 这是解锁 “7.92mm 子弹制造工艺” 时附赠的,需要用耐火砖和铁皮搭建,能同时加热三根枪管,效率能提高两倍。他立刻从怀里掏出图纸,递给王铁匠:“咱们按这个图纸,建个简易加热炉!用山里的耐火砖当炉膛,铁皮当外壳,再把熔炉的火引过去,最多两天就能建好。”
王铁匠接过图纸,眼睛一亮:“这主意好!俺们现在就动手!” 他立刻召集工人们,有的去山里挖耐火砖,有的去拆鬼子的废弃铁皮,有的则改造熔炉的烟道 —— 老乡们听说兵工厂缺人手,也主动来帮忙,张大爷带着几个老石匠,用凿子把耐火砖凿成合适的形状,手指被磨破了也没停下。
两天后,简易加热炉终于建好了。徐昊亲自调试温度,系统面板上的【加热炉参数】显示,炉内温度能稳定在 1200c,正好适合铁轨钢的锻打。王铁匠把三根枪管坯同时放进加热炉,半个时辰后取出来锻打,果然没再出现变形的情况。到了傍晚,兵工厂就造出了五挺合格的轻机枪,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一倍还多。
“成了!” 王铁匠拿着刚锻好的枪管,激动得手都抖了,“按这个速度,半个月内肯定能给一营配齐三十挺机枪!”
徐昊也松了口气,打开系统面板,【轻机枪量产任务进度】从 33% 跳到了 50%。更让他惊喜的是,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士兵训练成效显着,轻机枪量产稳步推进,解锁 “士兵培训” 功能!奖励:《班组协同战术手册(进阶版)》,系统商城新增 “简易体能训练器材” 兑换权限】。
他翻开进阶版手册,里面详细写着 “机枪 + 步枪 + 手榴弹” 的立体协同战术,还有 “步炮配合” 的实战案例,正好能用来提升一营的战术水平。徐昊立刻拿着手册去找周铁柱,两人趴在雪地里,对着训练场的沙盘研究起来,时不时用树枝在沙地上画战术图,雪粒落在图纸上,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
训练进行到第十天,徐昊决定搞一次 “实战检验”。他让侦察兵小李去摸清鬼子的侦察路线,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班的鬼子,带着两挺轻机枪,在鹰嘴崖外围的马家坡巡逻。徐昊当即决定:“就打这个侦察班!用咱们训练的班组协同战术,争取零伤亡歼灭敌人,缴获他们的武器!”
李云龙一开始不太同意:“就一个班的鬼子,没必要兴师动众。” 可看到徐昊拿出的战术计划 —— 三个班组分别负责伏击、牵制、支援,每个环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又改了口:“行!就按你说的办!但记住,安全第一,别为了几个鬼子把自己人搭进去。”
当天下午,三个班组的战士们悄悄摸向马家坡。一班组埋伏在坡下的灌木丛里,负责用轻机枪压制;二班组藏在坡上的石缝里,负责扔手榴弹;三班组则绕到鬼子的退路,负责拦截。徐昊和周铁柱趴在坡顶的岩石后,用望远镜观察鬼子的动向。
申时左右,鬼子的侦察班果然来了。十个鬼子排成两路纵队,中间架着两挺轻机枪,慢悠悠地往马家坡走来,钢盔上的雪粒还没融化,却没察觉到周围的杀机。
“等鬼子进入伏击圈!” 徐昊压低声音。当鬼子全部走进灌木丛的射程时,他猛地挥手:“打!”
一班组的轻机枪立刻开火,“哒哒哒” 的子弹扫向鬼子的队列,最前面的两个鬼子当场倒下。二班组的手榴弹像雨点般砸下去,“轰隆” 的爆炸声在坡下回荡,鬼子的阵型瞬间乱了。剩下的鬼子想往回跑,却被三班组的战士拦住,步枪和手榴弹同时发难,没几分钟就把鬼子全部歼灭。
战士们冲下去打扫战场,缴获了两挺轻机枪、十支三八大盖、两百多发子弹,还有一张鬼子的巡逻路线图。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次战斗没有一个战士伤亡,完美检验了训练成果。
“好样的!” 周铁柱激动得忘了腿伤,差点从岩石上跳下来,“咱们的训练没白费!下次再遇到鬼子,咱们还这么打!”
徐昊看着战士们兴奋的笑脸,心里也很高兴。他打开系统面板,【实战检验任务完成,评价:优秀!获得奖励:铁血积分 800,解锁 “轻机枪保养手册”】。这手册正好能解决战士们不会保养武器的问题,徐昊立刻让通讯员把手册抄写给每个班组,还让王铁匠抽空给战士们讲武器保养的知识。
回到鹰嘴崖时,天已经黑了。王铁匠带着工人们还在兵工厂忙碌,炉火映着他们满是油污的脸,新造好的轻机枪整齐地摆放在石桌上,足足有二十五挺。“小徐,再有五天,就能凑够三十挺了!” 王铁匠擦了把汗,“俺们还在枪管上刻了编号,每个班的机枪都有自己的记号,丢了也能找回来。”
李云龙听说伏击成功,也赶来兵工厂,看到满桌的轻机枪,忍不住拍了拍徐昊的肩膀:“小子,你这训练方法真管用!一营现在的战斗力,比以前强了不止一倍!师部刚才来电,说其他团都想来咱们这学经验,老子脸上也有光!”
赵刚也笑着说:“我已经把咱们的训练方法和轻机枪量产技术整理成报告,发给师部了。老总回复说,要在晋西北根据地推广咱们的经验,让更多的部队受益。”
可欢乐的气氛没持续多久,侦察兵小李就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团长!徐参谋!鬼子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马家坡,有三千多人,还有五辆坦克和十门山炮,离鹰嘴崖只剩三十里了!”
所有人的笑容瞬间消失。徐昊看着石桌上的轻机枪,又看了看训练场的战士们,心里却比之前踏实了不少。他们现在有三十挺改良轻机枪、三门改良山炮、五十多门迫击炮,还有经过实战检验的班组协同战术,更重要的是,每个战士都憋着一股打鬼子的劲。
“全体进入阵地!” 李云龙下令,“一营守第一道防线,用轻机枪和手榴弹压制鬼子;炮兵小队把山炮架在西侧悬崖,瞄准鬼子的坦克;赵刚带二营和老乡们转移物资,确保兵工厂的设备安全!”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扛着武器往各自的阵地跑。周铁柱也拄着木拐,带着机枪班往第一道防线赶,虽然左腿还没好利索,却依旧脚步匆匆。徐昊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兵工厂里还在赶制轻机枪的王铁匠,心里默念着:这次,咱们一定能守住鹰嘴崖!
夜色渐深,鹰嘴崖的各个阵地都亮起了火把。战士们趴在掩体后,手里的轻机枪蓄势待发,手榴弹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雪地里的地雷区旁插着树枝做标记,整个鹰嘴崖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等着鬼子的到来。
徐昊站在西侧悬崖的山炮旁,看着远处马家坡的方向,那里已经能看到鬼子的火把,像一条长长的火龙,正朝着鹰嘴崖逼近。他深吸一口气,打开系统面板,【主线任务 “备战张家口混成旅扫荡” 已触发,目标:坚守鹰嘴崖五日,配合友军歼灭日军一千五百人以上,奖励:铁血积分 4000,解锁 “75mm 山炮炮弹量产工艺”】。
“一千五百人……” 徐昊握紧手里的步话机,对着各阵地喊道:“各单位注意!鬼子即将抵达,检查武器,准备战斗!”
远处的火把越来越近,坦克的轰鸣声隐约传来,山炮的炮声也开始响起。一场更大的血战,即将在鹰嘴崖拉开帷幕。但这一次,独立团的战士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 他们有精良的武器,有默契的战术,有坚定的信念,更有千千万万支持他们的老乡。徐昊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把鬼子赶出晋西北!
喜欢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