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秋风裹挟着寒意,卷过兵部衙署的朱红大门时,孙望正坐在书房里把玩新得的玉扳指。他刚收到密报,张枫的私人粮队已过黄河,规模远超预期,心中正烦躁不安,却见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带着一队缇骑,手持皇帝手谕,站在了书房门口。
“孙侍郎,陛下有旨,你在北疆粮草调拨中涉嫌渎职贪墨,即刻革职拿问!”冰冷的声音落下,锦衣卫上前扣住孙望的手腕,冰凉的镣铐瞬间锁住了他的双手。孙望脸色骤变,挣扎着嘶吼:“我冤枉!是张枫构陷我!我要见陛下!”可缇骑们根本不给他辩解的机会,拖着他就往外走,路过前厅时,他瞥见自己的亲信正被按在地上,府中上下一片混乱,才知大势已去。
消息如同惊雷,迅速在京城炸开。百官上朝时,看着兵部衙署外张贴的告示——上面详细列出了孙望以次充好、拖延粮草、贪墨军资的罪证,连每一笔赃款的去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无不心惊胆战。永昌侯站在朝列中,脸色铁青,手指紧紧攥着朝笏,却不敢出声辩解——他知道,皇帝这次是动了真怒,此刻出头,只会引火烧身。
养心殿内,皇帝萧景琰看着都察院呈上的奏折,眉头紧锁。张枫用私人商队解决军粮问题的消息,让他既震惊又忌惮——一个臣子竟有如此庞大的财力和物流网络,几乎脱离了朝廷掌控,这绝非帝王之福。可当他看到奏折中描述的“兵部粮仓内,霉变米麦堆积如山,而前线士兵却差点断粮”时,怒火瞬间压过了忌惮。
“传朕旨意,都察院联合锦衣卫,即刻彻查兵部!凡涉及粮草贪腐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清楚,张枫此举虽暴露了野心,却也给了他整顿朝纲的绝佳机会——兵部被永昌侯一党把持多年,早已腐朽不堪,此次正好借“粮草案”清洗异己,将兵权牢牢握在手中。
一场雷霆清洗,就此席卷整个兵部。都察院御史们拿着张枫提供的粮商证词和押运记录,逐一核对兵部官员的账目,很快便挖出了一连串贪腐案:负责粮草验收的主事收受贿赂,对劣质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掌管文书的郎中故意拖延调拨流程,索要“加急费”;甚至连仓库看守都私吞军粮,倒卖牟利。短短三日,兵部就有十二名官员被革职下狱,其中五人属于永昌侯一党。
皇帝顺势提拔了一批楚王派系的干练官员——任命楚王推荐的户部侍郎接管兵部后勤,调忠诚可靠的禁军将领负责粮草押运,还颁布了《军粮管理新规》,要求每一批粮草都需有三方核验、账目公开。这些举措不仅整顿了腐败的后勤系统,更狠狠打击了二皇子和永昌侯的势力,朝野上下无不拍手称快。
而此时的永昌侯府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永昌侯看着被抄家的下属名单,心疼得几乎吐血——这些人都是他多年培养的亲信,如今一朝被清,他在兵部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张枫这个竖子,竟敢借陛下之手对付我们!”他狠狠砸在桌上,眼中满是怨毒。一旁的谋士低声道:“侯爷,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张枫在北疆势头正盛,二皇子殿下那边,或许该提前动手了。”
永昌侯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他知道,此次粮草案后,他们与张枫已无缓和余地,只能拼尽全力,在张枫北疆立功前将其扳倒。
而远在北疆的张枫,此刻正站在定北城的城墙上,看着自家商队运来的新粮被搬进粮仓,士兵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放松。他收到了京城的密报,得知皇帝清洗兵部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他知道,自己此举虽化解了危机,却也让皇帝的忌惮更深。这种“相互依存又彼此警惕”的关系,如同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城楼下,蛮族的探子正在远处窥探,城中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张枫握紧腰间的佩剑,目光望向远方的草原——他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